APP下载

基于五位一体的山东省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2017-03-17杨硕李璐岳庆磊

价值工程 2017年7期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五位一体山东省

杨硕+李璐+岳庆磊

摘要: 本文以山东省17 地市协调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本着科学性、典型性、可比性、可行性、导向性的指标体系建立原则构建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搜集2010-2014 五年的相关数据,在准确理解“五位一体”本质要求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计算权重,并构建了“五位一体”协调发展评价模型。通过对资源型城市的实证分析以及同非资源型城市的对比,研究山东省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现状。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17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constructed by the scientific, typical, comparable, feasible and oriented indicator system. The relevant data of 2010-2014 is collected. Based on the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five in one", entropy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weight, and the "five in on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odel is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non resource-based citi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关键词: 五位一体;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评价;山东省

Key words: five in one;resource-based cities;evaluation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Shandong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F205;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7-0023-04

0 引言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中国供需比正面临着结构性失衡,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几大工业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资源型城市的再续发展存在极大挑战。因此,如何科学客观的评价资源型城市的协调发展情况变得尤为重要。我国国务院提出,资源型城市应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落实有序开发综合利用资源、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加强支撑保障能力建设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这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实际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五大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是根本保障,政治建设是条件保证,文化建设是建设的灵魂,社会建设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国家2003年界定的资源型城市中,山东省东营市、淄博市、临沂市、枣庄市、济宁市、泰安市、莱芜市7个城市上榜,资源型城市数量、所占比例位于全国前列。因此本文选定山东省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比较,研究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情况。

祝建梅通过构建经济、能源和环境三个系统的协调度指标评价体系,通过采用德尔菲法和主成分法加权赋值,得出江苏省绝大多数市处于不协调状态的结论。[1]张思峰采用数学方法将能源产业分类,并对陕北进行实证分析,将其城市分为存在性可持续、维持性可持续、不减性可持续和限制性可持续四类,并推导评价方法。[2]陈静采用复相关系数法计算指标评价得分,采用灰色GM(1,N)模型对系统之间的协调状况进行了分析[3]。徐倩基于五位一体视域,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文化文明、生態社会文明、生态政治文明、生态环境文明5个层面,构建了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青岛市进行评价分析[4]。

1 模型和研究方法

在计算协调度时,首先应计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个系统的综合评价得分。为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防止各个指标间的相互影响,确保结论的准确性、真实性,本文选用熵值法计算各个指标的离散程度,从而确定指标权重以得出系统评价得分。

1.1 熵值法

熵值表示的是不确定性,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越小,熵值也就越小;反之,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值也就越大。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值法,权重的确定依据于各项指标间的离散程度。因此,指标的熵值越小,其代表的离散程度就越大,该指标的权重也就越大。通过熵值法计算系统评价得分的具体步骤如下:

c——协调发展度;

p——政治系统综合评价得分;

e——经济系统综合评价得分;

s——社会系统综合评价得分;

c——文化系统综合评价得分;

i——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得分。

2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数据获取

本着科学性、典型性、可比性、可行性、导向性的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基于“五位一体”视域下,将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生态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5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27项。

本文数据以山东省统计年鉴为基础,并经过计算整理形成山东省2010-2014 三年17个地市的数据。

3 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公式(1)-公式(2),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

从计算结果来看,2010-2014五年间全省协调发展度整体走低,起伏较大。在2013-2014年山东省四大分区的协调发展度下降较快,尤其以鲁西北和鲁南地区下降最为明显,但依旧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中可以推测,位于华北腹地的鲁西南地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运输方式的改变并且依托新式交通的发展进入了转型时期,经济指标的下降致使鲁西北地区的协调发展度下降,比如东营市和滨州市摈弃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进行集约式发展,致使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资源丰富,以煤炭为主的鲁南地区在转方式、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坏境治理力度,使生态指标不断提升,枣庄最为突出,致使协调度适当的下降。纵向上来看,协调发展度基本呈现鲁西北、鲁南、鲁中、胶东地区依次下降趋势,其中鲁中和胶东地区五年连续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中可以推断出胶东地区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依托,旅游业发展迅速,不断建设自己城市形象与城市精神,宣扬自己城市品牌,文化指标突出,而且呈现上升趋势,虽然在经济、政治、社会以及生态上得分并不是很低但五种要素之间无法形成平衡,致使协调度较低,发展上还是呈现出不平衡性与地区差异性。

结合模型与相关数据可以得出,济南、济宁、青岛政治系统得分较高,可以推测其因为在精准扶贫背景之下加大了政府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了政治的稳定性与发展性;青岛,威海等地因为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为主,不断处在改革的前沿,打造中国新型发展城市,注重强调自己的城市精神和文化内核,不断进行文化建设,文化系统得分较高;枣庄、东营生态建设明显处于滞后阶段,建设较为缓慢。总而言之,各个地市在大维度上各有自己的侧重,但是将五个方面相互结合却是不足的,五大维度的联动性很差。全省认定的7个资源型城市大多呈现震荡下降,以东营市、莱芜市下降最为明显。按照山东省各地市五年协调发展度均值进行分类,可以将按照山东省17地市分为4个档次,分类标准如表3所示。

按照表3的分类原则,三年间山东省各层次区域城市变化情况见表4:从表4可以清晰的看出,处于优协调发展的城市逐年减少,从2010年的5个下降到2014年的1个,这说明山东省协调发展情况正处于下降的过程中。

山东省的东营市、济宁市、莱芜市分别被誉为为“油城”、“煤城”、“钢城”,目前同样面临着经济结构失衡、接续替代产业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诸多问题。从表中易看出,东营市、济宁市、莱芜市的协调发挥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并且通过东营市、济宁市和莱芜市这山东三大资源型城市的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除经济系统外,济宁市其余四个系统得分均高于莱芜市、东营市。这说明东营、莱芜还处于较为传统的发展方式之中,污染物排放较多,治理力度也不足。济宁市经济系统得分呈现逐年回升趋势,分析可得出济宁在转型发展之中做出了较为成功的尝试。

淄博市是山东7个资源型城市中唯一协调发展度上升的城市,对其各個系统得分进行分析,除生态系统,其余系统均成稳中有降的形势。这更加论证了协调发展的含义即协调条件下的多元、全面、综合的发展。在“协调发展”中,发展是系统运动的指向,而协调则是对这种指向行为的有益约束和规定,强调的是整体性、综合性和内在性的发展聚合,不是单个系统或要素的“增长”。[7]

枣庄市、泰安市、临沂市则呈现先升后降之势。就泰安市进行分析,2010年-2012年政治、经济、文化系统连续三年上升,但社会、生态系统得分逐年下降,致使其协调发展度在2012年达到极值后逐年下降。其具体原因可大致分析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社会财富分布不均,阶层存在固化趋势。这提醒我们应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加快全面深化改革,通过一系列有序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真正确保实现协调发展,在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互协调,提高发展水平的同时,进而解决好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问题。

单一系统的发展进步,可能是建立在其他系统受损的基础上。但协调发展强调在发展的同时应保持系统之间的理想状态。协调发展不应是单个系统的发展,而应是在协调的条件下多元、全面、综合的发展。单项得分高的城市协调发展度得分可能并不是最高的。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妥善处理发展中的重要关系,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青岛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系统得分都较高,但是文化、生态两个系统相对于其他系统得分过高,致使在协调发展度这一个项目上得分相较于其他城市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挑战了大家的认知。所以青岛市要加强协调发展,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同时也提醒我们,应辩证、客观的看待协调发展度。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在五位一体基础上,构建了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对协调发展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发现:①2010-2014五年间,全省协调发展度整体走低,起伏较大。②鲁西北和鲁南地区下降最为明显,但依旧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中可以推测,位于华北腹地的鲁西南地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运输方式的改变并且依托新式交通的发展进入了转型时期。纵向上来看,协调发展度基本呈现鲁西北、鲁南、鲁中、胶东地区依次下降趋势。③全省认定的7个资源型城市大多呈现震荡下降,以东营市、莱芜市下降最为明显。因为五位一体新理念的提出,东营、济宁、莱芜等资源型城市正处于艰难的转型过渡时期,正在经历着一段从未有过的剧痛。同时由于转方式、调结构和科学发展观的双线并行,致使它们正经历着蜕变。因片面、畸形发展而导致一系列问题。新常态下,发展的不平衡、不全面、不可持续的矛盾依然存在。资源大量快速消耗、环境污染加剧已经成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和影响山东省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障碍。[6]城镇化速度过快,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问题尚未解决,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和人口结构仍不平衡,资源紧缺和生态恶化趋势仍存在,基础供给能力和人口素质仍不高,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仍需调整,所以成熟型资源型城市也在不断呈现出新的矛盾与问题。

由此可以得出,资源型城市应做到有序开发、协调发展。在开采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应树立起牢固的生态文明理念与有序开发的意识,防止地方生态的破坏与市场供给的失衡。加强资源开发规划和管理,严格准入条件,实现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尽可能发展绿色矿业、发展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推进资源性城市由单一经济向多元经济的转变。同时政府应对市场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稳定市场价格与供给,为当地发展提供稳定环境。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资源型城市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用“五位一体”的眼光去看待发展,用协调可持续的态度对待建设,最终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再生。

参考文献:

[1]祝建梅,聂锐.经济、能源和环境系统协调度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01):36-37,42.

[2]张思锋,沈志江.资源型城市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87-91.

[3]陈静,曾珍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4(03):9-12.

[4]徐倩,齐蕾.“五位一体”视角下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青岛市的实证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9-22,30.

[5]郭德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分析[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73-78.

[6]刘丙泉,李雷鸣,徐小峰.基于DEA交叉评价的山东省区域生态效率评价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12):38-41.

[7]魏立锋.城市综合交通协调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09.

猜你喜欢

资源型城市五位一体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基于DEA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评价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山东省即墨市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