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互联网+”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2017-03-17罗自琛

价值工程 2017年7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互联网+互联网

罗自琛

摘要: 近几年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环境的形成使银行业不再处于传统的垄断地位,从现实角度出发,研究“互联网+”环境下商业银行发展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具有重大意义。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formation of "Internet+" environment makes the banks no longer in the traditional monopoly situation.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Interne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关键词: 互联网+;商业银行;发展

Key words: Internet+;commercial bank;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7-0015-03

0 引言

我国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到现在己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商业银行类型也从最初的中、农、工、建四大行,发展到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三大类银行。近些年,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出具有时代特点的网络金融公司,同时,中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引入,导致银行业不再处于传统的垄断地位,而是逐渐转变为相互激烈竞争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若仍照搬原来的商业模式而不针对新的市场环境进行创新,就很难维持稳定的盈利能力。從以上可以看出,从现实角度出发,研究“互联网+”环境下商业银行发展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具有重大意义。

1 “互联网+”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1.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

1.1.1 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五大行,作为我国银行体系的主体,国有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员工数量、机构网点设置与市场份额上都在我国处于领头羊的位置。

国有商业银行具有雄厚的资金贮备,它主要针对国有大型企业进行业务往来,不断推出适合目标客户的创新型服务与产品,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高信誉、大规模,其外汇业务相对发达,并且通过优越的工资待遇吸引优秀的金融人才为其服务。然而,国有商业银行的现有商业模式存在许多缺陷,庞大的垂直化的组织结构阻碍了银行内部上下层级的沟通,降低银行办事效率,国有银行稳定保障的工作吸引大批寻求终身保障、工作安逸的员工,他们虽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但普遍创新能力差,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国有银行创新速度慢、发展速度慢,患有大企业的通病。

1.1.2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国有商业银行产生时间较晚,发展较快,经营管理较为灵活,其网点分布在全国大部分城市,但在广度上没有国有商业银行多,资金也不及国有银行雄厚,因此股份制商业银行形成了集中于某一领域精品化发展的商业模式,股份制商业银行精品化的商业模式具有其特殊性,不同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特点,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升了传统的银行业务,并且,通过全方位的考察,锁定某一领域,实行专业化的商业模式,将银行传统业务赋予新的特征,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从内部价值链角度出发,通过对业务流程、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尽可能发挥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优势,通过高效、全能的专注于某一领域,实现生产优质的服务产品、降低银行成本等多个目标。

1.1.3 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在2012年末,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总数接近150家,其总资产为12.34万亿元。在网点分布上,城市商业银行没有国有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布广泛,其资金储备也没有国有与股份制商业银行雄厚,但城市商业银行通常是基于某一区域建立和运行的商业银行,其了解该区域的特殊性并且经常能够获得当地政府帮助和支持。

城市商业银行熟悉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了解顾客需求,其侧重面不同于国有商业银行与大型企业的合作,而侧重于资金需求少、时间紧、频率高的当地中小型企业与个人业务,此外,城市商业银行运营手段较为灵活,管理决策层级较少,虽然在“量”上无法与大型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拟,但在“质”上城市商业银行寻求出新突破,城市商业银行更加重视效率的提升,纷纷都在转型突破,探索资本消耗低、稳步增长、内生能力强的商业模式。

1.2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1.2.1 价值主张问题

我国银行的金融产品有将近五分之四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品种单一,属于自有品牌的产品少,后发展的新产品中相似性太高,存在互相模仿的嫌疑,尤其是资产类产品,开发的很多产品很多都不是客户所需要的,这就使产品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特别是“互联网+”环境下,网络金融公司兴起,更对传统银行的产品造成很大的冲击。

1.2.2 内部价值链问题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的网点设置不合理。一些银行在选择网点时,没有做充分科学、实事求是的分析调查,造成了有些地区网点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而在另一地区需求不足,造成网点重叠布局,导致资源浪费,客户流失。其次,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足,我国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全面风险管理意识,缺乏全面风险管理平台。

1.2.3 外部价值链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原有的四大国有银行的垄断,随着市场的开放、监管的放松,股份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也逐步进入市场,市场份额被逐步分解。在这种情况下,银行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银行间合作可以降低银行内部成本,并且通过分销渠道的共享增大销售能力,实现银行间共嵌。但实际上,我国银行间过于强调竞争而忽略合作产生的共赢,固封在原有模式中而忽略信息共享可降低的巨大内部成本。

1.2.4 盈利模式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依靠我国政府制定的存贷利差限度保障了商业银行的收入。然而,随着近些年市场利率化、严格的市场监管、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过分依赖存贷利率差的收入模式极大的削弱了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互联网快速发展金融市场深化改革的环境中,银行业也逐渐改变其收入结构,通过发展中间业务的多元化收入来源代替只依靠传统以利息为主的局面。以我国工商银行为例,其中间业务收入从2000年的35.32亿增长到2012年的1191.17亿元,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也从4.98%增加到22.2%,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己取得卓越成效,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相比,我国盈利模式仍存在许多问题。

1.2.4.1 收入来源单一,非利差收入金融产品少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逐渐重视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银行相比,我国金融产品与服务种类仍然较少。据统计,美国银行有将近2000种以非利息收入为来源的金融产品,而我国商业银行仅仅有不足300种,有限的金融产品与服务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除利差收入以外进行的其他形式盈利活动。

1.2.4.2 存贷款业务过度竟争

我国设置的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虽然保证了商业银行的收入,但简单的以存贷利差为主的收入模式,抑制了商业银行创新热情,并且造成在存贷款业务方面的激烈竟争,有限的市场份额将减少商业银行利润。此外,利率市场化、银行监管的日益严格也将逐渐减少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面临很多问题,其中,产品开发单一是主要问题。我国制定的存贷款利率上下限与分业经营政策对商业银行具有绝对保护作用,导致商业银行存在不重视产品开发创新、中间业务发展缓慢、不以顾客为中心等诸多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仍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和较大的发展空间。

2 “互联网+”环境下解决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问题的路径

2.1 价值主张创新

价值主张是指企业需要与价值对象进行何种价值交换,解决的问题是“客户是谁”,“企业为顾客提供怎样的价值”。商业银行通过不断对产品与服务进行改进、不断与顾客沟通提高服务质量,希望通过满足顾客需求来进行价值交换,为商业银行创造利润,互联网环境下,商业银行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

2.1.1 加强顾客关系管理

“互联网+”环境下使企业与客户之间产生一种互动的关系,极大的改善了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互联网+”环境下,商业银行可通过更多媒介与顾客进行交流,顾客可通过在线平台、电话等多种渠道与银行沟通,不必遇到任何问题都前往营业网点进行处理,同时,商业银行通过定时的邮件、电话和在线平台的回访,可及时了解掌握顾客对产品与服务的满意度,按照顾客需求对顾客所需要的产品做智能化服务。

2.1.2 创新顾客服务内容

在“互联网+”环境下,商业银行可建设先进的顾客智能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可收集和分析市场上各类信息,对顾客的需求进行智能化了解,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准确掌握客户的爱好和倾向。此外,商业银行利用这种系统获取并分析与顾客所有的交往历史,从整个行业的角度认识顾客,及时了解掌握顾客各种信息,为银行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降低商业银行的决策风险。

2.1.3 提供个性化产品

“互联网+”环境下,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双向交流显得十分容易,全国的客户都可随时购买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银行根据顾客在客户端留下的数据,分析顾客的爱好和对产品的倾向性,然后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和倾向或者客户的建议来开发客户所需要的产品,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2.2 内部价值链创新

2.2.1 业务流程再造

流程再造是价值链优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互联网+”环境下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实现“前台前移”,主要是指充分发挥顾客在金融服务生产流程中的作用,扩展顾客采用自助服务的电子分销系统的宽度。互联网的发展正帮助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多样化的电子分销系统,电子分销系统使得银行业传统前台的作用不断减小,必要性不断下降,顾客可通过与银行主机相连的各种终端机,进行业务办理,传统的人与人界面将发展至人与机器界面,这将为顾客提供标准化服务与高质量服务。

互联网的发展引发银行业激烈竞争,迫使商业银行寻求一切方法降低成本,以求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商业银行后台的主要工作是为产品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并且,向前台各类业务提供支援和服务,商业银行可利用互联网整合银行各流程信息,分析出能为银行带来竞争优势的核心流程和一般业务流程,将成本高、复杂、所占资源大但不能为商业银行带来高价值的流程进行外包处理,从而降低银行成本,使银行免除沉重的投资负担,将固定成本转化为可变成本。

2.2.2 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银行是高风险的行业,在银行的经营中随时都有可能因为各种不可预料的因素而导致经济损失。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内部流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之一即为准确的评估风险,并进行及时有效的风险管理。

互联网可帮助商业银行构建覆盖到银行经营的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等每一项业务的授信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庞大全面的数据库,并通过适时更新,不断完善和推广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同时,商业银行可通过互联网建立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实现系统内从总行到网点间的顾客风险信息互传、信息共享,以保证顾客在任何网点进行信贷业务时,银行都能迅速的计算出客户的违约概率,使授信决策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

2.2.3 市场营销创新

市场营销是商业银行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互联网+”环境下,顾客的需求发生巨大改变,商业银行的营销模式也应随之改善,以客户需求為中心的市场营销方式与渠道的创新,可以成为商业银行的战略竞争优势。互联网环境下,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最主要创新为网络营销,商业银行开展网络营销的目的是通过网络整合传播维持和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良好形象,促进产品销售,并且通过多元渠道吸引客户使用网上银行业务,降低柜面压力,集中资源为优质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的传播不再简单为企业向顾客的单向信息传递,而是逐渐演变成企业与顾客间双向的信息传播模式,商业银行积极地将自身优势展现给顾客,同时,顾客也积极地向商业银行展现自身需求,索要需求信息。互联网的发展帮助商业银行进行多元化的营销方式,例如通过电视、电脑进行广告宜传。现代技术的宜传手段具有高频、高效、影响面广等特点,为保持市场宜传的有效性,商业银行必须高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互联网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商业银行开发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短信银行、网络银行等不同的分销渠道,此类称为虚拟网点。虚拟网点的建立消除了顾客在业务办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增加了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忠诚度。在实际工作中,商业银行需要针对不同产品和服务选择合适的分销渠道。在选择时,要确立不同分销渠道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虚拟网点的建立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营业网点,他们有各自的特点,能满足顾客不同的需求。因此,商业银行需协调发展虚拟网点和传统营业网点,从而最大化实现目标顾客的价值。

2.3 外部价值链创新

商业银行外部价值链是指商业银行与组织边界之外的其他企业进行的合作联盟。传统价值链强调企业优化内部价值链,力求达到竞争优势,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各个银行通过对抗性竟争活动并不能帮助银行保持绝对的优势地位。此时,银行通过外部合作联盟带有的收益比相互竞争带来的收益更大。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帮助商业银行了解更多外部企业信息,有助于商业银行准确寻找到可以进行合作联盟的战略伙伴。商业银行利用外部价值链,在不具有竞争优势的环节寻求合作联盟伙伴,通常采用两种方式。

2.3.1 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联盟

银行业较其他行业拥有更高的共同成本,并且运营成本在一定时期内也保持不变,因此,业务规模的扩大可以降低共同成本。通过互联网进行行业间沟通交流与资源共享,将商业银行与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连接起来,分享资源和分销网络。

2.3.2 与高技术企业联盟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满足顾客多元化需求,商业银行通过与通信企业联手推出更多能使顾客方便使用的产品与服务。例如,招商银行与中国移动联手全面推出的“手机银行”,方便顾客进行业务办理。在“互联网+”环境下,银行可以制定“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策略”与先进、高效的业务流程一起成为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方式。

2.4 盈利模式创新

2.4.1 实行科学定价

在“互联网+”环境下,商业银行通过业务介质虚拟化,将线下业务活动搬到线上,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运营成本的降低可使商业银行提供更多产品优惠活动,吸引更多顾客。互联网的发展,减少银行与顾客间的信息不透明现象,方便顾客比较不同银行间产品价格,我国现在多采用简单的成本加成定价法与追随定价法,相对比于西方国家依靠市场需求水平、竞争水平、成本费用水平制定价格,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定价过于简单,缺乏对顾客的吸引力。我国商业银行在产品定价时应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考虑帕累托效应和规模经济法则,采用多样化产品定价,例如边际成本定价法、成本加成定价法、差别定价法、脱脂定价法等。对于产品定价,应采取科学差别化原则,以顾客作为评价的组成部分决定产品优胜劣汰。

2.4.2 开发中间业务

高科技是中间业务发展的关键,是中间业务增加竞争能力的重点,商业银行可通过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金融电子化的建设,推进中间业务发展。信息化和网络化是当今时代的两大特点,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互联网科技手段,通过科学技术减少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投入,并且提高劳动生产力、银行内部运营效率和对客户的服务质量。通过持续创新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实现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维波.我国商业银行再造综述[J].财经政法咨询,2004(3):48-57.

[2]龚玉霞.中国商业银行再造及创新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3]李维民.关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再造的几点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6(11):75-76.

[4]罗耀龙.城市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重组与流程再造[J].财税金融,2006(2):59-60.

[5]付霞,龙华贻,白华龙.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J].西南金融,2015(2):55-57.

[6]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7]王国刚,张扬.互联网金融之辨析[J].财贸经济,2015(1):5-16.

[8]喬海曙,吕慧敏.中国互联网理论研究最新进展[J].金融论坛,2014(7):24-29.

[9]李平,陈林,李强,冯毅,赵洪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研究综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5(3):245-253.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互联网+互联网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