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中山的人格魅力

2017-03-17

党建文汇·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救国孙中山革命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领导革命几十年,一心追求救国真理,生前身后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人格魅力彪炳史册,千古流芳。

爱国若命的救国精神

孙中山生活的时代,正是古老中国发生剧烈变动的时代。青年时期的孙中山即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政治追求。1890年,年仅24岁的孙中山致书在籍官员郑藻如,向其提出振农桑、禁鸦片、兴学校的请求。1894年,孙中山又上书北洋大臣李鸿章,建议清政府“步武泰西,参行新法”,振兴教育,发展农业、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上书虽然无果,却充分彰显了其关注国运、心系民生的人生追求。

为了救国救民,振兴中华,孙中山先后建立了兴中会、同盟会、中华革命党和中国国民党等,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及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孙中山历经万难,舍身革命,是因为他始终坚信革命乃救国救民之崇高事业。他说,古今世界之所以发生革命,是因为要破除人类的不平等。中国今日之所以必须革命,是因为清政府腐败的政治导致瓜分之祸岌岌不可终日,中国的国势已危险至极,“非革命无以救重亡,非革命无以图光复”。他经常教导党人:“国家多难,匹夫有责”;教育学生“发奋为雄,立志救国”;激励军人“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他自己则率先垂范,以身立教:“我为革命始终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文者,一息尚存,不忘救国。”这是他的口头禅,也是他行动的指南。

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一般来说,历史上的伟大人物都曾遭遇过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孙中山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在孙中山的政治生涯中,有三个时段最令他痛苦难熬,但最终还是挺了过来。一是辛亥以前策动领导的多次反清起义接连失败。其时不仅清政府满世界通缉他,普通民众对他的行为也不理解,讥其为“孙大炮”“莫不以为狂”,甚至目其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但孙中山不为所动,继续从事反清革命。二是“二次革命”失败后,党内悲观失望情绪蔓延滋长,党员思想极度混乱,党组织也几乎陷于瘫痪。孙中山力排众议,着力组织中华革命党,继续进行反袁斗争。三是第二次护法运动中,“祸患生于肘腋,干戈起于肺腑”,相从十余年的陈炯明竟然叛变革命。此次失败,对孙中山打击最大。即使在这样的窘境中,孙中山也丝毫没有放弃革命初衷,他努力寻找革命出路,最终走上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道路。

孙中山在《孙文学说》中回顾自己的人生轨迹:“文奔走国事三十余年,毕生学力,尽瘁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

孙中山的全部人生目的是为了实现“天下为公”的理想境界。他首开中国历史之先河,坚持把“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写进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他本着“天赋人权,胥属平等”的原则,下令前清“不得与平民齿”的贱民如闽越之疍户、功臣家奴等人,“一体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集会等私权;是他强调“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在中国历史上首次使用了“公仆”的概念。

孙中山从不计较个人的毁誉得失和政治进退,被后人诘责的民元让位,正如有的学者所言,这正是孙中山“以人就法”、遵从众议的高风亮节,是其坚守法律的人生信条在行动上的反映。孙中山的人生追求代表了全体人民大众的利益,其不為个人、家族、亲友谋利益,不为本阶级、集团求私利的宽广胸怀和高风亮节,在中外历史上寥若晨星。这是孙中山最具人格魅力的一面。(屈建军/文)

猜你喜欢

救国孙中山革命
孙中山的绰号
中国的出行革命
柬埔寨主要反对党被解散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孙中山彰显气度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颜色革命
常人等
听谎有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