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博尔赫斯的现实观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2017-03-12肖徐彧

关键词:博尔赫斯现实主义观念

肖徐彧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

现实(reality)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一个作家如何看待现实,对其创作的影响意义重大,对于博尔赫斯而言更是如此。博尔赫斯对现实问题有大量论述,通过对这个概念的梳理,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博尔赫斯最重要的文学主张——“幻想文学”的内涵。

现实是指事物实际存在的状态,而不是可能显现或被想象的状态。更宽泛的定义则认为现实包括一切现存和过去存在的事物,无论它是否可以被观察和理解。与现实相对立的范畴是想象、幻觉、存在于精神之中的事物、梦、虚假事物、抽象事物,我们称它们为“非现实”。存在和现实的抽象概念一直都存在争议,对它们的不同认知是哲学问题的基础。

一、博尔赫斯的唯心主义的现实观

博尔赫斯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他的现实观受到了唯心主义哲学的深刻影响,尤其是贝克莱的哲学。他在《对现实的看法》《时间的新反驳》《不朽》等多篇文章中多次提到了贝克莱的哲学观点,在《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这篇小说中,博尔赫斯也提及贝克莱的哲学。正如安娜·巴伦尼西亚所提出的观点,博尔赫斯用来攻击宇宙和人类的稳定性的方式综合了若干精神力量,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贝克莱的唯心主义哲学①Ana María Barrenechea,Borges,The Labyrinth Maker,ed.&trans.Robert Lima(New York:New York UP,1965),p.121.在这本书第六章《唯心主义和其它非现实的形式》中,巴伦尼西亚认为博尔赫斯用来攻击宇宙和人类的稳定性的思想集合了贝克莱的唯心主义哲学、柏拉图主义、基督信仰、东方信仰、传说等精神力量,她认为最有力的是贝克莱的唯心主义哲学。。

(一)物质世界是不存在的

博尔赫斯首先否认了物质世界的真实性,他认为物质世界是虚幻和不真实的,唯一存在的事物是心灵之内的东西。博尔赫斯说过:“我并不认为物质的东西非常真实。”

在对物质世界的看法上,博尔赫斯与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贝克莱的观点是一致的,贝克莱因否定物质的存在而在西方哲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贝克莱认为,没有物质或物质实体这类东西,没有什么我们看不见的颗粒构成宇宙中实在的东西。他主张物质对象由于被感知而存在,他最著名的哲学论断是 “存在即被感知”“我们只能知觉到我们自己的观念”,心灵也是由观念或感觉构成的,疼痛、甜、苦都是可感的性质,它们存在于观念之中,它们不是物质(包括身体)的性质。

(二)现实即是“观念”

在博尔赫斯的观念中其实并不存在“现实”与“非现实”这样的区分,在对现实的看法上博尔赫斯是一个一元论者,因为它们同属于“观念”。博尔赫斯从哲学的层面否认了像“梦”“幽灵”这类事物的非现实性,而将它们置于现实这一层面。

博尔赫斯曾经这样论述过现实:“‘不真实的物’或者‘不真实的事’这类词本身就有矛盾。因为假如你能谈论什么,或者甚至梦到什么,那个‘什么’就是真实的。当然,如果你对‘真实’一词另有解释,那又当别论。但是我不明白事物怎么能是不真实的”①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谈话录》,理查德·伯金编,王永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99、99页。,“一切都是现实。推测一个副部长比一场梦更真实是荒唐的……我说过许多次,应该了解一下宇宙是属于现实主义文学呢还是幻想文学”②博尔赫斯、萨瓦托:《博尔赫斯与萨瓦托对话》,巴罗内整理,赵德明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页。。

博尔赫斯将现实看作是观念的集合,在他的理解中现实只能被划分为 “实在之物的观念”和“想象之物的观念”。

首先,博尔赫斯认为并不存在什么“不真实的事物”,更无法理解事物怎么可能是不真实的。只要能被谈论的事物就是真实的,因为可以被谈论的前提是先感知到了它。谈论一个事物的前提,就是知觉到了它,也就肯定了它的真实性。因此,“不真实的物”或者“不真实的事”这类表述本身自相矛盾。这就好比一边谈论一个真实事物,一边又说它是不真实的。换句话说,即便如梦魇、鬼神、幽灵这类通常被认为是“虚假”的事物,只要可以被谈论,就说明它已经进入观念,它就是真实的。

贝克莱在他的哲学中将观念分为两类,其中一些是实在之物的观念,比如桌子、云彩、书、鞋子、船、虾或大海。它们是由许多观念组合在一起的观念集合,但它们的本质在于它们能被知觉到。还有那些完全是想象的观念,比如花园中的独角兽、彩虹末端的金锅或我的一记跳投为本队赢得了NBA冠军。博尔赫斯的观点与贝克莱是一致的,就如他所言:“我不明白事物怎么能是不真实的。举例说,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说哈姆雷特比劳埃德·乔治③劳埃德·乔治(David Lloyd George 1863-1945),英国政治家,自由党领袖,1916年至1922年间任首相。不真实”④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谈话录》,理查德·伯金编,王永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99、99页。。哈姆雷特是戏剧中的虚构人物,属于“非现实”事物,劳埃德·乔治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博尔赫斯把他们看作是同样真实的,因为他们都是可以被知觉到的观念,二者同处于心灵之中。

此外,博尔赫斯还十分强调现实的神秘性,它既是自然现象,也是超自然现象;它既属于客观,也属于主观。他认为《堂吉诃德》成功的基础在于塞万提斯对现实的认识——现实是神秘的,它既是自然事物也是超自然的事物,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

由博尔赫斯的现实观我们可以了解他的文学观。我们通常认为小说的根本性质是虚构和想象,是不真实的。这种观念对于博尔赫斯来说显然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对博尔赫斯而言,没有事物是不真实的,当你在谈论(叙述)一个想象的事物时,首先是因为它已经被知觉到,被知觉到了就是存在的。博尔赫斯认为文学中的事物和现实中的事物同样真实。这是博尔赫斯对现实的看法十分重要的特点,它与下文即将讨论的博尔赫斯如何看待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有一定的关系。

二、文学是现实的组成部分

对文学与现实的关系的看法,从古至今占主导地位的是认为现实高于文学,文学是对现实的反映,如“自然和生活胜过艺术”“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⑤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周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81页。,这种观点事实上将现实与文学区分看待,而将二者置于二元对立的结构之中。

博尔赫斯的看法与此完全不同,他关于现实的第二个重要观点即是将文学视作现实的组成部分,消解了文学与现实的二元对立关系。这一点与博尔赫斯的生命历程有着密切关系,是非常个人化的观点。文学或书籍之于博尔赫斯远甚于它们对常人的意义,博尔赫斯对书籍有一种着魔般的崇拜,他的整个一生都是在书籍的陪伴中度过的,他的现实是由文学构成的。“我早就明白我的归宿或命运是文学,不是吗?我从来未将自己看成是另一种人。”⑥埃米尔·莫内加尔:《生活在迷宫——博尔赫斯传》,陈舒、李点译,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94页。

一般观念认为文学是反映生活的镜子,可是当生活的一部分就是“镜子”,那么文学这面镜子也就反映了镜子。博尔赫斯不认为文学因充满了虚构和想象就应把它与现实区分开来,而是把它与现实中的其他部分相并列。“从一方面来说,许多人容易想到真实的生活,那意味着牙痛、头痛、旅行等等,从另一方面来说,有虚构的生活和幻想,那就意味着艺术。但是我认为那种辨别方法是行不通的。我认为任何事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①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谈话录》,第19、13、99页。文学是真实生活的组成部分,就像那些更清晰、更实在、更触手可及的事物之于生活一样。

博尔赫斯说:“我一向对那些把现实和文学分开来谈的人感到恼火,仿佛文学不是现实的一部分。”②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谈话录》,第19、13、99页。他在理解事物之前,总是先从文学中获得了关于它们的经验,这些虚构或想象的观念影响了博尔赫斯对世界的看法。他说:“我对事物的理解,总是书本先于实际。”③《博尔赫斯自传》,第32页,转引自陈众议:《博尔赫斯》,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我们应该注意到二者的顺序,因为博尔赫斯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表现了这种顺序。

既然文学是现实的一部分,博尔赫斯的文学作品模仿的就是“包含着艺术品的世界”。有的作家必须在激荡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但是博尔赫斯只能从虚构世界中获得创作素材,因为他的生活方式十分单一,而这种单一的文学生活又无所不包。“我的一部分生命曾从事文学,我以为阅读书籍是一种幸福。其次是写诗,或我们所说的创作,这实际上是我们读书之后遗忘和回忆的混合产物。”④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 下),王永年、林之木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这就是为什么博尔赫斯的作品中有那么多是关于“文学”的原因。理查德·伯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博尔赫斯把他的整个文学建立在文学自身之上,博尔赫斯完全赞同这种说法。

另外,在博尔赫斯广泛涉猎的阅读中,他更加偏爱的是充满了“神祇、巫师、妖怪和柏拉图的理念”的文学,而不是常识世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因此,他要模仿的现实包含着最具想象力的文学,从而使自己的文学成为了对想象世界的模仿,因此也更具虚幻特征。

三、超离时空的抽象现实

博尔赫斯将现实视为一种永恒的存在,它是人类的困惑、幻想和情感,这些东西脱离时间而持久存在于人类生活之中,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谈到的博尔赫斯的现实具有柏拉图所偏爱的精神的实在性、不变性和永恒性。

物质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物质会随时间的变化而衰减、退变、转化甚至消失,因此它显得十分不稳定。相反,人类的精神世界却具有某种稳定性。譬如,人类对于宇宙是什么,对于自己是什么(我是谁),对于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我在哪里)有着一种永久的困惑。博尔赫斯认为在小说中表现这些永恒的事物,那么这类小说就是真实的,甚至比现实主义小说更加真实可信。他说:“假如我写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街角,那个街角说不定会消失。但是,假如我写迷宫,或者镜子,或者夜晚,或者邪恶和恐惧,那些东西是持久的——我是指它们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我认为虚构作品的作者所写的东西比报纸上刊登的更真实。因为,报上写的永远只是意外事件或情况。当然,我们都生活在时间之中。我认为我们写虚构作品时,我们想脱离时间,写持久的东西。我指的是我们尽力要呆在永恒之中,虽然我们的企图不太可能成功。”⑤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谈话录》,第19、13、99页。这里“迷宫”是人类对宇宙的永恒困惑的象征,“镜子”是现实事物的虚幻性的象征,“夜晚”则是恐惧、黑暗和邪恶的象征,它们都是经常出现在博尔赫斯小说中的形象,博尔赫斯认为这些形象所代表的精神是永存的,因而更加真实。

环境不断变化,一般事物(如街角、新闻事件)的真实性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此时此刻被认定为真实的事物在下一刻也许会变得不真实,原来的真实性将不复存在,因此源于环境的真实在博尔赫斯看来并不真实。能够“代表我的感情或思想的东西”就是那些永恒的哲学困惑。

博尔赫斯追求的现实是一种非物质性的现实,是一种永恒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比物质世界更稳定,它并不依靠人的空间感,而是依靠人的时间感。那么这种时间感如何获得呢?这种时间感是由听觉和嗅觉实现的。《倒数第二个对现实的看法》是博尔赫斯论述现实问题的重要文章。这篇散文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出发迂回地讨论了现实问题。博尔赫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人类应用听觉和嗅觉去了解现实,听觉和嗅觉是无法直觉空间的,从而取消通过视觉、触觉和味觉及它们所确定的空间,余下的是感官所体验的更细腻的感觉。这种为听觉和嗅觉所直觉到的现实更接近人类意志本身。脱离了空间的现实,是排除了物质和运动的现实,也就是说是静止不变的现实,是非物质性的现实,博尔赫斯认为这种现实更为动人和珍贵。“人类将会忘记有空间。生活在其不令人难以忍受的盲目和非物质性中,将会同我们的生活一样动人和珍贵。”①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 上),第124、12、199、145、147 页。

基于这种对现实的抽象看法,博尔赫斯认为文学在反映现实生活时显得无能为力。“不是艺术的无能,而是艺术在表现现实或者生活方面的无能。”②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 上),第124、12、199、145、147 页。因为在博尔赫斯眼中,现实是不可知的,神秘的,偶然、命运都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文学可以十分接近我们通常理解的现实,却忽视了这些原本更真实的现实,它们往往不具备具体的可感知性,而是以一种更深刻的形式存在于人类生活之中。

四、博尔赫斯力避现实主义的文学策略

博尔赫斯的现实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由于他否定了物质世界的真实性,把一切都看作是真实的,从而把梦、幻觉、想象的事物都纳入到现实的范畴,再加上明显的神秘化、抽象化倾向,因此,博尔赫斯反对现实主义,对再现美学颇有微词,经常对俄国现实主义、法国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现实主义文学提出批评,并且在文学创作中采取各种手段力图回避现实主义的手法。

博尔赫斯怎样在文学中避免表现现实世界,去表达理念的“真实”呢?博尔赫斯为什么不写长篇小说,为什么主张幻想文学,为什么很少书写历史、政治题材,为什么不写心理小说,这些问题都不只是文学形式的选择问题,而是由其现实观所决定的。

博尔赫斯最首要的文学主张是写幻想小说。在幻想文学中博尔赫斯可以完全独立于现实,不受现实世界的干扰,“幻想小说提供了假设的世界,它基于无拘无束的想象的力量,不受再现美学的约束”③Beartriz Sarlo,Jorge Luis Borges:A Writer on the Edge.ed.John King(London:Verso,1993),p.52.。博尔赫斯在幻想小说中描绘的现实处于现实与非现实的临界点,是一种比较模糊的状态。《虚构集》《杜撰集》这两个小说集的名字充分说明了博尔赫斯的态度,当时受阿根廷官方称赞的现实主义路线和斯大林主义左派所奉行的更为陈腐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路线,他拒不接受与遵循。他正是以这两个题目宣告了他的文学理念,文学就是文学,它是不把自己伪装成任何别的东西的虚构故事。博尔赫斯声称:艺术——永远——永远需要可见的非现实④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 上),第124、12、199、145、147 页。。

其次,博尔赫斯只采用短篇小说这种艺术形式,也是因为他认为长篇小说总是包含了太多现实,无法达到他所追求的纯粹的形而上学,一种精神层面的实在。博尔赫斯只写短篇小说是与他的“现实观”联系在一起的,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他讨厌现实主义的倾向,因为长篇小说这个种类,尽管有詹姆斯·乔伊斯和其他一些优秀作家是例外,但它似乎终归注定要与人类的体验——思想和本能、个人和社会、生活和梦想——掺合在一起,长篇小说总不肯在纯粹思辨和艺术的天地里就范。长篇小说这一先天性的缺陷——依附人类污泥的特性——是为博尔赫斯所不容的。”⑤略萨:《博尔赫斯的虚构》,《世界文学》1997年第6期。

再有,博尔赫斯认为应该创造“情境”去表现现实,而不是去反映现实、复制现实,这是达到他的那种真实的最有效但也是最有难度的一条途径。

博尔赫斯最推崇的是古典主义对待现实的准则即创造情境。博尔赫斯提出,“文学中的不准确是可以容忍的或可信的。因为在现实中,我们也有这种倾向”⑥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 上),第124、12、199、145、147 页。。文学与现实具有相同的“不准确”性,这种不准确性指的应该是生活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暧昧性的特点。博尔赫斯认为,“创造情境是所有方法中最难但也是最有效的”⑦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 上),第124、12、199、145、147 页。。创造情境去表达现实才能够使文学最接近现实本身,“艺术是一种创造,而不是反映;此外,创造出来的现实比之作为根据的现实更为长久和强烈。譬如,荷马生活的希腊已经荡然无存或者几乎荡然无存了。而荷马史诗比希腊城邦的寿命要长得多”⑧博尔赫斯、萨瓦托:《博尔赫斯与萨瓦托对话》,第92页。。因此,博尔赫斯并不力争重现人物的每一种心态、每一种感情、每一个思想;他承认文学(如同现实生活)并非总是精确无误的,并且相信模糊的表现比试图把现实的所有特性都转化成文字的浪漫主义手法更能被接受,或更加可信。在博尔赫斯看来(虽然他并没有那么说),现实主义在这一点上显然也是“浪漫主义的”①埃米尔·莫内加尔:《生活在迷宫——博尔赫斯传》,第 250、335 页。。

博尔赫斯还在创作中力图避免自传性因素,一是因为他认为自传是现实主义的一部分,二是为了让读者不要总是想从人物的身上找到现实中的对应,想证实故事是否真实。在写作行为中作家的个体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具形体的精神。博尔赫斯认为,那些声称自己正在描述现实世界的作家只是带有自传性质的描述他们自己,现实主义作家仅仅是复制他们自己而不是创造新的事物。

博尔赫斯的创作对社会政治题材不感兴趣,尽管博尔赫斯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国际政治动荡的时代,他也经常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并时常公开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例如他在多个场合批评过庇隆政府;但是在博尔赫斯的文学中,几乎找不到政治题材的作品,只有《巴比伦彩票》和《通天塔图书馆》能看作是对社会政治的隐喻,这类极其含蓄的社会政治的隐喻在博尔赫斯的作品中也只占有很小的比例。

对历史题材的回避也是博尔赫斯回避现实主义的手段,他对写作历史题材的小说没有任何兴趣。这并不是说博尔赫斯的作品中不包含历史因素,相反,他的小说中经常出现历史学家对一段“史实”的讲述,或者设置一个非常精确的历史背景,但这只是博尔赫斯试图把历史转化为美学目的的手段,借助他们之口讲述历史的目的是让虚构的故事变得真实可信。这是博尔赫斯的一个重要叙述策略。

博尔赫斯也很少采取心理小说的手法,他更擅长在设定的情境中写人物的行动,其原因还是在于他认为心理小说总是把每一无关紧要的精确之处都拿来证明它的逼真,这实际上还是一种伪装,这仍然是现实主义的路线。“‘心理’小说并没有放弃成为‘现实主义’小说的企图:‘心理’小说家因此避而不谈语言的假设性特征,而极力赋予了含混(极度的含混)以精确性和可信性。”②博尔赫斯:《〈莫雷尔的发明〉序》,陈众议译,比奥伊·卡萨雷斯:《莫雷尔的发明》,赵英译,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第 2、2页。在《叙述的艺术和魔幻》一文中,他批评了19世纪中期的小说,他认为在这类小说中占统治地位的是“人物性格的拖沓”,他认为这是一种“自然的,指不可控制的和数不清运动产生的不停歇的结果”③《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上),第163页。,博尔赫斯把这一类过程归结为“心理歪曲”。这种态度使他几乎完全回避了心理主题和对人物的心理分析。

1940年11月14日,比奥伊·卡萨雷斯的小说《莫洛的发明》出版,博尔赫斯为其作序。“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为小说所写的序言成为幻想文学的宣言书”④埃米尔·莫内加尔:《生活在迷宫——博尔赫斯传》,第 250、335 页。,在序言中博尔赫斯表明了反对心理小说的态度,而且谈到杰出的意识流小说家普鲁斯特时,他甚至认为普鲁斯特的作品很乏味,“简直令人难以忍受,看到那些地方,就好比回味平日里无所事事的无聊”⑤博尔赫斯:《〈莫雷尔的发明〉序》,陈众议译,比奥伊·卡萨雷斯:《莫雷尔的发明》,赵英译,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第 2、2页。。心理的逼真并不是博尔赫斯想追求的效果,他想要达到的逼真效果是在形而上学意义上对世界本质的认识,而不是像镜子一样去反映或者像计时器一样去记录。

博尔赫斯并非真的要抛弃原有的各种文学传统,他更关心的是确定某种“逼真”的概念。他认为逼真不同于符合事实,它也不是某一文学阶段或某种文学风格所声称的真实。逼真是使作品表达更多的现实。逼真与某一文化里用来描绘现实的传统手法之间的关系比它与现实本身的关系更加密切。博尔赫斯的文学主张是创造情境去表达他心中的永恒的真实,一种精神的实在。

综上所述,博尔赫斯秉持唯心主义的现实观,将世界看成是观念的集合,从而将虚幻事物与实在之物并置在一起,成为文学的书写对象;他的生活经验又使他把文学看作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也成为他的文学的摹仿对象;他所理解的现实具有形而上学的抽象色彩,是人类精神世界中永恒的哲学困惑。这三点对现实的独特认知,使其在文学创作中回避传统现实主义的策略,力避对社会、历史、政治、心理的书写,而采用短篇幻想小说的形式来表达他的真实。

猜你喜欢

博尔赫斯现实主义观念
“建设性”法律现实主义——对卢埃林法律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解读
维生素的新观念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对话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那个在地铁里读博尔赫斯的人
健康观念治疗
博尔赫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出版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
作家们的作家
——读《博尔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