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孤独感相关研究

2017-03-12薛雨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孤独感大学生

薛雨婷

摘 要 大学生处于成年早期,其依恋类型的不同对于情感体验的获得和心理水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人际相处朝正向发展,个体就会从人际关系中获得亲密和满足的感受;相反,如果无法满足人际关系的亲密需求,就会与人群疏离, 易产生孤独与寂寞感。本研究通过了解和研究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提高对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孤独感的认识与关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排解不良情绪反应,提高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

关键词 依恋类型 孤独感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1相关概念

依恋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鲍尔比将其定义为是个人与他人通过交往形成的一种情感联结,这种行为会伴随人的一生, 并且将持续影响个人的情绪体验和人际关系的发展。成人依恋是个体与目前同伴之间强烈的和长久的情感联系,其依恋对象不同于婴儿期的依恋对象,可以是父母、朋友、恋人、团体或者抽象的形象(如上帝)等。Bartholomew(1991)依据人际信任与自尊的高低提出了四种依恋类型:安全型,害怕—回避型,专注型,放弃型,其中后三种类型属于不安全型依恋。

孤独感乃是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立状态,伴有个人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缺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接纳的痛苦体验,是一种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李鹏(2010)指出孤独感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之一。

2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假设

2.1基本内容

探讨不同依恋类型下的行为方式和情绪表达方式以及不同依恋类型在孤独感上的差异,讨论依恋类型与孤独感之间的相关关系。

2.2研究假设

大学生孤独感存在依恋类型差异。依恋类型对大学生孤独感具有一定预测作用。

3研究方法

3.1被试

随机选取20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整群抽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

3.2研究工具

采用成人依恋量表(AAS),该量表包括3个分量表,分别是亲近、依赖和焦虑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6个条目组成,共18个条目。本量表采用五级评分法,填几就得几分。即“完全不符合”得1分、“较不符合”得2分、“不能确定”得3分、“较符合”得4分、“完全符合”得5分。其中,2、7、8、13、16、17、18题为反向计分条目,在评分时需进行反向计分转换。先计算3各分量表的平均分数,再将亲近和依赖合并,产生1个亲近依赖复合维度。

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该量表由Russell 等人于1978 年编制,第三版的Cronbach a 系数为0.94(大学生)。量表用于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量表分4 级程度评分:选择“从不”得1分、选择“很少”得2分、选择“有时”得3分、选择“一直”得4分。

3.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用到的统计分析方法有:相关分析,差异检验。

4结果与分析

不同依恋类型被试的孤独感平均值分别为40.02、45.16、52.00、55.00,通过方差分析发现F=14.042,所對应的p值小于0.05,即不同依恋类型被试的孤独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安全型的孤独感显著的低于先占型、拒绝型和恐惧型,拒绝型和恐惧型孤独感水平较高。依恋方式越积极越安全,孤独感分数越低。亲近、依赖均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即亲近、依赖分数越高,孤独感水平越低。焦虑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即焦虑程度越高,孤独感程度就越高。即依恋方式越积极越安全,孤独感程度越低。

5结论与建议

本文对大学生依恋类型和孤独感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依恋类型主要为安全型,其次为先占型。大学生的孤独感处于中等水平,孤独感与学生性别及专业倾向无显著相关。不同依恋类型在孤独感水平上存在差异,其中安全型大学生孤独感水平最低。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在校大学生需要学会自主安排生活,可尝试改变自己的环境。扩大自己的交友范围,试着去接触他人,培养自己对他人生活或事件的兴趣,减轻自己的孤独感。学校心理工作者应当明确个体依恋类型,以依恋类型为根据,确定其行为模式和情绪反应模式,在此基础上选择有效的咨询与治疗方法,以达到对孤独感加以有效干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BOWLBY J.Attachment and loss Separation.New York:Basic Books,1973(2):14-15.

[2] Barttholomew K,Horowitz LM.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J].J Pers Soc Psychol,1991(61):226-244.

[3] 李鹏.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2010(2):216-217.

[4] 陈雪莹.大学生依恋方式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魅力中国,2011(2).

[5]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74-177.

猜你喜欢

孤独感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