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习期学生与企业间的矛盾产生与化解
——以马鞍山师专食品学院为例

2017-03-11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马鞍山矛盾校企

夏 灿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食品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实习期学生与企业间的矛盾产生与化解
——以马鞍山师专食品学院为例

夏 灿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食品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大学生在下厂实习期间与生产企业会产生诸多矛盾。文章剖析了矛盾产生的根源,进而找到化解矛盾方法,达到学生和企业的双赢。

实习;矛盾;沟通;协调

每年春季,马鞍山师专食品学院的大二学生,都要参加为期半年的实习——统一顶岗实习,奔赴的实习单位主要是本市的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八年来,先后有近千名学生在这些单位实习。现在学生的实习工作已经形成了 “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切实使学生受到了锻炼和提高,企业得到增效和实惠,学校达到了培养“一专多能”的合格人才目的。

我们组织学生实习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曾出现过很多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学生与企业间也产生过不少矛盾〔1〕,有的甚至还很尖锐,若不能及时得到妥善的处理和解决,有可能会引发为深层次的冲突,对学生和企业双方均造成伤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表达个人诉求的渠道很多,学校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将决定着矛盾的走向,是扩大还是消弭。为理顺、平抑学生的不满情绪〔2〕,有效地化解矛盾,我们针对学生在实习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做到:“提前有预案,行中有对策,事后有总结”。在学生和企业间,不做“评判”,做“和解”;不做“公婆”,做“中介”;做艰苦细致的思想疏导工作,“化干戈为玉帛”,把不少有可能出现的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使每学期的实习工作,能够按照既定的方案,得以循序渐进,顺利进行。

一 学生与企业间的分歧与矛盾现状

1 学生对新环境的不适应,造成体力上的疲劳,而产生的矛盾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二学生第四学期的第一周,是在学校进行实习培训,从第二周到第十八周,是到实习单位进行统一顶岗实习。对于学生来说,从七岁入学以来,这是第一次走出课堂,进入企业。在体能和心理状态上,均无法完全适应企业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很快,即会从天真、好奇的“海市蜃楼”心理中,回归到“单一、枯燥、劳累”的现实中。食品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的操作实行“两班倒”;有时由于产量要求,延迟下班时间;学生与老员工们“同工同酬”;再加上,大多数学生从未受过企业的严格管理约束和劳作的重荷负担,心理的落差及每天要面临的“活生生”的现实,相互交织在一起,造成体力上的疲劳。这类疲劳和怨言,从实习的第一天就开始形成,而且,具有普遍性和扩散性,很快就能波及所有的实习学生。

2 学生对考核类别不公开,造成薪资上的疑惑,而产生的矛盾

学生在实习期间获取的工资收入,和企业职工一样,主要是依据每次的出勤、岗位、产量、绩效等动态因素。学生们每天辛辛苦苦的跟班倒,而且还有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稍不专注,就有可能在工作上出现闪失,按照规章制度,是要与经济挂钩的,所以每位学生都对自己在这个月可以得多少“血汗钱”非常关注,甚至是“锱铢必较”的。因此,在这方面反应出的矛盾也较为突出。

实习期间由班长每天记录实习生的出勤及岗位等,如若每个人的工作,始终是一成不变的,一般不会出现误差;但经常会有临时性调班、突击加班、替班等情况,一旦没有及时与班长沟通,就难免造成失误,往往会因此造成当事人的心里不悦和矛盾。

3 学生对岗位业务不熟悉,造成认知上的模糊,而产生的矛盾

学生们到企业实习,单位从生产实际出发,安排学生们进行安全培训后,把学生分配到若干个生产线,指定师傅带领,与工人们同劳动。由于学生们是“新手”,业务知识还不熟悉,再加上,从未跨出过校门,涉世不深,在与人交往中,有可能与工人们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和言语。

还有的学生,疏忽了安全生产意识,出现了一些小事故,以致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后续处理工作,不仅给本人造成了痛苦和心灵上创伤,同时也给实习工作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增加了不少额外的工作量。由此而产生了学生与企业、与指导老师、与学校的诸多矛盾。

二 学生实习期与企业间产生矛盾的处理方法

1 出自于对学生关爱的意念,以维护学生的权益和利益,来梳理矛盾双方的思絮,进而得以调解矛盾。

学生实习,既是学校教学的延伸,也是学生了解企业的重要一课。虽然暂时离开了课堂,进入到一处陌生的新环境,作为教师更应当赋予倾心的关注,爱心亲近学生,竭尽全力地做好“先导、跟踪、服务和清障”工作,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实习环境。老师要跨出校门,走进企业和学生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真实的想法。对某些带有普遍性的矛盾,则需要用耐心,作过细的思想疏导,当学生与企业有矛盾时,以维护学生的权益为宗旨,确保学生的权益不能受到损害,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老师和学校的温暖,就是自己赖以依靠的“主心骨”。

例如,针对学生身体状况和企业生产实际所发生的矛盾,我们在深入分析产生的根源,及由此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后,多与双方沟通。本着既维护学生的权益,又兼顾到企业的实际原则;从保护学生的利益,又合乎企业的规则出发;与学生促膝谈心,作深层次的心灵沟通,使学生对企业多一份理解和分担;帮助学生知道“两班倒”,是企业正常的工作安排,不能因为学生的实习而更改,学生只能适应企业夜间的工作节奏;延长工作时间,则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常态,也只能“入乡随俗”,予以顺行;如出现身体不适症状,要立即请假休息,不能疲劳工作……类似此类矛盾,在我们“春风化雨”般的疏导中,得到学生们的理解和认可,都一一“润物细无声”地化解了;同时,我们也与企业作坦诚的交流,反复提请企业能够多考虑学生的实际,在规范的程序内,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便利;提醒企业要注意到,学生在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后,再延迟下班,可能会隐匿着安全隐患;会对学生身体有伤害,不利于成长;建议如果遇到加班,请实习生先下班休息。企业在了解了我们的诉求后,也同意了我们的请求,适时作出了新的要求和规定。

2 确定于对企业尊重的理念,以遵循企业的规章和程序,来清理矛盾双方的隔阂,进而得以化解矛盾。

学生来到企业实习,在管理上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责任,因此,有的企业对学生实习持有“不温不火”的态度,出现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尴尬局面,为改变企业的想法,扭转被动局面,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我们从尊重企业的理念出发,坚持“服从大局,求同存异,兼顾双方”的基本思路,力求使出现的矛盾得以顺利的化解。

例如:学生的实习规定是在6月中旬结束,此时,恰逢工厂的生产旺季,学生的撤离,会使企业的生产受到一定的影响,企业一方极力挽留学生,不至于措手不及,造成“生产链”的脱节;学校一方则按照专业人才培养大纲实施,不能延迟。尖锐的矛盾摆在校企双方面前,怎么办?我们与企业领导真诚的交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学校教学的总体安排,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将周六和周日的两个休息日利用出来,让学生们放弃休息,作出牺牲,为实习的企业再多做一份贡献,这一方案,与企业不谋而合。于是,我们双方一道“出山”,共同和学生们沟通,没想到,非常顺利,学生们完全理解企业的苦衷,积极响应校企的安排,在实习结束后,再陆续加班两天,才返回学校;企业也抓紧这两天宝贵的时间,将学生撤离后的生产环境人员结构,做出了新的调整和部署,与先期的生产作了承前启后的衔接,确保了生产顺利进行。

3 立足于对实习工作的负责,以兼顾校企合作的长远规划,来熨平矛盾双方的心理,进而得以分解矛盾。

要让学生的实习,真正取得实效,切实做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面都满意,这关键是取决于我们的工作思路、方法和技巧,要善于在处理双方矛盾时,既不丧失原则,又要具有一定的嬗变灵活性;该斡旋时,即苦口婆心地作耐心的疏导教育,该坚持时,则斩钉截铁地、毫不含糊的做出坚定的决定;这样不仅维护了校企和制度的权威,同时也使学生们懂得了,在未来步入社会,要始终具备有敬畏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

例如,每月学生在发工资时,总会出现一些矛盾,我们获悉后,从学生中了解的真正的原因是:负责班长在记录出勤、加班、替班等方面,出现了误差。于是,我们便建议企业,在每个月工资下发前,先将工资表下发给学生,让每人过目,自己进行核对,如有差错,提出来,经审核无误后,即作纠正,这样,将可能出现的矛盾,提前化解在“萌芽”之中了。对待某些原则性的的问题,我们除了坚持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外,在处理过程中,还是坚持原则,不开“缺口”。有位女同学不慎出了工伤,由于是门牙,还涉及到“面容”问题,在处理时,我们给予极大的同情,所有的理赔都是在政策范围内做上限安排的。但是,即便如此,还是与其的期望值有差距,我们始终坚持,没有让步。最后也得到了实习生和家长的理解。同时,对于学生和企业提出的一些要求,我们根据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作了细致的解释,也取得学生和企业的理解与支持,没有酝酿成新的矛盾。

三 结语

学生到企业实习,期间学生与企业发生的矛盾,并非是不可调和的,而且,有的矛盾纯属是缺少沟通所致的;学校作为第三方,在企业与学生之间承担了桥梁作用,如若桥梁畅通,彼此双方能得到坦诚、有效的交流,无疑能减少诸多矛盾的滋生和漫溢;反之,倘若桥梁中断,双方滞留在两岸,各有各的想法,又无法交换和沟通,无疑将会酿成矛盾,并且将还将演绎出层出不穷的新的冲突焦点,那么造成的恶果是:学生的实习工作将陷在矛盾的漩涡中,伴随着的是怨声载道。多年来,我们站在“教书育人”的历史高点,满腔热忱的“稳扎稳打”,殚精竭虑地做细、做扎实学生的实习工作。八年来,学生对实习的投诉率为0,年均优秀实习生可达20人,每年均有8~10人留在实习单位就业,企业与学校均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真正做到,通过学生实习,使学生、企业和学校都满意,更重要的是:真正让学生知识点得到了巩固和扩展,思想素质得到了锤炼和提升,给学生们留下了难忘的美好回忆,为今后走上社会,增添了感性理念,提供了新的经验。

〔1〕夏灿.高职院校学生中期实习期间矛盾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2):44-47.

〔2〕郭瑶. 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矛盾生成与化解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3):131-132.

〔3〕曲永印、付洪利. 破解主要矛盾 推进校企合作培养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2(07):15-17.

1008-3723(2017)04-011-03

10.3969/j.issn.1008-3723.2017.04.011

2017-05-20

安徽省2015年度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食品类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015sjjd030)

夏 灿(1979-),女,安徽马鞍山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食品学院校企合作接洽与研究。

O441

:A

猜你喜欢

马鞍山矛盾校企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马鞍山郑蒲港新区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成自泸高速马鞍山隧道机电工程维护浅析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诗城”马鞍山 魅力黄梅戏
马鞍山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