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校园文化 促进特色发展

2017-03-11◎乔

辽宁教育 2017年16期
关键词:校长特色学校

◎乔 攀

构建校园文化 促进特色发展

◎乔 攀

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教育竞争,特别是金融风暴爆发以后,亚洲各国都在反思自己的教育,以智力为依托的21世纪,需要更多的挑战未来的创造型人才。面对未来,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应如何提高?我认为,极其有效和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经营学校文化,一所学校,只有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品牌形象,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正所谓“一流的学校靠文化,二流的学校靠管理”。

学校文化的内核是管理哲学和学校精神,外显是学校风范。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优秀的学校教育也必须以高质量的学校文化为支撑。学校文化是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它是一所学校的精神、信念和思想。若干年后,当学校人事全非的时候,精神依然是永恒的,它是一种人文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体现了严谨治学、人文关怀、艺术品质、审美情感、创新意识等高尚的价值取向,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

一、主导与定位

有人说,学校文化即“校长文化”,因为从根本上说,学校文化总是反映校长特有的价值观念和领导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是校长思想价值观念体系的延伸和拓展,所以,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校长价值观念体系被认同和群化的过程。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领军人物,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能不能形成符合时代精神,充满希望又有自己鲜明特征的先进文化,校长是关键。

何谓“领导”?领导不同于管理,虽然在理念上,二者都追求效率、效益的提高,但领导更注重对人的影响和引导,强调确定方向,阐明形势,构建远景,制定战略以引起组织必要的变化。校长统揽全局时,要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学校精神的创建上,集中于学校发展远景的设计上,即学校的发展上。我校依托具有浓郁满族文化气息的思山岭满族乡,决定从学校的特色教育“辽东风情、满乡文化”中寻根,提出了“内涵发展,文化立校”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学校的办学目标是“打造具有满族文化的特色学校,努力营造乡土气和书卷气并重的理想校”。

校长应是学校文化的设计者和倡导者。校长的知识、学识、胆识和办学理念往往决定着学校文化品位的高低。校长的精神状态、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风往往又决定着学校文化根基的深浅。校长是学校风尚的设计者,风尚变成风气,要求校长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把时代精神和学校客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挖掘出与时俱进的文化亮点,并加以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形成学校文化的新风尚。

在思山岭学校的三年规划中,校长对学校的总体把握是这样描述的:千帆竞度,百舸争流。在教育蓬勃发展的历史大潮中,思山岭学校只是一叶小舟,但同样承载着基础教育的重任。回首思山岭学校走过的107年的办学历程,我们欣慰,我们曾为社会培养了许许多多的人才。展望未来,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托起思山岭学校教育的重任。我们在传承思山岭学校历史文化的同时,将创设以“满乡教育”为主题的学校文化,打造没有失败的教育,我们将遵循教育规律,适应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最新的教育理念,沿用优化的教学方法,实现优质的教学,让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智力得到开发。

我校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建设一所具有先进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的,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拥有优美的育人环境,让思山岭人民满意的,具有满乡文化特色的学校。

二、措施与途径

(一)孕育一种精神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是学校基于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和个性特色的学校精神。唐太宗李世民在1300年前曾有这样一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成功的校长会探究学校文化的历史以及过去的重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追踪学校文化发展的历程,寻求学校文化的精神源泉,同时,吸纳时代的主流文化,融进校长的个性文化,从而拓宽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

思山岭学校始建于1910年,在风雨中走过了一个世纪,记载可查已有106年历史。我们学校特色创建最初的灵感来源于我们是辽砚的故乡,这里同时又是满族文化乡。作为学校新的一届领导班子,我们又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面对未来,我们的发展策略是:让科研引领学校发展,实施“文化立校”工程,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形成学校发展特色。我们的办学思路是:“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特色,两手都要硬。”

(二)夯实育人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的客体,重点是学校环境建设,环境育人功能要求在校园环境设计与建设中植入浓郁的文化元素,突出学校精神、艺术品位和人文关怀,从而营造愉悦向上的育人环境。结合学生特点,我们提出了“实简”教学理念。在“高效、实在、简单”这个理念的引导下开展教学工作,改变过去华而不实、形式大于内容的课堂现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合理“瘦身”,回归简单,走向成熟,成就高效。力争使教学风格朴实,双基训练扎实,教学容量厚实。高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加课堂容量,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让孩子们在学会的基础上会学、善学、善思。

我们的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都在围绕这个主题开展。“实俭”德育就是以践行“实以做事,俭以养德”的德育思想为引领,以树立学生诚实守信、脚踏实地,立志为家乡经济服务为目标来开展工作。为此,学校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明白勤俭是一种积极的世界观,它使人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教育学生把个人花费限制在不奢侈的范围内,把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控制在可持续发展的限度内。我们选取满族舞蹈最基础和最有特点的方面进行训练,使舞蹈既有传统的动作,又融合了现代的元素。经过训练,有的学生已表现出超强的舞蹈能力。

(三)创建满乡体育特色

挖掘乡土游戏,打造满乡体育文化,我们让孩子玩起来、乐起来、跳起来。学校特色创建最初的灵感来源于我们是辽砚的故乡,这里同时又是满族文化乡。“刀剪上的艺术”和“石头上的艺术”是最富有本地区文化内涵的地方特色,它是学校特色文化创建的雏形,是最初设想的启蒙。学校在“石”和“剪”字上下功夫,拓展文化内涵,提炼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实以做事、俭以养德”的学校精神,即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从“石”拓展为“石”“时”“实”;从“剪”拓展为“剪”“俭”“简”。将这些字的意义发展成学校“六字管理文化”。其内涵就是:实实在在做事,简简单单做人,学习“石”头顽强拼搏的精神,勤“俭”节约,自立自强,“剪”掉旧思想,与“时”俱进。“六字管理文化”渗透在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班级六字文化”体现在珍惜时间、勤奋学习、诚实守信、顽强拼搏、勤俭节约、由繁化简等方面。班主任在课堂和平时管理上,同样时时刻刻渗透着这种思想。

(四)打造优质团队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教师既是学校文化的创造者、营造者,又是学校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更新者和发展者。培养一只师德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文化形成的关键。思山岭学校通过实现“三个发展”,即: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打造一支自信、快乐和敢于成功、能够成功、爱岗敬业、业务过硬、具有团队精神的教师队伍。

在教师的发展方面,我们坚持公平、正义,这样教师才能服气。“晋级”和“评优”是教师最关注的,我们必须阳光操作,善于表扬和鼓励,这样才能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领导者要善于开发教师优秀的一面,把教师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培养出一批优秀教师。合理使用人才,人才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人才在于发现、培养。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才用了就是人才,不用就是庸才。尊重和重视教师,教师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也是校长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校长要为教师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工作环境,使教师心情愉快地工作。

三、收获与思索

从满乡文化环境创设入手,学校创编了“实以做事、俭以养德”的可持续发展校本教材,环保教育进课堂,收益很大,作为寄宿制学校,学校的花卉、楼内的装饰、室内外的卫生从来都保持得非常好。我校常规管理规范,安全管理到位,形成了“满乡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只有在学校传统文化积淀的基础上秉承传统,更新观念,确立文化发展战略系统,将学校精神、文化积淀变成学校的文化底蕴,最终融入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才能构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作者单位:本溪市南芬小学)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校长特色学校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学校推介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给力“九个一”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