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科技创新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2017-03-11罗彩莲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战略科技经济

罗彩莲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070)

论科技创新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罗彩莲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070)

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科技创新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从当今时代的发展来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国的新赛场;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科技创新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强调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来。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就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他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强调:“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创新的地位和作用也做了全新概括:“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而“科技创新”是核心。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谈谈科技创新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科技创新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

人类历史的发展已经表明,哪个国家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哪个国家往往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一)古代中国科技强则国强,近代中国科技弱则国弱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曾经是文明世界的强国,科技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都成为世界发明之最,而在天文、算学、农学、医学等领域的成就也非常突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科技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古代的中国也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最进步的文明成果,而到了近现代,人类一系列的重大发明和创造几乎都是外国人创造的,中国的发展也就慢慢落后于西方,当西方在新的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很快进入工业文明,而中国却长期停留在古老的农业文明状态,最后,落后的中国在近现代沦落为挨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二)近现代科技创新中英、德、美等世界强国不断产生

人类历史到了近现代,新的科技革命主要诞生在西方,英、德、美等西方国家借新科技的推动,先后成为世界强国。

1.英国

第一次科技和工业革命诞生在英国,使英国率先成为世界头号强国。18世纪以前,英国原本还比较落后,但从18世纪开始,英国开始了以蒸汽机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纺织、煤炭、冶金等工业获得迅猛发展,英国借助最新科技的创新,使英国率先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2. 德国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崛起,是继英国之后第二个依靠科技发展起来的强国。从19世纪后期开始,全球科技创新开始慢慢向德国、美国转移,新的科技创新以电力为代表。德国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在电器革命中崛起,实现了经济的飞跃发展,到了20世纪初,德国一跃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

3. 美国

美国引领了人类第三次科技革命至今,成为当今世界的头号强国。而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一直引领人类新的科技创新,新的科技创新又催生了大量的新兴产业,美国从此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从英、德、美三国发展的历史表明,科技强则国强,科技弱则国弱。中国近现代落后挨打的惨痛历史教训也告诉我们,科技衰落,则国不强;国不强,则挨打。

二、科技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各国的新赛场

当前,科技创新正处在由传统的工业社会向新型智能化社会转变,新的信息化技术与传统工业深度结合。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催生一大批新兴产业,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强化创新部署,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新赛场。

(一)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

近年来,美国多次发布重大的创新计划,如:2009年的《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2011年的《美国创新战略:确保我们的经济增长与繁荣》,2015年10月底,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和科技政策办公室联合发布了新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被称为新版《创新战略》。这些年,美国高度重视创新战略的部署。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并非传统制造业的回归,而是利用新的智能技术、信息技术打造美国的高端制造业,美国的高端制造业将会重新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二)德国工业4.0战略

2013年,德国联邦政府推出了《高技术战略2020》,在《高技术战略2020》中,“工业4.0”正式成为德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工业4.0,简单地说,就是工业的智能化阶段,就是将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传统工业,使传统工业实现更新换代。德国的工业4.0战略与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在本质上都是利用新的互联网技术,使传统制造业更新换代,使传统工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

(三)中国积极部署科技创新战略

当今时代,除了美国的再工业化、德国的工业4.0之外,日本也提出了“工业智能化”战略,由此可见,各国已经开展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工业的创新大赛,面对这种新的科技不断创新,新的技术不断应用的时代,中国也在积极部署自己创新战略。

1.创新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

大家知道,“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来的全新发展理念,并把创新发展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两创计划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年来被中国人所熟知,最早是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发出的号召。草根创业,人人创新,这是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对策,它表明,创业创新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使命,也是普通大众的舞台。

3.两化融合

2015年9月,“2015中国两化融合大会”在北京召开。“两化融合”就是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这是中国为了适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时代的到来而作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中央准确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实际,对于新时期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可见,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当今各国的新赛场。今天的中国,在新的科技革命中,只有紧跟时代潮流,抓住时代机遇,努力创新,大胆突破,才能在新的时代竞争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科技创新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所迫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人力资源成本增加、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这种依靠消耗大量的廉价资源为代价的生产模式,如今难以为继。2013年11月4日,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

(一)中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唯有科技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30多年,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然而,中国取得这些成就,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廉价的资源消耗的基础上,以及中国企业不用对环境负任何责任为代价的基础上获得的。中国的制造业大而不强,技术创新能力差,产业层次低,处在世界生产链中的低端环节,很多企业主要是靠简单的装配和组装,关键的零件却是要靠进口,所以,有人说中国的企业生产的是些“没心没肺”的产品。这些年,随着我国土地、人力、税收、环境这些成本优势的丧失,很多传统企业陷入了“日薄西山”的危机。我国企业要摆脱现实的困境,我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本出路就是要力求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

(二)中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唯有科技创新

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中国人的人均收入从200多元,发展到如今的人均8000多美元,取得了让世人为之骄傲的成绩。然而,在取得骄人的成绩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经济体达到人均GDP3000美元至1万美元的世界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导致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同时,快速发展中积聚的问题集中爆发,如环境破坏、资源枯竭、贫富拉大、官员腐败、社会风气变差等问题。中国要怎样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呢?从世界经验来看,日本、韩国、智利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典范。这些国家就是依靠科技创新赢得了新的创新优势。近些年,为什么中国人要飞到日本去买马桶盖,还有电饭煲、吹风机、菜刀、保温杯等,就是因为日本的这些传统产业都完成了技术上的革新,完成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我国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也只能走创新发展之路。

(三)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有科技创新

过去,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畅销全世界,人们形容一个美国人的生活,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所使用的产品都是中国造。然而,荣耀的背后却隐藏着危机,由于中国缺乏核心科技,在国际分工当中,处在低端环节,“世界工厂”的名声也由此而来。因此,在国际利益的大蛋糕中,中国只能分到很小的一部分。以我国制笔企业来说,中国是一个制笔大国,但是,关键的技术笔头和墨水却需要从国外进口,中国企业只能生产笔的外壳和负责简单的组装,在一支笔的利益分配当中,中国企业只能拿到很少的一部分。因此,核心科技不解决,中国企业就只能获得微博的利润,中国人民涨工资的梦想就很难实现,中国就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总之,科技创新事关我国的前途和命运,没有科技创新,我们就难以实现经济强国梦,也难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1] 翁庆余.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J]. 现代大学教育,2002(5).

[2] 陈刚 赵志耘 许端阳.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J]. 中国科技论坛,2014(6).

[3] 白春礼.科技要更好地承担起支撑和引领中国发展的使命: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 求是,2011(15).

[4] 李光泗 沈坤荣.技术进步路径演变与技术创新机制研究[J]. 产业经济研究,2011(6).

[5] 赵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J]. 中国科技成果,2014(17).

[6] 王丽华.浅谈如何利用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6(27).

Studyon the Significance of Innovation to Contemporary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Luo Cailian

(HubeiWaterResourceTechnicalCollege,Wuhan430070,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ankind, it is clear tha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ten determines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a country. Right now, it is self-evident tha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become a new international stadium. There is no doubt that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urgently needed for accelera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significance

F124

A

1673-3878(2017)02-0026-03

2017-01-28

罗彩莲(1970-),女,湖北罗田人,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战略科技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战略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科技助我来看云
战略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