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017-03-11福建福清市滨江初级中学林华明

中学数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同类项包装盒分式

☉福建福清市滨江初级中学 林华明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福建福清市滨江初级中学 林华明

学习能力从狭义上理解就是指观察和参与新的体验、把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从而改变已有知识结构的能力,通俗讲就是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其实学生只有懂得“会学”,才能实现“学会”,才能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可持续发展型的会学习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探究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与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能力型的学生.今天互联网的普及和在线学习的热潮下,“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现实和可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学习教学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教师接授知识.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显现,学生可以在家中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生与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以及知识的理解、获得等,使用到位的翻转课堂模式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达到“减负提质”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首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是以下操作方式:

课堂外:

自主学习,理解题目;

科学实验,完成作业;

整理收获,提出问题.

课堂内:

展示、交流各组学生的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探究问题所在的关键点;

教师主导,归纳总结.

下面谈谈利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在实现几种课型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及收获.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型学习过程中实践

(一)概念课的自主性学习.

我们从新课一开始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导读导学,培养学生从阅读中深入思考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说题能力.例如,在“同类项”的教学中,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可以结合在一起,我们就把这样的项叫作同类项.先让学生自主“读”,尝试通过课本中同类项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哪些词比较关键?”“哪些词比较难理解?”同时引导学生阅读时,需要逐字逐句地思考,学会抓关键词句,并把关键词句圈画出来,在小组中“议”,根据自己的理解举出一些同类项的例子.如:

若3x3yn与5xmy4是同类项,则x=_______,y=_______.

在变式3中,将去括号规律与合并同类项方法很好地结合,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觉得通俗易懂,而且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通过举例、对比观察、归纳概括来理解概念.让学生明白概念的获取过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概念的使用,真正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另外,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课前针对性练习时发现的疑问及同伴交流中未解决的困难提出一些问题,是“学会学习”的有意义体验.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性学习.

人教版七上课本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的课后练习题:某药业集团生产的某种药品包装盒的侧面展开图如图1所示,如果长方体盒子的长比宽多4cm,求这种药品包装盒的体积.

分析:要求长方体的体积,需知长方体的长、宽、高,故采用间接设元法.再结合图形寻找以下相等关系:

①2个宽+2个高=28cm;②1个长+2个高=26cm.

解答:设这种药品包装盒的高为acm,宽为(14-a)cm,则长为(26-2a)cm.根据题意,得(26-2a)-(14-a)=4.

图1

解得a=8.

故长为10cm,宽为6cm,高为8cm.

所以体积V=10×6×8=480(cm3).

设计意图:此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弄清题意,看懂图示,根据题意和图示,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还有一些同学由家长帮忙,通过百度作业帮、小猿搜题,超前应用了二元一次方程来解题.设这种药品包装盒的宽为acm,高为bcm,则长为(26-2b)cm.

这种只是寻找解决题目的答案的学习方式,不是真正让学生参与问题生成和解决的实践过程,更谈不上学习能力的提升.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问题的实践和探究过程,我设置了如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前学生买些不同颜色的卡纸、直尺、裁纸刀、剪刀、胶水,再收集一些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如墨水瓶盒、粉笔盒等作为参考物,然后以5—6人为一组,观察作为参考物的包装盒,分析其各面、各棱的大小与位置关系.拆开盒子,把它铺平,得到展开图;观察它的形状,找出对应长方体各面的相应部分;度量各部分的尺寸,找出其中的相等关系.把展开图复原为包装盒,观察它是如何折叠并粘在一起的.经过讨论,确定本组的设计方案.在课堂上,让不同小组的学生进行各自的展示,通过动手实践来说明解题的过程,然后解决问题.避免了学生的惰性、假探究.在课堂上可以将粉笔盒先拆再做,再次引导学生逐步发现长方体展开图中的规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性学习全过程,这是有意义的切实提升孩子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三)规则课的反思性学习.

在“平方差公式”一节课中提出问题:两个多项式,合并同类项后,积可能是二项吗?乘式具备什么特征时,积才会是二项式?

(m+1)(m-1)=________;

(a+2)(a-2)=________.

计算:(2x-1)(2x+1)=________.

猜一猜:(a+b)(a-b)=________.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两个二项式的相乘中找出积为两项的特征,上升到公式结构特征的认识,这种对规则课的不断实践、认识、检验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学习能力.

课堂外学生的学习过程展示:学生分组检查,提出疑问.

如“平方差公式”中,在给出上述导学案之后,全班12组一起讨论、一起研究,先检查组长的导学案,四个成员解答情况全优,再由他们四个下去点评各自分配的小组成员的解答.

根据结果显示:第1组成员的解答情况最好,而第10组的解答情况相对薄弱,在这4题中,(2x-1)(2x+1)= ________的完成情况最不理想,很多同学出现(2x)2=2x2.这是积的乘方公式掌握不好导致的错误.

基于以上分析,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式子的特点,总结出这四个式子的规律:等号右边为相同的数的平方减去相反数的平方.

二、翻转课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注意点

(一)适切理解题意.

学生对题目进行自行重述,教师要判断学生是否理解题目,可从问题的结构出发,适当引入学生已经理解的知识与概念进行启发.

(二)拟定可行方案.

波利亚认为,教师应该通过不显眼的帮助(启发学生联系之前获得的知识),为学生开启一条良好的思路.在翻转课堂模式中,要引导优生自己制作简单的导学案,并鼓励学生上台说题.

如“一次函数”的学习过程:可以先引导学生写出符合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有序数对,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可能比较随意而无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取哪些值、个数多少比较合适,让学生感受,为了使得描的点更加有序,建议列表、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取代表值,这样在描点过程中,可感受这些点连线可能得到的图形,通过观察得出图像是一条直线.学生得到图像是直线以后,继续追问:以符合解析式的其他有序数对为坐标的点是否都在直线上?虽然我们不要求学生推理论证,但在这样的追问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完备性,真正理解函数的性质——单调性.接着,反过来追问: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是否都符合解析式?让学生感受存在性,由此得到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同时我们借助几何画板让学生能更直观地看到图像的整体变化,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启发完善方案.

若学生对自己设计的某个步骤产生疑惑,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修改方案;把课堂让给学生,采取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操作能力.教师可以在合作学习前正面教给方法,如“交流时,组长指定轮流发言”“可以提出不同意见,询问不明白的问题”“认真听同学发言,说出你的看法、意见”“认真听,评出最佳选手,说明理由”等.教师也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个别引导,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培养合作意识,不着痕迹地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技巧.

(四)形成知识网络.

教师的启发在于加深学习者对解决的题目的理解,此时教师的职责在于加深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而这一点,往往是学习者很难自觉发现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构造一个用刚刚使用过的解题程序解决的问题,以巩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加深学生对整个知识网络结构的理解和构建.

三、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关注点

(一)注重从现实生活出发生成知识.

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比较多,我们讲授知识点时可适当插入一些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通过感官感受并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现实生活.

(二)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

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指出:“类比是个伟大的引路人.”每当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可见类比思想在数学学习中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类比学习.比如,对分式的性质与分数的性质,分式的运算与分数的运算进行类比等.

总结: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法则是: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法则是: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1)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关键是要找准最简公分母转化为同分母分式相加减;

(2)如果分子是多项式,在进行减法时要先把分子用括号括起来;

(3)加减运算完成后,能化简的要化简,运算的最后结果必须是最简分式或整式.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分式性质的多样化表示,感悟文字表示与符号表示的优越性,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注重与其他知识模块的衔接.

教师在讲授不等式的过程中,应注重不等式与其他知识的衔接.比如,在讲授不等式的解法之前回顾方程的解法,这样既能促进新知的学习,又能加深旧知的记忆.在讲授不等式的实际应用时适当拓展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也能为后来一次函数的学习埋下伏笔.

(四)尝试设置丰富的例、习题背景.

不等式模块例、习题背景的设置较为简单.而单一的背景设置给学生带来枯燥的学习过程.老师在讲授例、习题时,可适当对习题的背景稍作改变,增添题目的趣味性.丰富的情境设置能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提高解题效率.

1.如图2,在△ABC中,∠ACB=90°,AC=BC=6,将△ABC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D处,EF为折痕,若∠CEB=60°,则CE=_______.

图2

2.如图2,在△ABC中,∠ACB=90°,AC=BC=6,将△ABC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D处,EF为折痕,若AE=4,则sin∠BFD的值为______.

为了让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达到“减负提质”的作用,可以使用QQ群、微信群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可以借助微课来解决学生在自学或课后复习过程中的疑问,减轻学生的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能力.无论哪一种教学模式或方式都不是万能的,但只要能培养学生的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都要去尝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郦兴江.致力打造“生本课堂,智慧推进自主学习”[J].中学数学(下),2016(11).

3.王海松,高峰.关注学习过程,突出函数核心——一类以一次、二次函数为背景的中考压轴题赏析[J].中学数学(下),2016(11).

4.谢荣,张宏政.让学生从阅读中深入思考——“等式的基本性质”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J].中学数学杂志,2016(8).

猜你喜欢

同类项包装盒分式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初试锋芒
学习同类项 口诀来帮忙
一个快递盒的旅行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检测题
包装趣事
零食包装盒的百变大咖秀
“分式”易错题
“分式”单元测试题
『分式』易错点警示
如何认识分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