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7-03-10朱宗华熊礼梅

关键词:创新型应用型工业

朱宗华,熊礼梅

(湖北荆楚理工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应用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朱宗华,熊礼梅

(湖北荆楚理工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以应用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为对象,探讨了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人才培养;应用;创新

18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兴起,促使教育类型逐渐发生新的变化。英国、美国、德国等国,为满足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要求,大力发展应用型教育,应用型教育在国外伴随着社会生产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的发展,己从初级阶段进入成熟阶段[1]。工业设计,是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它将工业产品赋予审美化与功能化,涉及美学、人机工程学、机械构造、色彩学、材料学、心理学等多种门类知识的综合性学科,既包括为了使生存与生活得以维持与发展所需的诸如工具、器械与产品等物质性装备所进行的设计,也包括为人与自然的关联中产生的各种产品的设计等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产品、材料、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的多方面的品质,工业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创新是改变,是发展,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2]。

目前,各个高校的工业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偏向理工机械类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种是和艺术设计中的产品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致,两种不同培养模式都培养出了不少的工业设计师,只是各自的侧重点及方向不一致而已。体现在各个高校的工业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常见的缺陷就是应用,其一是,课堂教学目标模糊,教学目的不明确,由于工业设计的理论知识相对枯燥,故而在对相关理论知识讲解时,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之课时设置的时间间隙密集,导致学生课堂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学效果也就一般了;对于教师授课而言,大都倾向于原理性和证明性理论知识的讲解,过多强调设计材料及设计效果,没有考虑市场的应用性等,这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时并不知晓所学知识的具体用处,导致其专业知识学习的目标模糊,最终造成其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脱节,背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初衷[3]。其二,产学结合不明确,没有实践的应用及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后期应用的课程设置的时数较少,很少有相关的实践性的课题,更多的纸上谈兵,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积极性不高,也就难以产生优秀的设计作品了。其三,地方高校的定位不明确,虽然经历教育部对高校转型的改革,但是大多数高校对于后期设备的投入明显不足,对于明确定位于中小型企业的人才培养的模式考虑的不全面,导致工业设计的人才培养的模式依旧没有很直接很具象,可能考虑创新,也可能考虑应用,其实这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存在冲突。所以,应用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关注。

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应用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把握工业设计的实践性、应用性与创新性特征,表现在工业设计人才模式培养的应用型特征,首先体现在对于工业设计教学计划的修订,在加大实践课程系数的基础上,考虑相关课程为作品参赛来获得学分,考虑加大一定力度的实践课题为课程学分,考虑实用新型专利的作品为学分,同时还可以考虑论文的发表为毕业设计等等,这些选择,在设置学分课程的时候,都可以是多样化的考虑。其次考虑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产品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创新设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4]。改变以往教室、车间的教学,改变教室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吸取知识的局面,改变所有的课程教学展示的模式,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根据不同的侧重点,打破班级教学,改为不同方向不同的选择,形成专业的侧重点,培养专门的专业设计技能,鼓励教师多参与社会实践,鼓励企业的工程师到学校任课,使课堂教学模式丰富多彩。另外还有一点可以考虑,既然培养模式发生了改变,那么需要重新制定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在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政策时强调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大教育立法的可操作性,教育行政部门要促使高校明晰自身的发展方向,准确定位,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形成一个分层次、分类型的多样化格局,同时,进一步完善各种机制,加强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指导,加强与各地方政府的合作,加强市场经济的建设,确保在充分考虑高校专业发展的前提下,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评价体系,确保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稳步健康发展。

我国虽然经济在快速发展,但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大多还只是局限于附属加工方面,工业设计带来的效应根本可以忽略不计,如何改变现状,地方高校应该考虑为中小型企业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在如今产品跟新换代日益快速频繁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向不同的方向转型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相对的,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对创新型的人才需求更大,设计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不被淘汰的支柱,但是现有大多数工业设计的学生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也就无法满足企业人才的需求,如何改变现状,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型的人才,首先需要改变的是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从本质上出发,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自由组合,自由选课,有兴趣才会有动力,这样,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才会逐步学会思考,有了思考后,就会有创新的机会了,创新需要以新颖独创的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以超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方案,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常年的学习,探索,需要对知识的不断积累,需要所有任课教师的不断提醒,也需要相关实践课题的经历,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自主的去获取。不断更新的商品,中小企业生存的支柱,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高校更应该注重有针对性的考虑,对于课程的设置,对于实习基地的对接,对于知识的展示,对于教师的培训,都需要考虑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考虑不断的创新,还要考虑三年实践后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完成人才培养模式的修订,完成对创新型人才模式的培养。

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考虑,应用型和创新型是递进的关系,应用是优先的,是需要多年的实践教学及摸索,是需要市场来考验的,创新是发展的,是需要应对日益改变的市场及商品的需求,多层面、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可以为目前高校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方向,可以为工业设计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关的契机,在不断深入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下,及时掌握产业结构及其调整变化状况对应用型人才的数量、质量和规格的要求,逐步建立适合各高校自身特点的教育教学管理运行机制[5],建立起能够满足市场发展需求的,合适高校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1]Peter E.Doolittle and William G.Camp.Constructivism:the Career andTechnical Education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Vocationam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2001.45(6) .

[2]孙晓庆.浅谈创新思维方法在工业设计专业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5,(15).

[3]赵争强.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大众文艺,2015(20).

[4]沈 艳.广西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应用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艺术科技,2016,(6).

[5]罗秋兰,俸晓锦.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反思与实践[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5).

(责任编辑:王国红)

G642.0

A

2096-3130(2017)05-0116-02

10.3969/j.issn.2096-3130.2017.05.027

文章系2015年度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成果。(项目名称: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5GB136)

2017—05—31

朱宗华,男,湖北江陵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工业设计教学和研究;熊礼梅,女,湖北江陵人,副教授,硕士,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和研究。

猜你喜欢

创新型应用型工业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工业人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