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共同集聚研究

2017-03-09冯鹏飞申玉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仪器仪表电子信息生产性

冯鹏飞,申玉铭

(首都师范大学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 100048)

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共同集聚研究

冯鹏飞,申玉铭

(首都师范大学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 100048)

基于产业间共同集聚指数、双变量局域自相关和阀值法,对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进行分析发现:首先,总体上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性不明显,但信息、科技、物流服务业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共同集聚度较高。其次,中关村科学城、酒仙桥及其周边街区、天竺空港经济区、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主要共同集聚区。最后,结合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出政策建议。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共同集聚;空间分布;北京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具有投入产出关系,即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的“供应商”,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客户”。具有前后向联系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有助于减少交易成本,便于面对面服务[1],同时也有助于实现产业创新[2],促使二者协调发展。然而以往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关系的研究多是产业层面的探讨,缺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二者的空间关系尤其是共同集聚的研究。而已有的国内外关于产业间共同集聚研究大多关注制造业内部部门共同集聚或服务业内部部门共同集聚,但较少有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的研究。

一、文献综述

已有学者利用城市截面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论证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空间分布协同效应,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城市,同时也是制造业集聚的城市[3]。然而在城市内部,尤其是大城市中,由于受商务成本、产业性质等特点影响[4-5],不同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与制造业部门间共同集聚有很大的差异。运用基于距离的分析方法(M函数),陈菁菁(2011)对杭州市的研究发现知识密集型商务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分布一致性较高,而劳动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一致性较低[6]。运用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Ripley’s K函数)及核密度估计法,柳坤等(2015)对首都机场周边地区的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主要集聚在城市主要交通干线附近及成熟的产业园区[7]。运用双变量自相关分析方法,胡丹(2009)发现2001年北京市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与综合技术服务业高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心区和近郊区的北部,资源密集型制造业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高热点区主要集中在中心区和近郊区的内沿[8]。席强敏(2014)利用产业间共同集聚指数,发现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空间关系最为邻近,其次是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制造业各部门中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最为邻近,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次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最低[9]。江曼琦和席强敏(2014)通过计算上海市产业间共同集聚指数发现信息、商务、科技类生产性服务业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间共同集聚度较高,而一些低附加值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呈现空间分散的状况[10]。周明生和陈文翔(2014)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在省域空间内的集聚度[11]。综上,空间分析方法和产业间共同集聚指数是研究城市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的主要方法。产业间共同集聚度指数可以测量产业间共同集聚水平的大小,空间分析方法则可做具体地理分析。另外,从已有研究可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城市中既存在共同集聚,也存在空间分异,并且具体到规模不同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不同细分部门和制造业不同细分部门也各有不同。

首都北京是中国特大城市之一,是京津冀地区的核心城市。因此,研究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及其空间分布,一方面有助于确定需要疏解的非首都功能产业,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促进北京市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生产效率,培养创新环境。这将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目前已有学者分别对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特征、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间共同集聚还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基于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拟研究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与制造业细分行业间共同集聚及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和为相关企业区位决策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的基础数据来自于《2008年北京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库》和《北京市行政区域界限基础地理底图》。需要说明的是,2013年中国进行了第三次经济普查,但目前还没有获取到最新数据,因此本文仍采用2008年的数据。由于划分标准及数据可得性不同,当前学术界对生产性服务业划分并未达成一致。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4754—2002)》两位数行业代码,本文参照李善同和李华香(2014)[12]较为成熟的观点,在行业大类上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物流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由于经济普查数据库中缺少金融业,因此本文不包含金融业的两位数部门)。同时,本文选择行业代码13—43为制造业,并参照王俊松(2012)[13]的方法,将制造业类型划分为劳动密集型(13—24,42)、资本密集型(26,28—34)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27,35—41,43)。

本文选择“街区”为基本空间单元,包括街道办事处、乡、镇一级的行政地域单位,以2006年《北京市行政区域界限基础地理底图》的街区行政地域单元为基础,将地域单元划分为290个。在此基础上,从经济普查数据库中挑选出空间位置明确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行业就业数据,由此形成匹配度较高的产业空间数据库。

(二)分析方法

1.产业间共同集聚指数

为了考察产业间共同集聚特征,埃里森和格莱泽(Ellison & Glaeser,1997)在E-G指数的基础上构建了共同集聚指数[14]。德弗罗等(Devereux et al.,2004)[15]认为其计算过程过于繁琐,因此,在该指数基础上他们将E-G共同集聚指数简化,见式(1):

(1)

2.双变量局域自相关

安瑟琳等(Anselin et al.,2002)提出双变量局部莫兰(Moran)指数可以揭示给定空间单元上某一属性值和其相邻单元另一属性值的相关性,可作为刻画产业空间相关性的有效工具,用来识别两个变量的共同集聚空间[16]。双变量局部MoranI指数的计算公式见式(2):

(2)

(3)

其中,i=1,2,…n;j=1,2,…m,m≠n。

3.阀值法

阀值法即以北京市所有街道某产业部门从业人员的均值加上一个标准差为阀值,高于该值的街区为该产业集聚区[17]。

三、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水平

(一)产业组合共同集聚度的频率分布

图1 产业组合共同集聚度频率分布

对北京2位数行业代码分类的17类生产性服务业和30类制造业之间空间共同集聚度的计算结果显示,北京510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组合平均共同集聚度只有0.003,标准差为0.008 9。另外,从两位数行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对共同集聚度分布频度直方图(图1)可以看出:总体上,2008年北京大多数产业组合属于较低集聚或不集聚,且随着集聚度的增大,产业对的数量减少。可见,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间共同集聚度整体上较低。某种程度而言,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空间上大体形成了中心外围分布格局。即在城市核心区及近郊区主要集中着生产性服务业各部门,而制造业部门主要集中在城区外围。然而,与此同时也有30对产业组合的共同集聚度属于中高集聚水平,由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对于创新、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以及促进产业融合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这些产业组合的空间分布。

(二)共同集聚度较高的产业组合

参照已有研究,本文将共同集聚度大于或等于0.02的产业组合视为共同集聚度较高的产业组合(表1)。生产性服务业四个行业大类中,只有商务服务业没有与制造业形成较高共同集聚水平的产业组合,这说明北京市商务服务业与制造业具有空间可分性。信息服务业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简称电子信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简称仪器仪表制造业)共有五对中高集聚水平的产业组合。科技服务业分别与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各有一对中高集聚水平的产业组合。电子信息制造业与仪器仪表制造业均属于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而信息服务业与科技服务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中的知识密集型部门,这在经验上验证了法焦等(Faggioetal.,2014)关于知识溢出对于高技术类行业共同集聚水平比较重要的结论[18]。王缉慈(2010)认为创建具有创新性的产业集群,需要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制造业企业的共同集聚[2];同时贺灿飞和肖晓俊(2012)发现跨行业间多样化产业共同集聚可能有利于提高生产率[19]。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给北京的一个定位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对于北京来说,依托信息服务业、技术服务业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共同集聚乃至形成产业集群,有利于各种隐性知识的传播和不同行业企业主体间建立弱联系,从而为创新提供较好条件。

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中高集聚度产业组合最多,共有21对。产业组合中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三种类型的制造业都有。这反映了2008年相较于知识密集型的信息、科技服务业部门,北京市劳动密集型的物流服务业更普遍地与制造业共同集聚。可以看出,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同行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依赖性产生分异,比较典型的就是商务服务业和物流服务业的对比。物流服务多集聚在近郊甚至远郊,其对制造业空间依赖性相对较大。因此,对于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实践来说,疏解那些对物流业需求较大的一般性制造业将会带动对其依附的物流业同步疏解。

表1 较高共同集聚水平的产业组合构成

注:由于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就业人员数在北京占比较少,下文不再对其与生产性服务业共同集聚空间做进一步分析。

四、共同集聚度较高的产业组合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本文利用标准化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密度为属性特征值,运用空间计量软件(GeoDa)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首先,以产业组合中的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为中心变量,以制造业部门为周边变量,得出产业组合的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对制造业部门的高集聚区;其次,以制造业部门为中心变量,以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为周边变量,得到产业组合的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高集聚区。两个高集聚区叠加后并不完全是该产业组合的共同集聚空间,因为双变量莫兰分析方法并不能识别出那些本身既是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也是制造业部门集聚区的空间单元。因此,本文参照以往学者研究,利用阀值法确定产业集聚区,从而得到自身就是产业共同集聚的街区。将以上识别出的三种空间单元叠加起来,即为北京共同集聚度较高的产业组合的共同集聚空间。

(一)信息服务业与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制造业共同集聚空间分布

信息服务业共同集聚度较高的产业组合分别是软件业、计算机服务业与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制造业的两两组合,再加上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与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组合。由图2可知,这五对产业组合共同集聚的区域具有很大相似性,海淀区相连的燕园街道、紫竹院街道、海淀街道、学院路街道、中关村街道、北太平庄街道、花园路街道、北下关街道、上地街道是这五对产业组合都共同集聚的空间范围。同时,与上述区域相邻的清华园街道、德胜街道各有四对产业组合共同集聚于此;相邻的甘家口、展览路街道也各有两对产业组合共同集聚。以上区域成片相连,在范围上大体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的中关村科学城范围一致,是中关村核心区的核心。

图2 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组合共同集聚空间

除海淀园之外,以电子科技城为核心的区域是另一块重要的信息服务业与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制造业共同集聚区域。其中酒仙桥街道是电信通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电子信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共三对产业组合的共同集聚区,南侧的将台地区是软件业与这两类制造业的共同集聚区,北侧的望京街道是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与电子信息制造业共同集聚区。将台地区西南侧的麦子店地区是电子信息制造业与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两对产业组合共同集聚区;与麦子店地区相邻的团结湖街道和左家庄街道是计算机服务业与仪器制造业共同集聚区。该区域以电子科技城为核心,共同集聚产业组合数逐渐由三对减为一对,表明周边街区可能是受到了电子科技城的空间溢出效应。这一区域具有靠近机场枢纽、以及朝阳中央商务区(CBD)的区位优势,依托现有的产业间共同集聚优势,将在实现电子信息、高精仪器类制造业服务化和信息服务业制造化的产业融合的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亦庄经济开发区是另一个重要的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区,共有三对产业组合: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计算机服务业与仪器仪表制造业。作为北京市的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电子信息制造业就业人数占全市该行业的29.5%,按乡镇街道排名第一;仪器仪表制造业就业人数占全市的9.68%,排名第二;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市2.83%,排名第十;计算机服务业占全市2.69%,排名第九。显然亦庄地区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制造业集聚度要大于信息服务业,这可能跟亦庄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处在产业链底端有关[17]。此外,亦庄地区与海淀园和酒仙桥地区不同,它远离市中心且对周边街区溢出作用不强,因此形成一个孤岛。然而随着北京新机场以及通州副中心的规划实施,亦庄地区有潜力发展为一个产业结构更加平衡、产业层次更加高级的信息产业新城。

丰台街道和昌平城区分别是计算机服务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软件业与仪器制造业共同集聚区,也是中关村创新示范区的丰台园和昌平园的核心部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将昌平确立为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产业基地;而丰台街道是丰台科技园和丰台总部基地所在地,是北京城区西南方向重要的增长极。整体上信息服务业与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共同集聚空间形成以中关村科学城为核心,酒仙桥及其周边区域为副中心,亦庄、昌平城区、丰台街道多点分布的空间格局。

(二)科技服务业与电子、仪器、石油等制造业共同集聚空间分布

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度较高的三对产业组合间的共同集聚空间分布相似度不高,只有中关村、北下关、海淀三个街道是这三对产业组合均共同集聚的街区(图3)。但是研究与试验发展业与仪器仪表制造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这两对产业组合共有9个相同的共同集聚街区,但和研究试验与石油制造业的产业组合间仅有一个相同的共同集聚街区。这9个街区分别是海淀街道、学院路街道、清华园街道、北太平庄街道、花园路街道、甘家口街道、上地街道、中关村街道和北下关街道。这一区域是上文提到的中关村创新示范区海淀园的核心部分——中关村科学城,是信息服务业与电子、仪器仪表制造业五组两位数行业的产业组合共同集聚的区域。由此可见,以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核心产业的这一区域,不仅信息化服务配套水平高,而且科技服务配套水平也较高。除了海淀园之外,科技服务业与这三类制造业共同集聚区还在其他街道有所分布。

研究与试验发展业与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还有两个重要的共同集聚区。一是朝阳区安贞、和平街、小关和香河园街道所组成的连片区域。蓝星石化有限公司位于和平街街道,是该区域唯一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企业,周边分布着许多科研企事业单位,其中与石化产业相关的研究与试验发展业企业主要有:和平街街道的北京北化研石化设计院,小关街道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安贞街道的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香河园街道的北京中科润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该组合另一个重要的共同集聚区位于房山城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集中了北京70%的石化产业就业人员,同时北京兴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市燕泰石化设备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东方汇通石油技术有限公司等研发企事业单位共同集聚于此。

图3 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空间分布

研究与试验发展业与仪器仪表制造业共同集聚街区还有与海淀园相邻的和平里街道、丰台城区的丰台街道和朝阳区的酒仙桥街道。和平里街道可以看作中关村科学城影响范围;而丰台街道和酒仙桥街道均是该产业组合孤立的共同集聚区,这一方面说明其工业园区科技服务配套较好,另一方面也说明其与周边区域缺少互动。此外,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共同集聚的街区还有麦子店街道、望京街道和亦庄镇。麦子店和望京与酒仙桥相邻,而酒仙桥街道电子信息制造业占全北京该产业总就业人员数的12.51%。大量电子信息企业在此集聚,其科技交流和推广需求外部化,为科技服务业提供了巨大市场,从而外溢到相邻的街道。电子信息制造业与科技交流推广服务业空间的邻近必然有利于双方员工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从而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扩散。然而麦子店、望京和酒仙桥三个街道的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就业人员数之和仅占全北京该行业总额的2.22%。相比之下,该区域科技服务水平还不够高,若要促进该区域成为中关村之外另一个北京市创新高地,则需要加强对科技服务企业的吸引和培育。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就业人员数占全北京的29.5%,排名第一,但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占全北京的1.23%,排名第11。虽然亦庄距市中心较远,但科技服务业依然较多,这验证了一些学者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倾向于与技术密集制造业邻近分布的观点。但同时巨大的就业比重差异也反映出作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的电子信息产业更多的是大规模地批量生产,而缺少技术产品等的创新。总体来看,科技服务业与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制造业共同集聚空间呈现出一片多点的空间格局,一片是中关村科学城,多点包括丰台街道、酒仙桥电子科技城、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服务业与石油化工产业共同集聚空间呈现出多中心格局,分别是中关村周边、安贞街道及周边,以及房山城区。

(三)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的空间分布

物流服务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中与制造业联系最为紧密的产业,两者联动效应明显,常表现出地理上的临近。物流业共有8个2位数行业部门,本文基于共同集聚度较高的产业组合,仅分析其中的航空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和邮政业。

1.航空运输业与电子信息、通用设备等制造业共同集聚空间分布

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北京航空运输业就业分布十分集中。按就业占比排序:天竺地区、首都机场街道、展览路街道、南法信地区、后沙峪地区、南苑街道分别占88.09%、4.86%、2.47%、1.69%、1.53%、0.93%,除了南苑和展览路街道外,其他街区都分布在首都机场周边。如表2所示,大部分街区位于机场周边,这也验证了依托于航空运输枢纽的空港经济区是驱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型经济空间的普遍认识。特别是新材料、精密仪器及生物制药等制造业行业,具有体量小、附加值高等特征,产品生命周期较短,从而对时间距离比较敏感,需要快速安全的航空运输服务。产业间空间共同集聚则满足了这一需求,使得机场周边地区成为北京越来越重要的产业区。本文对北京市2008年数据分析显示,天竺、后沙峪和仁和地区主要分布着电子信息、医药、通用设备等高端制造业,同时天竺地区、南法信地区、金盏地区、宋庄镇等地区也分布了印刷、农副、金属制造业等初级制造业。这一方面反映了首都机场周边正在形成多样功能完善的产业新区,另一方面也说明该地区特别是距机场稍远街区的产业结构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展览路街道是另一个重要的航空运输业就业分布地,该街区有一家航空快递公司,居于中关村和金融街之间的区位优势使其便于与客户建立密切联系。本文通过空间邻接矩阵识别与其相邻的甘家口街道、北下关街道、新街口街道、月坛街道等是多个二位数制造业行业部门的集聚地。然而随着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政策施行,这些街区占地大的通用设备、金属制品业、印刷业等制造业工厂将逐步外迁到郊区甚至河北或者天津。但是占地较小、污染少的印刷业企业则可以保留并升级以满足城市生产生活需要。

表2 北京市2008年航空运输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街区

2.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与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等制造业共同集聚空间分布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共与7个两位数制造业部门具有较高的共同集聚水平。这说明整体上北京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业与制造业空间联动较好。产业组合中的制造业分别是电子信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这些制造业除印刷业外均属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说明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空间匹配性较好。此外,以上两位数制造业部门或者是对运费不敏感但需要较快的运输效率,或者是产品较为笨重对运输依赖较大,因此需要较为经常性的搬运服务。从图4中可以看出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天竺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与7类制造业均共同集聚的区域。从装卸搬运业就业人员数来说,这两个地区占北京该行业总数的8.28%和17.82%,这反映出北京市这两个区域物流中心和制造业集聚区是高度重合的。除此之外,各组产业组合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异。

图4 装卸搬运及其他运输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空间分布

首先是高新技术制造业与装卸搬运服务业的共同集聚情况。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与装卸搬运最大的共同集聚区域位于酒仙桥及其周边相连的街道,其次是海淀园的中关村、花园路、紫竹桥、羊坊店街道。白纸坊街道是自身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而与装卸搬运行业集聚区相邻从而被识别出来的共同集聚街区。仪器仪表制造业和装卸搬运最大的共同集聚区域位于中关村地区,形成了从海淀街道向东到德胜街道的连片区域,较小是朝阳的酒仙桥-望京、左家庄-东直门连片街区。医药制造业与装卸搬运共同集聚区较为显著的是东长安街沿线相连街区,这里是北京商务中心区(CBD),同时分布着一些医药公司总部和装卸搬运公司总部。中关村街道集聚着装卸搬运类企业而与其相邻的海淀街道以及学院路街道是医药行业企业的集聚区。而羊坊店街道自身是医药行业集聚区,其与装卸搬运行业集聚区相邻,因此被视为该产业组合的共同集聚区。

其次是设备制造业与装卸搬运服务业的共同集聚情况。专用设备与装卸搬运服务业共同集聚区较少,分别分布在海淀区的花园路和北下关街道和朝阳区望京、酒仙桥、麦子店、呼家楼、东四街道。通用设备制造业与装卸搬运服务业共同集聚区集中在中关村科学城地区和北京商务中心区(CBD)。电气机械制造业与装卸搬运服务业共同集聚空间主要分布在朝阳区望京街道以南到建外街道之间的不完全连片区域。而另外两个孤立的共同集聚街区北下关和白纸坊街道,都是因为自身是电气机械制造业集聚区且与装卸搬运行业集聚区相邻从而被识别出来的。未来,这三类制造业应往高精尖方向发展,而那些工艺和生产流程落后的企业则应该向近郊外沿或者远郊疏解。最后,印刷业与装卸搬运服务业共同集聚区较多,并呈现城区西多东少的格局。西侧有两个片区,中关村-花园路-北太平庄-德胜门-新街口和甘家口-月坛-广安门-牛街-白纸坊。东侧则是孤立的三个街道,分别是太阳宫地区、北新桥街道和建外街道。虽然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作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北京市城市定位不符,应当适当疏解到近郊外延或者远郊地区,但当前北京市已建成服务业型经济,而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作为典型的都市型制造业是服务业的必要辅助,应该在一些重要的商业中心或者产业园区适当保留。

3.邮政业与电子信息、医药制造业共同集聚空间分布

邮政业包括国家邮政系统提供的邮政服务和系统以外的单位所提供的包裹、小件物品的收集、运输、发送服务。电子信息产品和医药产品体积小价值高,但其对时间成本较为敏感,这是其与邮政业间需要共同集聚的重要原因。空间分布上,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天竺地区是这两组产业对共同集聚的街区。邮政业与电子信息共聚区还包括朝阳区麦子店-东风片区和东华门街道,前者靠近酒仙桥电子科技城,反映出电子科技城的电子信息产业批量性制造功能向邻近街区外溢的趋势。邮政业与医药制造业共同集聚区分布在建国门-建外-崇文门外相连的片区,这是因为医药公司总部存在的原因。而邮政业集中于北京商务中心区(CBD)也反映北京市出现了高端物流增值服务环节向中央商务区集聚的趋向[20]。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利用较为成熟的产业间共同集聚指数方法,测度了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两位数部门和制造业两位数部门之间空间共同集聚状况。然后利用双变量局部自相关和阀值法,识别出具有较高共同集聚度的产业组合共同集聚空间,共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总体上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同集聚性并不明显,二者呈现出中心-外围空间格局,但某些产业间共同集聚度较高。就生产性服务业来说,知识密集的信息、科技服务业和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医药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共同集聚度较高。物流服务业不仅与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医药等制造业共同集聚度较高,同时也与专业设备、通用设备、电气机械等制造业具有较高共同集聚度,表明制造业集群对物流服务使用较为充分。但没有商务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度较高的产业组合。制造业方面,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共同集聚度较大,尤其是电子信息制造业。而资本密集型次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共同集聚度最低。此结论与席强敏、江曼琦等对天津和上海的分析基本一致[9-10]。

第二,拥有较高共同集聚度的产业组合多分布在中关村科学城、酒仙桥及周边街区、天竺及周边地区、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而昌平城区、房山城区、丰台街道等孤立街区也有分布,但不同地区产业组合有所差异。中关村科学城的信息、科技、物流与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制造业空间匹配度较好,科技服务支撑能力强是中关村的优势。与中关村相比,酒仙桥配套科技服务业相对较弱,还需要加强。亦庄地区与前两者相比,不仅是物流服务与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制造业共同集聚区,还是与医药、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机械等制造业的共同集聚区。天竺地区则依托其空港经济优势,是物流业与通用设备、金属制品业、印刷业、电子信息、医药、通用设备、电气机械等技术、资本、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综合共同集聚区域。除以上四大区域外,丰台街道仪器仪表制造业与信息、科技服务共同集聚区,昌平城区是仪器仪表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共同集聚区,房山城区是石油加工与科技服务业共同集聚区。

第三,本文得出如下政策启示。首先,对于疏解非首都功能来说,应优先疏解那些与生产性服务业共同集聚度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本研究分析发现物流服务业对制造业空间依赖性相对较大,因此疏解对物流业需求较大的一般性制造业将会带动对其依附的物流业同步疏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将北京定性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且北京十三五规划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今后五年的基本要求,而中关村科学城依托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电子信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的产业间高度共同集聚优势,可为海淀园进一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软件与硬件上的双重支撑,并承担起引领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任。酒仙桥及周边地区则有潜力成为另一个重要的科技创新区。最后,本文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倾向于共同集聚在产业园区,如亦庄地区和天竺空港经济区,北京在今后规划产业园区及出台相关政策时应考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邻近布局。

[1]陆剑宝,梁琦.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与产业二重协同:研究述评与展望[J].中大管理研究,2012(2):106-119.

[2]王缉慈.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陈娜,顾乃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协同效应研究[J].产经评论,2013(5):35-45.

[4]江静,刘志彪.商务成本:长三角产业分布新格局的决定因素考察[J].上海经济研究,2006(11):87-96.

[5]刘周洋,钟韵.中国制造业集聚与服务业集聚对比的初步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9(11):63-66.

[6]陈菁菁.空间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7]柳坤,申玉铭,刘辉.机场周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布局特征——以首都机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4):36-41.

[8]胡丹.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空间结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9]席强敏.外部性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影响——以天津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4(10):53-59.

[10]江曼琦,席强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与协同集聚[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53-160.

[11]周明生,陈文翔.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9):69-76.

[12]李善同,李华香.城市服务行业分布格局特征及演变趋势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4(5):1-10.

[13]王俊松.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与企业生产率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4]ELLISON G,GLAESER E.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105(5):889-927.

[15]DEVEREUX M P,GRIFFITH R,SIMPSON H.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production activity in the UK[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4,34(5):533-564.

[16]ANSELIN L,SYABRI I,SMIRNOV O,et al.Visualizing multivariate spatial correlation with dynamically linked windows[M]//ANSELIN L,BARBARA S.In new tools for spatial data analysis:proceedings of the specialist meeting.California:Center for Spatially Integrated Social Science,2002.

[17]卢明华,李丽.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及其价值链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地理研究,2012(10):1861-1871.

[18]FAGGIO G,SILVA O,STRANGE W C.Heterogeneous agglomeration[Z].SERC Discussion Papers,No.152,2014.

[19]贺灿飞,肖晓俊.产业集聚、产业共聚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1-120.

[20]千庆兰,陈颖彪,李雁,等.广州市物流企业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11(7):1254-1261.

(责任编辑:蒋 琰)

Co-Agglomer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Beijing

FENG Pengfei,SHEN Yuming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China)

Based on industry co-agglomeration indices,spatial correlation and the threshold metho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evels and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o-agglomeration betwee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producer services.Firstly,it is found that the degree of co-agglomeration is not obvious in the whole,but the informational,technological and logistical industries have a higher degree with the technology-intensive manufacturing industry.Secondly,this paper recognizes Zhongguancun Science City,Jiuxianqiao and its surrounding districts,Tianzhu Airport Economic Zone,and Yizhuang as main zones of co-agglomeration between the two industries.Thirdly,suggestions about constructing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and easing non-capital function are proposed.

producer service;manufacturing industry;co-agglomeration;spatial distribution;Beijing

10.13504/j.cnki.issn1008-2700.2017.02.006

2016-05-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机理及调控研究”(41471107)

冯鹏飞(1990—),男,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申玉铭(1968—),男,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讯作者。

F127

A

1008-2700(2017)02-0049-11

猜你喜欢

仪器仪表电子信息生产性
重庆市北碚区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重庆市北碚区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