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儿科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2017-03-08肖静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病历儿科医学生

肖静

医学生儿科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肖静

(南宁市卫生学校,广西 南宁 530031)

医学进步及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对医务人员系统运用医学知识能力、临床实践技能及正确临床思维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培养医学生儿科临床实践能力迫在眉睫。

儿科;临床实践能力;医学生

临床基本技能是临床医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对疾病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进行逻辑推理、综合分析、鉴别诊断及实施临床诊疗操作,从而找出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的基本能力[1]。

儿科临床工作整体性、复杂性、实践性和社会性较强,医学生通过儿科临床实践技能训练,能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诊治能力、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

1 我校学生现状

我校学生大多来源于农村,学习能力、主动性差异较大。部分学生有一定医疗卫生工作家庭背景,对医学专业知识较了解,学习目的明确,主动性和积极性高,认真刻苦;少部分学生因初中毕业成绩差无法升高中而按家长意愿选择就读中职学校,学习没有目标,自控力、自律性差,基础知识较薄弱,承受挫折能力低,沉迷于手机游戏、聊天或睡懒觉。

2 我国医疗现状

中职医学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乡镇基层医疗机构,而现阶段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诊疗、药物合理使用、不良反应预防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儿科工作精细、专业性强、复杂且繁重,由儿科药物应用不合理、操作不规范而引起的医疗事故频发。这要求儿科医务人员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良好人际沟通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有助于培养合格儿科医务人员。

3 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儿科疾病特点和临床诊断方法难掌握,临床技能培训和实践动手机会少,造成目前医学生普遍存在儿科理论知识不扎实、动手能力差、临床诊疗思路不清晰等问题。

笔者认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除了着眼于动手能力外,还要重视临床思维能力。因此,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临床动手能力,主要通过肢体、手、眼配合操作进行培养;另一方面是临床思维能力,主要通过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良好医患沟通进行培养,这是实践能力的深层次体现。两者都通过临床实践获得,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所不同。国内外医学教育的趋势:突出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创新意识培养,内容强调综合化、基础与临床相结合[2],与现行培养宗旨吻合。

4 临床动手能力培养策略

4.1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

由于我校没有附属医院,医学生缺乏临床见习实习机会,不能直观认识各种生理病理性面容、异常体征、呼吸音、心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可在教学中利用音频、图片、多媒体幻灯片、VCD、IC课件、模型等,图文并茂,让医学生身临其境听到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病理干湿性啰音、各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杂音,看到书本上没有的各种患儿的体貌特征等,使学习变得形象、生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 发挥实训指导教师的作用

由于儿科实训操作规程要求严格且内容复杂,医学生初次接触时大多会无所适从。对此,在每次实训操作前,实训指导教师先讲解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再示教,示教中将动作示教法、分解示教法、边讲边示教法相结合,并强调可能发生的意外及应急处理方法,加深医学生对实训过程、标准、要求的理解。学生在领会各项操作具体要求的前提下,争取能准确熟练地掌握各项操作过程。教师应当做到严标准、严要求,确保医学生准确掌握操作方法。实训指导教师在医学生能力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毫无临床经验的医学生无法辨别正确与错误,不良引导、错误思想及做法会影响医学生以后的行医准则。

4 .3实施仿真教学法

现我校儿科临床实训操作内容包括新生儿生长发育测量、婴儿沐浴、婴儿抚触、婴儿呼吸复苏器使用、婴儿喂养、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术、新生儿蓝光箱、新生儿暖箱等,采取特殊儿童仿真模型模拟临床环境进行教学。儿科临床实训项目多、标准高,要求医学生能独立准备用物,操作流畅、准确,操作过程符合婴儿舒适、安全原则。

5 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5.1加强病历书写培训

儿科临床思维能力包括对患儿进行规范病史采集、熟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各种医疗文件(住院大病历、病程记录、各种辅助检查申请单、出入院小结等)、与患儿及其家属沟通和处理各种医患关系能力。医学生普遍在病历书写时缺乏专业医学术语的运用,条理不清晰,语言组织不严慬,内容不完整,写错字时随意涂改。对此,要求医学生书写病历时认真负责,正确、规范书写住院大病历,病历中各项记录都要客观、如实反映病情和诊治经过,不可含糊其辞、主观推断。病历对患儿疾病诊疗有重要意义,是对医学生技术水平评估的依据,也是开展临床诊疗工作的基础。

5.2强化儿科病史采集培训

在临床实训教学中,医学生暴露出病史采集时问诊重点不突出、问诊顺序颠三倒四、问诊内容无逻辑性、采集的病例缺乏系统性和准确性等问题,对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不能提供有力支持,对治疗更是毫无帮助。对此,要求医学生认真听、重点问,问诊时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大方得体,以取得患儿及其家属的信任,不能先入为主,不能通过暗示性语言及诱导性提问获取主观期望的回答。

5.3注重临床思维训练

实施情景模拟教学,让医学生分组扮演患儿、患儿家属、医生、护士,医学生独立完成“患儿”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并列出相关辅助检查申请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完整住院大病历的书写,提出相关鉴别诊断得出初步诊断,并制订治疗原则及措施。在训练过程中,一些医学生易忽略患儿生理病理特点,使用对儿童肝肾有伤害性或影响骨骼发育的药物。对此强调要根据患儿年龄、病情特点慎重选择药物剂型、剂量、给药途径及次数,因为治疗中任何一个不恰当的处理方法,都可能对患儿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5.4增加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比重

将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纳入毕业考核,现儿科学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其中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占30%,包括头皮静脉注射、婴儿沐浴、婴儿体重测量、保暖箱和蓝光箱操作及适应证;个人综合素质成绩占10%,包括积极回答问题、小组病例讨论积极发言、角色扮演主动性强、实训课积极动手并规范操作等。这样既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医学生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又能反映其综合素质。

6 总结

临床技能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高低是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3]。医学教育固然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但培养医学生临床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也不容忽视。通过合理调整课程,采取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和仿真教学法,保留传统教学在知识传递方面的优势,保证医学生既有扎实的儿科学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判断分析能力。只有在儿科临床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新路子,培养医学生系统运用医学知识能力、临床实践技能及正确临床思维,才能达到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的目标。

[1]林云.强化临床技能训练 提高儿科医学生实践能力[J].医药前沿,2014,11(2):8-10.

[2]孔祥,陈牧,黄谦,等.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9(2):174-176.

[3]彭义香,郑军.改革出科考试方法,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J].医学教育探讨,2003,2(2):97-98.

G420

A

1671-1246(2017)05-0022-02

猜你喜欢

病历儿科医学生
强迫症病历簿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