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诊断学中“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方法探讨

2017-03-08王晓宁贺鹏程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血液学诊断学形态学

王晓宁,陈 颖,赵 晶,贺鹏程,张 梅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1)

实验诊断学中“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方法探讨

王晓宁,陈 颖,赵 晶,贺鹏程,张 梅*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1)

“临床血液学检验”是实验诊断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通过病例分析导入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利用病例分析进行小结,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开放实验室,加强指导,以提高“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实验诊断学;临床血液学检验;多媒体教学;PBL教学法

“临床血液学检验”是实验诊断学的重要内容,与临床关系密切,包括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及流式细胞检测3部分,由于血细胞形态多变,因此,教学难度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对“临床血液学检验”进行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的改革思路和教学体会介绍如下。

1 开展病例分析导入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源于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与吸引性,可以通过病例分析导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2]。比如,引入一个白血病病例:青年男性,近两个月反复感冒,伴有发热。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分类中淋巴及单核细胞比例增加,血红蛋白及血小板降低。将血常规结果以图片形式展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病史及血常规结果推测可能的疾病。学生会想到病毒、细菌感染,血液病。随后引导学生通过血常规结果解释疾病的起因。由此展开对血常规及骨髓检查等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讲述血液一般检验、骨髓细胞形态学及流式细胞检测时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1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PowerPoint、Flash等制作课件,提高学生对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以及骨髓中的巨核细胞,红系、粒系中的各类细胞的认识,对血细胞形态形成一个初步印象。以动画形式展示骨髓细胞发育过程,使教学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理解细胞发育过程中同一系列骨髓细胞随着细胞由幼稚分化到成熟,细胞胞浆量由少变多,胞浆染色由深变浅,颗粒由无到有;细胞核由大到小,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到浓集,核仁由有到无等枯燥的内容[3]。

2.2 比较教学法在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PPT及动画形式让学生了解血细胞生长发育规律,同时利用原粒、原淋、原单、原红细胞的图片进行对比教学,加深学生对细胞形态学鉴别的印象[4]。比如,原粒细胞胞核较小、规则、圆形,一般居中,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排列均匀、平坦如薄沙状,无浓集,核仁清晰、2~5个、较小较多(与其他原始细胞相比),胞质较少,着蓝色或淡蓝色,如油画中的蓝色。原淋细胞胞核较小、较规则,偶见凹陷或切迹,染色质呈较粗颗粒状,有聚集感及厚实感,核仁较小、1~2个,胞质少,呈蓝色或淡蓝色,如彩笔画的蓝色天空。原单细胞胞体较大,胞核较大、不规则,易见核凹陷、扭曲及折叠,核染色质纤细呈疏松颗粒状,核仁大而明显、1~3个,胞质较多,呈灰蓝色,无颗粒。原红细胞胞体大、较规则、圆形,胞核大、规则、圆形、居中分布,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核仁明显、1~3个,胞质多、呈深蓝色,如蜡笔涂染的深蓝色,胞质边缘易见瘤状突起。通过图片对比及文字对比性描述,使学生了解不同原始细胞的形态学差异。

2.3 PBL教学法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当无法对细胞进行形态学鉴别时,可引导学生检索课外文献、查阅教材,并分两组讨论。比如,一组学生应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鉴定细胞,另一组学生则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鉴别。每组派代表以PPT形式介绍如何通过上述两种方法鉴别形态学上无法鉴别的细胞,最后教师总结指正。这样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对教学内容的掌握[5~7]。

3 利用病例分析进行小结,回顾课堂所学内容

课堂教学结束时,可以回顾课前导入的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相应检查的临床意义,温习、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4 开放实验室,加强指导

目前,实验诊断学存在的问题是实习课时少。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观察骨髓穿刺过程,了解骨髓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细胞涂片的制备方法,学习正常及异常的骨髓细胞形态学表现,了解流式细胞仪工作原理,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用实践去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临床血液学检验”内容抽象、枯燥,可将病例分析导入式教学、多媒体课件、比较教学法、PBL教学法等有效结合,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1]闭雄杰,韦忠厅,陶静,等.病例教学在高职高专血液学检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23):3497-3498.

[2]黄慧芳,林东红,徐建萍.论专业课程理论教学方法的优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3):98-100.

[3]林满华,谢朝阳,吴斌华,等.《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389-391.

[4]梁松鹤.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2):1486-1488.

[5]张国军,吕虹,许蓉,等.临床医学七年制与留学生六年制实验诊断学授课对比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91):71-73.

[6]谭丽.血液学检验中血液病MICM实验诊断的授课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0):75-76.

[7]吕岩,赵雪松,单微.PBL教学方法在临床血液学检验理论课上的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2):3389-3390.

(*通讯作者:张梅)

G424.1

:B

:1671-1246(2017)17-0096-02

猜你喜欢

血液学诊断学形态学
临床血液学检验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微观形态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银屑病患者血液学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其临床诊治价值探讨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内经》诊法教学内容简析及与中医诊断学的衔接
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在转子失衡识别中的应用
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学改变在四种类型MPN中的诊断价值
一May-Hegglin异常家系细胞形态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