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生沟通能力欠缺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7-03-08江明珠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护患纠纷对策

陈 静,丁 钰,徐 芸,江明珠,孙 颖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 200090)

临床护生沟通能力欠缺原因分析及对策

陈 静,丁 钰,徐 芸,江明珠,孙 颖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 200090)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但带教中发现大多数护生不愿主动与患者沟通。本文从护生、患者、带教教师、社会方面分析、查找原因并提出对策,以达到提高护生沟通能力、减少护患纠纷的目的。

护生;沟通能力;护患纠纷

随着社会结构转型进入加速期,受医疗体制改革,患者及其家属法律意识增强等各种因素影响,医患纠纷时有发生[1],而其中我国护患纠纷发生率占就医人数的3.6%~11.7%[2]。患者住进病房,接触最多的是护生,护生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更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利于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疑虑、误会。但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护生工作经验不足及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易导致护患沟通不良,最终引发护患纠纷。

1 原因分析

1.1 护生方面

1.1.1 缺乏沟通意识 当今护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年轻,有朝气。临床实习是护生角色转换的重要阶段,由过去的他人为自己服务变为自己为他人服务,由他人照顾自己变为主动护理他人,所以服务意识不强,不愿主动与患者交流[3]。

1.1.2 欠缺专业知识 目前临床上有中专、大专、本科不同层次的护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参差不齐,他们往往同时进入临床,但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由于医学发展迅猛,学校学习的书本知识与临床实际脱节。

1.2 患者方面

患者来医院大多处于患病不适状态,希望得到最好的照料。特别是年老体弱患者,往往有语言表达能力、听力、记忆力等减退现象,所以沟通时更需注意技巧。而大多数护生在实际工作中经验不足,操作时缺乏自信,难以使患者对其产生信任感。

1.3 带教教师方面

目前临床带教教师都不是教育专业毕业的,缺乏教学经验,知识结构不完善,小讲课内容单调,往往照本宣科,教学查房分析不客观,严重影响了护生学习积极性[4]。

1.4 社会方面

当前由于就业压力较大,部分护生不是自愿从事护理工作,加之实习过程中,护生在医院的地位偏低,也影响着他们的专业稳定性以及工作热情。

2 对策

2.1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护理工作直接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服务,护生道德水准直接影响着其护理行为。护理工作责任重大,应加强护生慎独意识培养,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做损害患者利益的事;使其坚定“以患者为中心”,救死扶伤,解除患者痛苦的信念。

2.2 注重护生能力培养

护生应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只有全面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了解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等,才能与患者进行更好的交流沟通。同时在带教过程中,带教教师要做到放手不放眼,鼓励护生多提问、多动手,增强护生自信心。

2.3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2.3.1 与普通患者沟通 在临床中做任何一项操作都要先向患者做好解释,征得同意后方可进行,操作中要与患者多交流,重视患者感受,倾听患者主诉。一句关怀的问候,一个关爱的眼神,都可作为沟通的手段,达到治疗的目的[5]。

2.3.2 与老年患者沟通 老年患者,因其特有的心理、生理特征,如语言能力降低、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所以沟通时要注意技巧性。对患者要有同情心,尊重患者,与其交谈时,应音调柔和,语速缓慢,并适当运用身体表情如挥手、点头、摇头等;言辞应亲切,尽量少用医学术语,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话语与患者交流。

2.3.3 与昏迷患者沟通 对于昏迷患者,抚摸是最好的交流方式。通过为患者翻身、做基础护理以及各种治疗时给予关心式抚摸,能增强患者安全感,刺激患者作出情感反应。

2.3.4 与癌症患者沟通 癌症是威胁人们生命的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护生可根据患者情况客观介绍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治疗方案及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度,减轻和摆脱恐惧与焦虑情绪,帮助患者以最佳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

2.4 提升带教教师能力

2.4.1 树立良好教师形象 临床带教教师是护生参加工作的启蒙老师,其言行、举止、仪表、工作态度和道德修养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护生,许多护生以老师为榜样,不仅跟老师学技能,而且学做人。因此,带教教师不但要有精湛娴熟的操作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举止端庄、精神饱满、和蔼可亲、满腔热情,给护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取得护生的信任和尊重;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无私奉献的医德修养,激发护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同时带教教师要积极外出进修,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2.4.2 分层施教 实习生来源不同,层次有别,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接受能力以及操作技能都有差异,应根据其不同特点,实施分层带教。对于大专以上的护生除要求其完成一般实习任务外,还必须由护士长带教一周,使其熟悉病区管理和护理质量管理。

2.5 了解社会文化、民风民俗

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带教教师应鼓励护生多实践,加强护生与患者及其家属主动沟通的服务意识。通过交谈与倾听,了解患者的心理和情感,掌握一定的语言沟通技巧和方法;通过接触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使护生了解一些复杂而微妙的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扩大视野,了解社会[6]。

3 小结

护患纠纷的发生,原因很多,而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让患者更好地配合各项治疗,早日康复。同时良好的护患沟通,能给护生带来良好的实习体验,使之更加坚定为人民服务、为患者服务的信念。

[1]李文清,刘莜咏,叶利军,等.改进分级护理制度以减少护患纠纷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266-267.

[2]田智玲.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2(13):51.

[3]张亚卓,韩悦容,王丹,等.影响护生实习效果的非带教因素探讨[J].护理研究,2006,1(1):272-273.

[4]谢明薇.提高护生临床带教质量的分析与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2):68-69.

[5]高丽华,胡洁,周桂平.临床护理带教中增强护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2):282.

[6]李春燕.临床带教护生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基层医学护理,2012,16(15):2020-2021.

G455

:A

:1671-1246(2017)17-0067-02

猜你喜欢

护患纠纷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纠纷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