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探索

2017-03-08孙光文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医护校园文化职业

孙光文,李 扬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医护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探索

孙光文,李 扬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和融合行业文化,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彰显高职职业性教育特色,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使学生能较快适应职业岗位。以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为例,提出从职业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将医护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

高职;医护文化;校园文化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补充与完善。高职校园文化通过其外显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内隐的精神文化,对高职生职业素质起到重要影响,它在实现高素质、高技能、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行业文化是行业内企业与员工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等的总和[2]。医护文化是一种卫生行业文化,具有相对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凝聚着卫生行业的整体价值观、行业精神、行业伦理道德、行业形象。近年来,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医学生,我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医护文化,对促进校园文化与卫生行业文化的适度融合进行了大胆探索[3],取得了较好效果。

1 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教育

1.1 加强入学教育,树立职业意识

加强入学教育,组织学生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使学生产生医学职业的使命感、神圣感和自豪感。加强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入校时就了解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做好学习准备。

1.2 开展活动,树立职业典范

通过医学专家和医务人员现身说法,树立医护人员先进典型,邀请扎根基层数十年的校友讲述先进事迹,为学生打造职业愿景,激发学生对职业的向往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探索职业真谛,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1.3 实施“三生”教育

通过成人宣誓仪式、珍爱生命主题班会等,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生命意识,提高其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通过心理班会、心理咨询师入班、心理讲座等活动,培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增强学生抗挫折和抗压能力。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自立自强与感恩(孝敬)教育、“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影活动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激发为祖国服务、为社会奉献的热情。

1.4 营造良好职业道德舆论氛围

结合学生对微博、微信、贴吧等网媒的关注,开展重要时事宣传活动,及时挖掘行业先进人物事迹,尤其是实习生中表现良好的典型,加强职业道德宣传推广,培养公民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

2 注重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2.1 融合医护专业特点,制定严格的日常管理规范

要求学生按照医务人员职业标准着装,提高对学生仪容仪表、出勤、寝室卫生等方面的要求,开设卫生劳动实践课,坚持从学生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抓起,让学生养成良好卫生行为与劳动习惯,树立职业规范意识和责任意识。

2.2 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制度使班级管理有章可循。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并落实,有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考核和奖惩制度,对个人进行综合素质测评、素质拓展项目学分评定,对班级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效果纳入各项考核测评中,并与各种评优选先挂钩,以提高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效果。

2.3 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党员的榜样引领作用

强调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引领作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增强规范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3 寓教于乐,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3.1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促进学习型社团和专业社团发展,使第一、第二课堂联动,为学生搭建平台,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提高学术水平。此外,开展专业技能大赛、各类学科学术讲座及各项与学科知识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我院成立了宜昌市首个“大学生护理协会”,爱牙协会开展“爱牙日”义诊活动,康复协会承担运动会后勤服务工作,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帮助。

3.2 紧扣时代主题,结合学院实际开展志愿活动

环境保护、社会公益、敬老助贤、扶贫济困、爱心献血等,不仅成为活跃在校园、奉献在社会的一道绚丽风景线,还在服务社会、教育青年、促进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我院团总支以护理、康复专业学生为依托,成立了“爱心天使”医疗志愿服务队,组织到宜昌市博爱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关爱特殊儿童活动,到宜昌市上海中学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组织一千一百余名师生参与2016年宜昌国际马拉松医疗志愿服务工作等,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群众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把专业技能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了解理论学习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培养沟通能力,还有利于树立为患者服务的意识。

3.3 结合医护职业和专业特点,开展专业教育与纪念活动

以“5·12”护士节等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护理技能竞赛,举行传光授帽、宣誓仪式,并邀请宜昌市各大医院的护理部主任参加,加强院校交流与合作,让学生了解医院、医院了解学生,坚定学生为医疗事业无私奉献、努力拼搏的决心。结合各类与医疗卫生相关的节日、纪念日,如世界无烟日、世界献血日、全国防治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学习、纪念活动或健康宣传、咨询活动,让学生学有所用,为社会提供职业服务。

3.4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体育比赛

通过演讲比赛、辩论赛、简历制作大赛、模拟招聘等,培养学生社交礼仪和沟通技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体育比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以班为单位参与活动的承办或协办,培养创造能力、创新思维和主人翁意识。

3.5 实习实训环节重视职业意识培养

加强学生实训、见习、实习全程监督和管理,利用学校、医院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构建以“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学会正确处理医患关系。高度重视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制定严格的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实现实习派送到位、学生管理到位、定期检查到位,确保实时掌握学生实习动态,并及时对优秀实习生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为在校生树立职业模范,形成以实习带动学习,以实习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

4 将医护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体会

4.1 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近年来,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参与下,以“提灯女神”南丁格尔精神为主线的医护文化已全面渗透到学院学生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贯穿学生教育全程。学院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取得显著成效,学生在校内外各项活动、竞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4.2 将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引入行业文化,重视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的对接。为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探寻多种路径,借助各种载体,科学搭建平台,让学生尽早了解行业,熟悉行业文化,树立行业精神,为成长为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1]张志强.基于职业素质养成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6(5):38-40.

[2]吴玲.行业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J].普洱学院学报,2016,32(4):69-71.

[3]吕莹.试论校园文化建设对提升医学人文教育实效性的影响[J].成才之路,2017(5):21-22.

G40-55

:A

:1671-1246(2017)17-0017-02

猜你喜欢

医护校园文化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