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躁狂症的效果观察

2017-03-08王书昕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5期
关键词:躁狂症戊酸心理治疗

王书昕

(赤峰松山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5)

选取50例躁狂症患者为分析对象,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再进行心理治疗,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躁狂症患者50例,男24例、女26例,并随机进行分组,各25例。对照组年龄18~58岁,平均(33.1±11.4)岁;观察组年龄19~57岁,平均(33.2±11.2)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统计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入院后给予小剂量的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口服,7天之内逐渐增加一直到治疗的维持剂量,每天用药的剂量控制在0.75~2.0 mg之间,分早晚两次服用[1]。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详情如下:

(1)保持房间的整洁干净,简洁有序的摆放室内的物件,以患者生活和治疗的需求为主来添置物品;(2)就疾病的治疗过程,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的向患者详细的解释,指导患者能够对疾病有一个全面且正确的认识,每天按时按点的督促患者服用药物[2];(3)护理人员在治疗期间,应该将疾病的成因、特点与治疗措施等主动的解释给患者听,针对患者烦躁的心理情绪,给予一定的心理安慰,帮助其减轻心理负担,在此基础上通过介绍康复案例来促进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不断提高[3];(4)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积极的要求家属充分参与进来,与患者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给予充足的关心与爱护让患者感受到温暖,针对双相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要积极的引导他们将消极情绪释放出来,内心的苦闷不断的排解出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防止抑郁。

1.3 观察指标

利用BPRS(精神病评定量表)和BRMS(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狂躁程度[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BPRS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分别为(48.36±5.32)和(47.64±7.09)分;治疗后两组患者分别为(20.31±2.57)和(30.32±3.11)分。

BPRS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分别为(29.53±3.61)和(31.18±5.62)分;治疗后两组患者分别为(3.11±1.53)和(9.07±4.52)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PRS和BPRS评分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尽管两组患者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躁狂症作为一种精神心理性疾病,在精神科中比较常见,患者在临床上通常会表现为易怒、焦虑和抑郁等。关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上主要是药物治疗,但是持续时间短,患者的情绪很难得到有效控制,为此给予适当的心理治疗,可以极大的改善病情[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经过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BPRS和BPRS评分明显低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采用常规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基础上治疗躁狂症,能够极大的增强临床治疗效果,促进BPRS和BPRS评分的不断降低,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大力推广。

[1] 孙华明,杨 姝,马 佳.丙戊酸镁与氯硝西泮联合治疗躁狂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02):157-159.

[2] 魏友利,高 会.丙戊酸镁与氯硝西泮联合治疗躁狂症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9):139+142.

[3] 杜丽娜.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强迫症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24):57-58.

[4] 王清溪.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降压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伴躁狂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3):116-117.

[5] 于希洋.托吡脂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1(12):45-46.

猜你喜欢

躁狂症戊酸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碳酸锂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躁狂症与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的疗效
躁狂症独立诊断的研究进展
躁狂症病人护理工作是怎样的
整天太兴奋或患躁狂症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基础医学
不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丙戊酸血浆药物浓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