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多重表征及调适举措

2017-03-08许培栓

关键词:毕业生心理大学生

许培栓

(1.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5;2.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多重表征及调适举措

许培栓1,2

(1.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5;2.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能力不足与经验欠缺互变的焦虑,专业失调与学历匹配交叉的焦虑,薪酬预期与情感生活重叠的焦虑,政策红利与关系本位失衡的焦虑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多重表征。对其加以分析可以看出,群体性、差异性、动态性、可控性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四维特征。针对这种状况,准确的个人定位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调适的前提条件;有效的自我修复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调适的内在要求;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调适的重要途径;充足的入职能力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调适的根本方法。

大学生;就业焦虑;表征;调适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问题矛盾增多的情况下,对于就业问题要更加关注,要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就业。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提出这一要求,与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形势关联密切。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以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即毛入学率为标准提出一个国家属于“英才高等教育阶段”时,这一比率在15%以下;属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时,这一比率在15%~50%;属于“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时这一比率为50%以上。据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我国在校生规模已达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6年,这些数据与上年基本持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及在校生人数的迅速提升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到了马丁·特罗教授所说的“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等学校毛入学率的持续攀升造成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大幅增加。据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770万以上,再加上留学归国人员和往届未就业大学生,预计约1000万大学生同时参与就业岗位的竞争。在巨大的就业压力的笼罩下,大学生就业焦虑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多重表现

大学生就业焦虑是指由于就业形势不乐观,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情绪。轻度的就业焦虑有一定的正面效应,它激发潜能,产生紧迫感,促使毕业生更加主动地寻找就业机会。但是就业焦虑一旦超越界限转化为“焦虑症”就会导致严重后果,进而影响社会功能。大学生就业焦虑在很多方面都有表现,具体来说之,当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力不足与经验欠缺互变的焦虑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首要表现在就业能力不足与就业经验欠缺且二者相互诱发、变化所引起的焦虑。就业能力主要体现为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专业和技能的学习,而获得的应聘与入职后适应工作的能力。就业能力包括积极的就业观念、娴熟的专业技能、通用的就业技巧和适度的创新能力。然而随着社会对人才标准的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在就业中时常需要在迅速变动的就业形势中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自身的就业能力能否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这一问题深深困扰着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能力焦虑成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首要焦虑。就业经验欠缺引起的焦虑与就业能力不足引起的焦虑相伴而生。不可否认,就业经验是大学生求职的一块敲门砖。然而,对大学毕业生而言,他们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一直都处在学校中,往往缺乏就业经验,面对全新的职场生活,很容易导致由于就业经验欠缺而产生的焦虑。

(二)专业失调与学历匹配交叉的焦虑

专业失调引起的焦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焦虑自己专业不好。据就业调查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本科专业中,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等多个专业被亮“红牌”,这意味着一些原本热门专业的毕业生要为他们今后的就业之路焦虑。另一方面是当代大学生为他们今后能否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而焦虑。专业对口就业是很多毕业生的首选,然而在现实中,找到对口工作的毕业生只是一部分,很多学生毕业后都从事着与本专业不相关的工作,这使得他们焦虑重重。与专业失调而引起的焦虑相互交叉的是由学历匹配引起的焦虑。这种焦虑情绪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低学历焦虑。不少大专生、本科生认为自己学历低,在求职过程中不占优势,由而产生焦虑。二是高学历焦虑。我们通常认为拥有较高学历的人在就业的时候有着更多的机会,但高学历者对就业期待也比较高,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却有高学历的人去应聘学历要求较低的岗位。尤其在某些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指南中,要求考生必须用自己的最高学历来报考相关职位,已拥有高学历者不能报考为低学历提供的职位,就会产生高学历焦虑。学历低与学历高,均会产生就业焦虑,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却生动的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学历匹配焦虑。

(三)薪酬预期与情感生活重叠的焦虑

毕业后工作薪酬如何?能不能养活自己?能不能给家里一些补贴?大城市的房租太高怎么办?工资还不如农民工怎么办?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薪酬焦虑的表现。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加大,大学生的薪酬焦虑更加明显。在薪酬预期焦虑的同时,情感生活焦虑愈加突出。大学毕业生情感生活焦虑主要表现在与父母和恋人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怕自己找的工作不好,怕父母担心,又怕工资低,不能对父母尽孝。另一方面,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处于恋爱焦虑的多发期。他们在焦虑自己工作的时候也会焦虑自己的感情。能不能和恋人在一起?怎么才能和恋人在一起?这些都是他们头疼的问题。对于大学生应届毕业生来说,他们各方面都不成熟,爱情和面包难以兼得,他们必须有取舍。情感生活焦虑另一个方面表现为对工作地点的焦虑。去北上广深?还是去基层就业?留在自己上大学的城市?回到家乡?这些问题都困扰着当代大学生。情感生活焦虑是各种就业焦虑的集合点,与其他就业焦虑交叉重叠。

(四)政策红利与关系本位失衡的焦虑

国家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政策,这些政策无疑对大学生就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当代大学生仍对就业政策有焦虑。例如,大学毕业选调生政策吸引了很多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但是这些政策能否彻底落实却是他们所焦虑的。此外,人事代理政策、档案保管政策、社会保险政策、户籍政策、职称评定政策、权益保障政策等由于关系本位而导致的落实不到位都会引发大学生焦虑。由“关系本位”引发的焦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表现在家庭背景方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没有关系”。不少大学生在求职过程前因为没有较好的家庭背景而焦虑,所以,在求职过程中,他们也担心自己因为没有关系而被“潜规则”。其实,在求职过程中,关系的确占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绝大多数岗位包括公务员招聘是公平、公开、公正的。用人单位真正需要的是有真才实学、能胜任职位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不少大学生焦虑自己工作后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他们往往在校期间与同学关系不佳,而忧虑与未来同事间的关系,这是大学生对在未来工作中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不自信。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四维特征

美国学者伊萨克·M.·麦克斯说“像所有人一样,有些时候你会为一些事情的发生感到焦虑不安。焦虑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并会持续到我们可预见到的将来。原始人为了寻觅下一餐食物而忧心忡忡;罗马皇帝对他生活中的下一个目标念念不忘;21世纪的飞行员在着陆系统出故障时急得抓耳挠腮。”[2]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焦虑在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十分常见,概括起来有如下特征。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群体性之维

群体性是指在大学生就业群体中普遍出现焦虑现象。自我国恢复高考以来,高考成为众多人改变命运的途径。但是随着扩招不断进行,大学生越来越多,学费越来越贵。找不到满意工作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读书改变命运之路越来越难,这点在农村出身的大学生身上表现最为明显。不少学生上了四年大学,花费不少,工作还是不理想,工资水平仍比较低。由此造成的就业焦虑普遍存在。就业焦虑的群体性是整个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普遍反映,它不会轻易消退,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来化解。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差异性之维

差异性是指不同或同一事物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差别。在就业焦虑问题上,不同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焦虑。他们有的焦虑专业是否对口,有的焦虑地域是否满意,有的焦虑性别就业歧视,有的焦虑薪酬是否合理等。同时,每个人的焦虑程度也有所不同。不同的人,不同的焦虑共同构成了“就业焦虑”这一整体,只有把这些“差异化”的焦虑分开来看,然后再把它视为整体来对待,才能更好的认识、分析和解决就业焦虑。

(三)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动态性之维

动态性是指事物本身或构成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运动和发展的趋势。简单来说,因为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在变化,就业的焦虑也在变化。不同时代大学生的就业焦虑是不同的,不同城市的大学生的就业焦虑也是不同的。就业焦虑不会一成不变,它们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

(四)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可控性之维

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遵循着某种规律,人们不能改变规律,但人们可以了解规律发生的条件,从而改变条件使得事物向好的方面发展。就业焦虑这一社会问题显然无法完全消除,但是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某些条件,使得就业焦虑的程度得到一定缓解,这就是就业焦虑的可控性。从理论上讲,正常的就业焦虑可以由个体自我控制,但其也具有反复性的特点,只有引起焦虑的原因去除或消失后,或者个体重新适应环境后,焦虑才会得到根本缓解。就业焦虑的可控性特征为我们缓解就业焦虑提供了理论前提。

三、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的调适举措

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普遍存在,并表现为群体性、差异性、动态性和可控性等特征。要对其进行调适,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协同创新,综合治理。

(一)准确的个人定位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调适的前提条件

准确的个人定位在缓解就业焦虑心理问题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准确的个人定位需要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生理、心理以及社会角色等状态的认知。由于许多大学毕业生缺乏良好的自我意识,更没有准确的个人定位,进而导致强烈的心理冲突,因此,在面临毕业求职时极易产生心理失衡,导致就业焦虑。实际上,了解自己,做好个人定位是一件非常重要而又复杂的事情。世界首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职业生涯中因其准确定位不仅成就了自己,而且成就了微软的辉煌。盖茨认为最能发挥他个人才能的岗位并不是维持和发展企业。当他发现微软正处在法律逆境和激烈的商业竞争之时,他知道自己并不足以应对这样的挑战,因而他挑选了巴尔默来经营公司。自己则从管理岗位调整到了最能发挥个人才能的软件开发岗位。他知道自己最大的特长不是经营管理,而是软件发明。由此可能看出准确的个人定位、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扬长避短是盖茨能赢得成功的真正诀窍。这一事例说明准确的个人定位对减少不确定性,从而获得成功的重要性。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准确定位,可以有效减少心理冲突,这是应对就业焦虑的前提条件。

(二)有效的自我修复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调适的内在要求

学习并掌握科学有效的自我修复手段是缓解就业焦虑,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内在要求。自我修复的关键是培养良好的性格。瑞士精神分析学家荣格认为,人拥有一种特殊的心理能量——“里比多”。这样一种心理能量是人的行为发生变化的基础。按照“里比多”的倾向不同,人的性格可以分为两类即外倾性和内倾性。外倾性的人“里比多”面向外界,他的兴趣和关注点等倾向于他人或他事。内倾性的人“里比多”面向自身,他的兴趣和关注点倾向于自己。外倾型的人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并且在与人交往中能够得到极大的满足。内倾型的人一般来说则不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容易感到紧张。基于对性格的深层分析,在自我修复中首先要看到焦虑是反映着着我们自身的心理冲突,它提醒着我们要进行某些改变;要求我们不但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要关注外界美好的事物;同时,也要认识到焦虑不仅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它也是推动着我们发展进步的动力。再次,要提醒自己对某一成长阶段的关注转向对整个生命过程的关注,充分地认识生命、欣赏生命、感恩生命、成全生命,从正面感受生命的意义。最后,适度宣泄也是应对就业焦虑的良好方法。有就业焦虑的大学生不能总是压抑自己的情绪,而应当是向老师、家长和同学倾诉,将内心的烦恼说出来,或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来释放自己,化解就业焦虑所带来的不良情绪。

(三)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调适的重要途径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根据自身的特征与职业相结合,做出最佳选择的行动。哈佛大学的爱德华·班菲德博士通过对美国社会的进步动力进行研究后发现,人们要想取成功,个性化的职业规划不可或缺。他发现那些在职业生涯中成功的人常常会规划5年、10年,甚至20年的行动计划。他们在利用各种资源和做出决策的时候都与自己的职业规划密不可分。[3]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即将跨人职场的大学毕业生有着重要的启示。可以说,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调适的重要途径。个性化的职业规划需要回答好以下问题: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目前的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我的职业与生活规划是什么?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关系着大学生求职、就业而且对其整个人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为了开发自己潜力,提升个人综合实力,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科学规划整个人生,实现人生价值,提升生命品质。但很多大学生都没有认真地为自己的职业做过规划,不仅不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不了解就业环境和职业需求状况,更对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能有多大发展,缺乏一个长远的认识。职业生涯规划除具有开放性、预期性、动态性等特点外,最突出的是其个性化特点,大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一定要突出个性化,只有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正确指导实践。

(四)充足的入职能力是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调适的根本方法

消除大学生就业焦虑最关键的是大学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和本领,积累充足的入职能力。通过对一些成功者的职业轨迹进行跟踪就会发现入职能力在个人就业选择和事业成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通过对比研究认为古今中外凡在智能上有所发展、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有着明确而坚定的目标,并因此而不断提升自身职业能力。他以英国前首相本杰明·迪斯累里为例来说明充足的入职能力的重要性。杰明·迪斯累里最早是一名并不成功的作家,出版的作品几乎无人问津。但是迪斯累里心怀梦想,决定涉足政坛并想拿下英国首相的职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不断提高入职能力,克服各种障碍,先后当选议员、下议院主席、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等职务,为自己最终当选首相积累了丰富的入职能力。最终,这一目标在1868年实现,杰明·迪斯累里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首相之一。[4]大学毕业生要消除就业焦虑必须培养自己充足的职业能力。概括起来说,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入职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升大学生的入职能力,首先要求大学生要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为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大学生必须掌握一技之长,有自己让用人单位需要的的技能,这样才能满足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其次,大学生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当着重提高组织活动的能力,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找相关单位进行实习,增强入职能力。概言之,大学生具备了足够的入职能力,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就业焦虑的发生。

综上所述,随着就业市场上供需失调,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明显加大。面对这样一种状况,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就业压力,这是诱发就业焦虑的根源。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复杂、多样。针对这种状况,只有相关各方协同创新,综合治理,大学生就业焦虑状况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1]周元明.大学生就业指导[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5.

[2][美]伊萨克·M.·麦克斯.解除焦虑[M].梅建等,译.中国妇女出版社2006.1.

[3]周元明.大学生就业指导[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60.

[4]周元明.大学生就业指导[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62.

海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项目“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

许培栓(1981-),男,河南焦作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博士生,海南师范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毕业生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