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颈腺癌组织学分类新标准具有较好的诊断可重复性

2017-03-07RutgersJK,RomaAA,ParkK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破坏性子宫颈证实

子宫颈腺癌组织学分类新标准具有较好的诊断可重复性

Rutgers J K, Roma A A, Park K J,etal. Pattern classification of 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 reproducibility and review of criteria. Mod Pathol, 2016,29(9):1083-1094.

据统计,子宫颈腺癌约占资宫颈癌发病的15%~20%,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相比其生物学行为更具侵袭性,且包括多种组织学亚型,导致其临床预后较难判断。目前,国际专家组针对子宫颈腺癌提出新的组织学分类标准,并且证实其与淋巴结转移及复发风险相关。新的分类标准将资宫颈腺癌分为3类:A类:肿瘤是指腺体结构完整,缺乏破坏性间质浸润或淋巴血管浸润的证据;B类:肿瘤是指腺体形态与A类肿瘤相似,但存在局灶的限制性的破坏性浸润证据;C类:肿瘤表现为弥漫性破坏性间质浸润,可见明显融合状或实性结构(其面积约占1个4×低倍视野,直径>5 mm)。该分类主要依据的是肿瘤细胞对间质或淋巴血管破坏性浸润程度,而与其浸润深度无关。

作者分析84例子宫颈腺癌组织学分类的诊断结果,其中包括24例A类肿瘤、22例B类肿瘤和38例C类肿瘤,由7位妇科病理医师对每例HE切片进行阅片,并对其诊断结果进行Kappa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证实依据新的分类标准进行的诊断结果一致性达81%,其中有50%的病例达到全部或几乎诊断一致(6/7)。研究进一步发现,C类肿瘤的分类标准不仅描述了腺体的形态结构,而且明确了实性结构的面积大小,因而使其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然而,B类肿瘤的诊断一致性较差,其主要原因是病理医师忽略了单个的肿瘤浸润细胞,而将B类肿瘤误诊为A类肿瘤;另外,小片状呈明显增生的疏松间质也容易导致将A类肿瘤误诊为B类肿瘤,仔细观察可以证实其缺乏浸润性肿瘤细胞的存在。总之,以上研究证实新的子宫颈腺癌组织学分类具有较好的诊断可重复性,进一步细化其诊断标准有利于子宫颈癌患者获得安全的个体化治疗。

(杨海玉 摘译,刘 勇 审校/江西省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南昌 330006)

猜你喜欢

破坏性子宫颈证实
经阴道子宫颈常规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评估孕晚期早产中的应用*
子宫颈扩张双球囊与欣普贝生在孕晚期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
去哪儿、携程互咬一路厮打至商务部沈丹阳证实收到举报材料
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对手机植入破坏性程序并非法谋利的行为定性
临产牛子宫颈开张不全的救治
学习调查要“四会”
薄轨枕的效力得到证实
俄罗斯政府抵御危机的建设性和破坏性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