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教育格局下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2017-03-07李昌锋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校园文化职业院校

李昌锋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大思政教育格局下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李昌锋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创新发展等措施的不断施行,职业院校的面貌日新月异。与此同时,软硬件迅速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推陈出新、学生规模和教师队伍的扩大,给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积淀、传承、创新提出了诸多挑战。职业院校需充分认识校园文化的价值,重视教师队伍和校园环境建设,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我国教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努力。

职业院校 校园文化 大思政教育格局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办好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校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习近平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在学校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主要途径的时代,在当前中国大思政教育格局下,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党的教育事业,而且事关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显著的哲学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个层面,在学生成长成才、学校立德树人、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效体现在学校育人工作的各个环节,也延伸到对外宣传、社会反响、文化传播等方方面面。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历史、办学方向、专业设置、教育理念、师德师风、学生素质、校园环境等密切相关,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设优秀校园文化需要重点处理好精神凝练、环境育人、师德师风、传承与创新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的哲学价值

作为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文化通过积淀、影响,造就集体人格,塑造共同心理特征,实现以文化人的实践功能。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校园文化建设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通过逻辑类推、统筹归纳、体系架构的哲学方法,将教育理念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落实、落细,优化学校创新发展的路线图,体现育人规律的求真之美,涵养学生的精神气质。[2]

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建设,包含学校精神、校训等的凝练和传承。学校精神文化既是对学校发展历程的回顾,也是对现状的概况与未来的希冀,是广大师生高度认同,可以产生共鸣,并且能够自觉践行,能够转化为学习、工作动力的力量源泉。当前,在全国大力提倡创新创业教育、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改革、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更应该务实求真,结合发展实际,凝练简洁易懂、富有时代气息、催人奋进、操作性强的校园文化内容,凸显校园精神文化的魅力,“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3]。

二、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中的环境建设

当前,在职业院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理念已深入人心。“三全”育人理念和校园文化建设并行不悖,且相融共生,各方面要素协同作用、互相促进,以提升育人实效,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这其中,亦包含环境建设,而环境建设又分为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从人文环境来看,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以理工科为主,文史哲领域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有限。自然科学独有的严肃态度、严谨作风与实干精神,对学生正面的影响和教育极其深远。但人文科学的思辨精神、发散思维、浪漫情怀在校园文化中亦不可或缺。从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来看,学生普遍存在文化素养缺乏的现象。[4]因此要增强人文精神培养,要通过对学院精神和校训的凝练来传递浓郁的人文气息,通过校内文化广场、人文展馆、文化长廊等的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公共基础课、人文素质课、专题讲座、课外活动、各类比赛等教育引导学生学习人文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促使人文气息内化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动力。

从自然环境而言,职业院校理实结合(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造就了部分职业院校实验室、实训楼密集,和以行业、企业文化为内容的雕塑、标识及生硬的提示标语泛在。在这些学校,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弘扬和宣传,对于学生的职业教育和尽早适应社会、融入企业文化有积极作用。但是学校毕竟不是企业,突出强调效益、经济价值的市场氛围,易使学校缺乏温馨的感觉和优雅之美。这样的自然环境里,校园只是企业的延伸部分。而优美的景观设计、符合生态伦理的校园布局,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的自然风光,以及或古典或现代的各类陈设等等,这样校园自然环境的建设都能使校园文化更具亲和力和人文感染力,有促于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毕竟,优美的环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效率和培养审美情趣均有帮助,对于师生的人生态度、人生追求以及生活水平、生命质量均有影响。

三、教师队伍建设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育双主体之一,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文明的先行者与学生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这是提出了思想育人、道德育人、知识育人、和谐育人的导向要求。而这也正是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充分体现。广大教师既是校园文化的见证人,也是校园文化的缔造者,更是校园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教师对校园文化的重视程度,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第一,教师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教师的评价尺度和对学生的期望,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所以,教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是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第二,教师的教育教学内容与方式影响着学风、校风好坏,进而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第三,教师承担着建设校园文化的责任。教师要勇于担当、积极参与,为学校的改革、发展贡献聪明才智,为优秀校园文化的形成贡献力量。第四,教师队伍是宣传校园文化的直接窗口。教师与社会的接触,与学生的交流,展示的不仅是教师的个人风采,更是对学校教育理念、校风师风等信息的传递。教师应该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发扬校园文化。如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等,让校园文化无处不在。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从教师选聘、政治学习、业务培训、师德培养、业绩考核等诸多方面入手,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人力要素。

职业院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从数量上稳定教师队伍。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学。高情商的教师,举手投足、只言片语均可能影响一个学生一生。所以,校园文化更应该是有人承载和传承的活文化,而有数量保证的教师队伍就是校园文化传承的重要的“人”。其次,引进或招聘综合素质强的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也是关键所在。教师职业不同于一般职业,除了专业素质优秀,综合素质也必不可缺。如道德水平、兴趣爱好、身心素质、人际关系、形象气质等都应是必备的素质。最后,教师的入职培训、业务培训、学习进修、考核考评等也必须常抓不懈。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造就了学生特点以及世情、国情在教育过程中重点内容与要求的不断变化,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和完善自己,才能适应变化的需求。

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创新

稳定性是校园文化的特征之一。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有着自身发展的延续性和兼容性。[5]校园文化植根于学校传统历史的土壤之中,继承着本校办学过程中的优秀文化基因。对于大多数职业院校而言,近十年是校园文化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经历2003年的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6年的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2010年的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2015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和2016年的部分高职院校承担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任务(项目)等,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也逐渐形成。不过,文化的积淀十年时间远远不够,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还不到20年时间,许多经验尚在积累之中。而且,由于快速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各类规章制度制订、修订、废止的频率过高,形成稳定的文化积淀的难度较大。与本科院校尤其百年名校相比,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稳定性较差,且特色不鲜明,各职业院校之间风格相似、文化相近。

校园文化还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情在变,国情在变,世情在变,学校的教育理念、校园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都随时代发展而改变。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应符合时代精神,不断创新,使其更加符合教育实际和时代需要、更能与师生产生共鸣。校园文化的形成应当既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同时又刻意促进其发展。根据需要,规章制度应及时修订,直到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时间的推进沉淀为稳定的制度文化。当然,在制定或修订制度时,更应该学习借鉴历史悠久、发展成熟的高校经验,使制度和工作具有前瞻性,降低修订频率。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尤其是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需要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既体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个性特征,又不忘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共性要求,用优秀校园文化培育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为中国的职业教育贡献力量。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http://cpc.people.com.cn,2016-12-08.

[2]王继华,徐超.学校文化建设标准的哲学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02).

[4]陈蕾,杜媛,李影.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融合的探索与实践[A].2015年高职素质教育学术论坛优秀论文集:课程建设与素质教育[C].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6.

[5]贾明建.关于当代和谐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A].当代高职高专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C].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胡小燕

��日期]2017-03-22

本文系2015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题调研项目”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探索与实践——以陕铁院为例”(15DY36)的研究成果。

李昌锋(1978— ),男,陕西岐山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G711

A

1671-2803(2017)03-0089-03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校园文化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