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研究

2017-03-07刘章民陈国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状况置换术关节炎

刘章民,陈国辉

(任丘市人民医院,河北 沧州 062550)

应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研究

刘章民,陈国辉

(任丘市人民医院,河北 沧州 062550)

目的探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运用到对膝关节骨型关节炎患者予以治疗期间的成效。方法抽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膝关节骨型关节炎患者46例,并记录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前后的HSS评分、膝关节活动状况、VAS疼痛与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两组经过治疗以后的HSS评分、膝关节活动状况、VAS疼痛与生活质量评分都好于治疗以前同时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运用到对膝关节骨型关节炎患者予以治疗期间具备较优的成效,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价值

骨型关节炎即骨科内一种普遍的慢性骨关节病症,主要表现即侵蚀关节软骨、滑膜,损坏关节软骨面,从而引发关节变形,临床症状有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可影响到患者平时的生活。超过60岁的老年群体内有大于50%会检测出骨型关节炎[1]。本文探讨并研究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运用到对膝关节骨型关节炎患者予以治疗期间的成效,同时取得了如下成果。

1 基本资料与方式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46例膝关节骨型关节炎患者。将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当作诊治规定:膝关节有反复型疼痛,连续1个月;予以膝关节影像学检测,发现膝关节边缘出现赘生物,关节腔过窄;予以关节液检测,发现外观黏稠、清亮,白细胞总数少于2000个/mL;有晨僵状况,单次发作时间低于0.5 h;运动期间听见膝关节摩擦音。其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22例;年龄为57~77岁,平均年龄为(67±2.78)岁;病期为6~15年,平均病期为(10.56±2.14)年。

1.2 方式

给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辅助患者处于仰卧位,于手术处大腿上部绑扎止血带,于膝关节切一个膝正中切口,绕开髌骨内部,露出膝关节,清洗内部:包含关节滑膜、髌骨下脂肪、关节囊与半月板,应彻底止血,以防损坏血管与神经。切除前后交汇韧带,以消除挛缩结缔组织与关节囊所受的压迫,消除股骨与胫骨端的骨型赘生物。促使患者的股骨远端外翻5°、外旋3°,于这一位置处切除股骨关节面;切除胫骨平面期间促使胫骨后仰3°,切除厚度处于7~10 mm间。松解关节完成以后,借助碘伏清洗关节腔,清理骨型碎片,测算并放入适宜型号的假体以后,借助骨水泥稳固膝关节。查看膝关节运动正常与否,并于切口部放入负压引流管,逐步缝合切口。手术以后运用广谱抗生素1周,一天中如果没有渗血渗液就能拔出引流管,为避免手术以后患者产生血栓,持续运用低分子肝素钙2周。手术以后如果没有不舒服,就要活动膝关节、踝关节与股四头肌,1周以后应借助助步仪辅助步行,2周以后如果没有并发症就能拆线,嘱咐患者出院以后定时复诊。

1.3 成效评测

记录患者经过治疗前后的疼痛状况、活动能力、变形与否、关节平稳状况等,借助HSS评测标准,评测治疗成效。总分100分,治疗成果有3个级别:没有疼痛、变形,活动、肌力正常,总分超过85分即显效;出现疼痛,没有变形,活动与肌力大体正常,总分处于70-85分间即有效;疼痛显著,关节变形,活动功能性障碍,肌力下降,总分少于70分即无效。对比患者经过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活动状况、VAS疼痛与生活质量评分。

1.4 数据统计学探究

本次研究全部数据均借助SPSS 19.0这一统计软件加以处理,计量资料借助(±s)展示,P<0.05发现具备差别还具备统计学的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经过治疗前后两组的HSS评分与膝关节活动状况

患者经过治疗以前的HSS评分是(67.33±2.01)分,治疗以后是(93.27±7.80)分;患者经过治疗以前的膝关节活动状况是(75.25±4.65)°,治疗以后是(102.33±7.58)°;加以比较发现具备统计学的意义同时P<0.05。

2.2 对比经过治疗前后两组的VAS疼痛与生活质量评分

患者经过治疗以前的VAS疼痛是(8.79±2.36)分,治疗以后是(4.26±0.61)分;患者经过治疗以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是(53.21±8.76)分,治疗以后是(83.67±11.79)分;加以比较发现具备统计学的意义同时P<0.05。

3 讨 论

尽管保守治疗能舒缓患者的症状,但治疗成效不高。全膝关节置换术能很好地舒缓患者的疼痛感,并极大地改进患者的关节活动状况,恢复其活动功能,是治疗骨型关节炎的一种科学方法。膝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点即医师的操作技术,只有手术期间尽量让膝关节软组织均衡,才可让患者获得最优的治疗成效。而手术以后开展适当的功能训练,能减弱关节疼痛感、减少关节黏连发生的几率、改进关节活动状况、避免下肢静脉血栓产生,故适宜的手术以后功能训练,对增快患者康复意义重大。本次研究内,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的HSS评分、膝关节活动状况、VAS疼痛与生活质量评分都好于治疗以前同时P<0.05,同侯颖周等[2]调研成果相一致。

总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运用到对膝关节骨型关节炎患者予以治疗期间具备较优的成效同时具备临床方面的运用价值。

[1] 吴湘萍,陈晓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

[2] 侯颖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

本文编辑:吴 卫

R684.3

B

ISSN.2095-8242.2017.30.5767.01

猜你喜欢

状况置换术关节炎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