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7-03-07黄智慧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充血性那普利内酯

黄智慧,李 健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 江苏 扬州 211900)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黄智慧,李 健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 江苏 扬州 211900)

目的研究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自2012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2例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1例/组,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螺内酯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3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指标评价:观察组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且对于改善临床指标具有更高价值。

螺内酯;贝那普利;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作为临床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致病因素相当多,且主要体现为心室重构[1]。现阶段,基本上都是采用药物进行临床治疗,但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临床治疗效果差异较大。随着针对慢性充血心力衰竭进行临床治疗水平和技术日益进步,采用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片进行治疗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核实。选取本院自2012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10例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进行疗效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2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10例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5例,男29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45.8±8.4)岁;观察组55例,男28例,女27例,平均年龄为(46.2±8.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过诊断,符合病症特点,确诊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患者无严重心脑血管病、药敏和心律失常等情况;(3)患者均自愿签署调查协议书。

排除标准:(1)患者未经确诊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排除调查;(2)患者存在着严重心脑血管病、药敏和心律失常等问题,排除调查;(3)患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调查。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强心、吸氧、利尿、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贝那普利片,生产厂商: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30514。用法:(1)未用利尿剂,开始时口服10mg,1次/d;已服用利尿药物者,应停止利尿药物2~3d之后,再进行小剂量给药,注意观察患者临床反应。若患者有肾功能不良或者水、钠缺失者按照每天1次5mg给药。(2)心功能不全者给药。开始时给予5mg/d,首次服药必须检测患者血压,维持药物用量为5~10mg/次,严重心功能不全或者中度心功能不全减少剂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螺内酯治疗,常用量每次40~60mg,每天分3~4次口服。维持量为每天40mg,1次或分次服。

1.3 疗效指标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消失,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改善到II级;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心功能有所改善,改善到Ⅲ级;无效:心衰竭和体征没有明显改善,病情加重或者死亡。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分组例数×100%。

检测指标:采用超声心电图作为进行评价指标,重要项目有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三个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显效23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的治疗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3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指标评价:观察组左室舒张末内径治疗后(44.2±2.1)mm、左室收缩末内径(33.8±1.2)mm、左室射血分数(53.5±5.0)%;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内径治疗后(51.4±2.5)mm、左室收缩末内径(39.5±1.8)mm、左室射血分数(44.7±3.1)%。观察组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充血心力衰竭属于见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机体乏力、疲倦、运动耐量减低、头晕、心慌等症状,这些不良症状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生活和工作困难。心力衰竭患者机体全面启动神经体液机制进行代偿,包括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以及心肌肥厚、心室重塑,并且严重者还会导致患者死亡。临床一旦确诊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了进一步控制病情,必须要从基础出发对症处理,如加强感染预防和电解质紊乱控制[2]。贝那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有效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而抑制RAAS,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度,从而实现抗心力衰竭效果。螺内酯则属于一种特异性醛固酮拮抗剂,因为醛固酮升高促进心脏和血管重塑,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该药物可以有效阻止醛固酮浓度升高。

综上所述,采用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且对于改善临床指标具有更高价值。

[1] 徐俊凤.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21):6+8.

[2] 姚红军.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估[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62-163.

R453

B

ISSN.2096-3718.2017.44.8668.01

本文编辑:罗 兰

猜你喜欢

充血性那普利内酯
穿心莲内酯滴丸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蒙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肿胀的临床观察
蒙药如达七味散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落尔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动态心电图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贝那普利的血药浓度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木香中木香烃内酯与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
益肾方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