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方法研究

2017-03-07郑子春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痞满功能性脾胃

郑子春

(盐城市妇幼保健院(盐城市第五人民医院), 江苏 盐城 224000)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方法研究

郑子春

(盐城市妇幼保健院(盐城市第五人民医院), 江苏 盐城 224000)

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指由于胃及十二指肠消化道功能出现运化失常而引发的不适,其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上腹灼烧感、上腹痛以及餐后饱胀与早饱等。本病的病因与诸多因素相关,发病机制分别涉及肝脾两种脏器,同时与胃存在密切关系。在治疗的过程中,结合患者的病情辩证实施治疗具有疗效理想,同时副作用小的特点。笔者综合分析了近年来的优质文献,总结出了中医方法治疗的措施,现综述如下。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方法

中医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反胃”、“胃痛”、“胃痞”、“纳呆”等范畴,其中又以胃痛”及“胃痞”较多见[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的根源在于脾虚,其次为肝郁,而本病的主要发病机理为脾升胃降功能失常。

1 发病机制

临床上,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腹胀、便秘、呃逆、嗳气、胃脘痞满,偶尔可伴发胃痛,脉象多弦滑。本病的病因主要为:脾胃虚弱以及情绪低落致使肝气郁结,久而久之引发脾升胃降功能失常。本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于胃,同时又以肝脾两种脏器出现功能失常为主。若脾胃呆滞,往往会引发纳运失常以及脾虚生化乏源等症状,致使气血亏虚。通常情况下,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中焦气机往往需要肝气调畅,一旦肝失疏泄,极易引发气机失调,继续发展可致使肝气郁结以及脾升胃降功能失常等症状[2]。若脾气旺,则会促进胃消化功能增强,脾胃运化顺畅;若脾气弱,则会诱发胃消化功能减弱,情绪失控、肝气郁结,引发脾升胃降功能失常,因此,常常会表现出腹胀、便秘、呃逆、嗳气、胃脘痞满等临床症状。

2 中医药治疗

2.1 辩证论治

FD可归于中医中的“痞满”范畴,多以食欲不振、脾胃消化不良,同时机体伴忽冷忽热为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中医临床类型可分为以下六种:①脾胃虚寒型:治疗过程中应以和胃止痛、温中健脾为主,可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②肝脾不和型:治疗过程中应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为主,可采用柴胡舒肝散加减治疗;③脾胃虚弱型:治疗的过程中应以行气渗湿、益气健脾为主,可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④痰湿中阻型:治疗过程中应以理气和胃、除湿化痰为主,可采用平胃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⑤饮食停滞型:治疗的过程中应以行气导滞、消食和胃为主,可采用保和丸加减治疗;⑥综合型:此种类型具有FD的症状表现,但均不属于上述五种类型。FD以胃肠动力学出现障碍为主,中医治疗的过程中应在基础方的基础上结合枳壳、黄连、姜半夏、白术、丹参、党参、乌药、槟榔以及百合等,同时结合患者的病情适当加减。

2.2 经方治疗

FD患者往往会有虚实夹杂以及忽冷忽热等临床症状表现,治疗的过程中应以开痞散结为主。采用经方半夏泻心汤治疗,具有调寒热,散结除痞以及益气和胃的功效[3]。配方中的半夏具有散结除痞以及降逆止呕等功效;干姜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黄连以及黄芩具有泄热开痞的功效;大枣、人参具有甘温益气、补脾虚等功效;甘草具有补脾和中的功效。多药联用,可显著发挥平调寒热、何其阴阳、调其升降等作用。寒热去除以及升降复常,便可实现去除痞满的目的。

3 中医非药物治疗

3.1 灸法治疗

采用灸法治疗FD的方法如下: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于中脘里与神阙穴各放置一片生姜,中间部位作为回针穿刺的部位,将艾灶放置于上,并采用线香将艾炷点燃,施灸的过程中若患者有疼痛难忍的现象可在姜片下放入隔热的东西后再灸,反复施灸,直到发红为止,一段时间后,患者的症状可明显好转。

3.2 针刺治疗

在对FD患者采用腹部针刺法治疗的过程中,主穴主要选择天枢、关元以及中脘等。附穴主要为:针对有腹胀的患者取下脘;针对吃饭困难以及胸痛的患者,在下脘的基础上增加梁门;针对纳差患者取承满。

3.3 推拿治疗

推拿常取部位主要为:梁门、脾俞、中脘、足三里、内关,偶取腹部。常用手法为:按、点、揉、拿、摩、擦、搓等。具体方法为: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操作医师坐于患者的右侧,于患者的上腹胃脘处开始先采用轻摩法进行1~2min,随后采用鱼际揉法进行15min,可于梁门以及中院穴位置配合指揉法。针对胃溃疡患者,揉法应位于上腹偏左位置;针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揉法应位于上腹偏右位置。最后医师用双手拇指顺着患者的肋弓向两侧分推5次。待完成腹部操作之后,可于足三里、内庭以及内关等穴位进行指揉,每个穴位各进行50次。

4 讨论

临床上,FD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受多种因素影响,采取中医治疗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辩证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FD属于一种慢性疾病,采用具有长期疗效的方案进行治疗具有重大价值。在明确FD的辩证分型后采用针对性的方案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减少复发的风险。现阶段,FD的治疗目标是采取个性化方案治疗以缓解或有效控制临床症状,同时不断改善胃功能,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在缓解患者症状的同时能够不断改善胃、脾、肝功能,疗效理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继续推广及应用。

[1] 李培武,侯政昆,刘凤斌,等.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临床结局评价方法初探[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2,23(5):591-594,598.

[2] 范一宏,蔡利军,徐国萍,等.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12):1592-1597.

[3] 曾志聪,潘 艳,宋银枝,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体质分型与焦虑抑郁关系调查分析[J].吉林中医药,2014,34(12):1212-1214.

R256.39

B

ISSN.2096-3718.2017.44.8604.01

本文编辑:罗 兰

猜你喜欢

痞满功能性脾胃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基于数据挖掘的《普济方》治疗痞满用药规律分析
脾胃不和的人,夏季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温补法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苏玉伦主任治疗痞满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