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用药安全的思考

2017-03-07袁娴芬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儿科药品用药

袁娴芬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71)

儿童用药安全的思考

袁娴芬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71)

儿童用药的合理、安全是治愈疾病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如今,儿童用药不良反应事件不断发生,重视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已毋庸置疑。本文对我国儿童用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儿童;用药;安全

近年来儿童用药安全这一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来是因为儿童人数所占的比例在世界人口中达25%左右,属于高比例人群,是社会的重点群体。二来是由于药物治疗是儿童治愈疾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儿童较于成年人来说,其身体组织和器官都还处于发育阶段,其成长有一定动态性和渐进性,对于外界的一些不良刺激敏感度较高,在对其防病治病时,其代谢药物的能力较弱,导致一些事故频发。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2007年约有50万名五岁以下儿童由于未使用安全的儿童专用药物而失去生命,儿童身体健康关系到家庭和国家的未来。因此,儿童用药应该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

1 我国儿童用药现状

1.1 儿童用药市场较小

据2014年在我国六大医疗机构的联合有关研究课题中报道,纳入调查的药品品种6020种,儿童用药只有1098种,而在这些中,有详细儿童用药信息的只有47.3%,庞大的儿童人数与疾病发病的逐渐低龄化凸显了儿童用药的巨大需求,儿童用药种类少,说明书不完善,剂型少,规格少,根本无法与日益增加的用药需求关系成正比,使儿童治疗疾病时候用药范围很少,选择很小,总结来说就是四个字“缺医少药”,在我国大多数县或以下的医疗机构中,基本没有儿科医生。另外儿童用药生产周期长,障碍较多,相关激励措施少,利润较低,且进行临床试验成本高,收益少,企业研发动力不足,国家政策也缺乏良好的临床试验保障机制,导致近年来市场供应的儿童用药产品还不足成人用药品种的5%。

于是存在很多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家长或医师将成人用药进行剂量折算后给儿童使用,像遵照医嘱把药片“掰成几分之一片”或者是“碾碎”给孩子服用。这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不仅可能是药效不够,甚至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毒副作用。

1.2 药物使用过度

在儿童用药中,滥用抗生素、感冒药、甚至大量给儿童服用维生素来“补充营养”等药物使用过度的情况很常见,成人会以自己的标准来预估儿童,常常胡乱用药。例如单纯性上呼吸道感染,它是由病毒引起的,不需抗生素治疗,而用药时,大多数儿科医师及家长,盲目使用抗生素,甚至一种不起作用,便更换更加强效的种类。有调查结果报道表示诊断为呼吸道疾病的患儿,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达百分之百,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仅会导致一些药物副反应,而且可能会损害儿童身体内的各个器官,造成其中菌落比率紊乱,导致细菌耐药率高速增加,造成人体二重或者多重感染,给正处在发育阶段的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

1.3 儿童临床试验缺乏

儿童用药研究机构表示,现在多数儿童药品是把成年人的使用标准来做参照的,缺少真实有效的儿童临床研究数据。事实上,这种情况并不是中国所特殊存在的,它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出现,例如美国有超过75%的上市药品未附有相关的儿童用药信息及临床研究数据,而欧盟儿童使用的药品有50%以上未进行儿童临床实验。

总结来看,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伦理学要求,监护人出于对自己孩子的关爱,常常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作为试验品,担心会有什么“意外”发生。尤其对于中国大多数有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更是无法对这件有“风险”的事情表示赞同,使得临床试验的进行更加坎坷;二是缺乏一些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临床试验者进行更多的权益保护,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三是儿童用药存在着成本高、收益小的缺陷,因此缺少大规模的投资研究。市场需求小,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少,临床研究花费成本高,上市后监测也需要很多人力财力,收获利益少,投资回报低,相关激励政策少,限制性条款又比较多,存在较多障碍,这些都使得很多商人绕道而行,为了减少成本,可能会做出缺支少节的行为,缺乏了必要的临床试验,导致很多不安全隐患的存在。

2 针对儿童安全用药的建议

2.1 扩大儿童用药市场

由于儿童用药生产障碍较多,效益较少,因此药品生产厂家多不愿意生产儿童药物。近年来,各个国家开始发布一些儿童药品相关的专项政策来保障儿童药品的合理应用。如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儿童临床研究;制定强制条款,规范儿童临床研究;提供专业指导,促进儿童临床研究。我国应当学习并汲取各国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开发出中国的儿童用药产品,与我们当前国情相结合,制定相关保护政策,同时加大在研发层次上的技术革新和资金投入,从而开辟出更多有科学依据加临床实践的儿童专用药,给儿童治疗疾病时更多药物选择。

2.2 完善儿童用药检测与奖罚制度

检测和监督系统对于儿童用药市场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当前,我国还缺少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评价系统。这也可能也是事故漏洞频发的一个原因所在,因此需要从用药源头开始检测,对儿童用药产生不良反应的现象进行管理,建立一个完善的药品筛选制度,制定相对完整的儿童用药目录,并且对现在发生事故的一些药物进行整理,列为重点注意对象,对已经申请的药物品种建立儿童用药品种再评价体系[6]。对临床上的处方药物进行核验,制定较为严格的儿童用药奖罚制度,对抗菌药物进行更加细则的分级化,针对一些发生过不安全事故的科室人员进行处罚,并进行再培训,较严重者可取消其处方权。从源头上完善儿童用药,这样才能治标治本,让更多药品能够对儿童发挥合理的、安全的疗效。

2.3 加强儿童用药安全知识的培训

针对目前儿科用药安全问题,要从三个方面加强用药安全知识的培训。一是临床药学人员,二是儿科医师,三是家庭。

首先,各个医院应当加强警惕,要加强控制和监督力度,可以配备相应的药学人员,或者接受专业药学人员的指导与培训,临床药学人员对儿科安全用药指导负有很大的责任,他们应当对一些疑难病症可进行临床讨论,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并且做好规范记录,整理建立起一个规范的中国儿童基本药物目录,定期与各个儿科医院进行验证、交流总结,以此作为儿科医生用药的指南和依据,以及完善药物信息追踪系统,如美国对药品实施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制度以保障用药安全。

其次,由于药物的不断增加,原有的药学知识可能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儿科医生更应当要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诊断水平,再参加一些医药专业知识培训与考核,训练辩证施治,学会结合儿童的生理特点来进行合理使用药物。最后,随着我国医药市场的迅速发展,家庭买药的便利性使得父母对于孩子用药有很大的决策度,因此,提高家长们的安全用药知识非常重要。各个药店应当加强儿科安全用药知识的宣传教导;医院应该定期开展一些儿科用药安全讲座,以及设立儿科安全用药咨询点;医药生产厂家也应该更加详细的标注好儿童用药产品上面的说明书;社区卫生服务站也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儿童用药交流会,上门宣传发放完善的儿童用药宣传画册。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来宣传儿童用药的安全知识,通过这些方法来弱化儿童用药事故的出现,避免滥用药,错用药。

3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应当关注整个药物的使用过程,不仅仅是家庭、医院、学术机构和生产厂家以及政策制订者和监管者某一方面的责任,涉及部分较多,需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合作,可以通过规范用药安全教育,提高施药者对于儿童安全用药的水平,减少其产生的不良反应,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

[1] 胡 睿.儿童用药第一手调研亮底[N].医药经济报,2014-04-25.

[2] 郭文姣.我国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药房,2013,24(21):1926-1929.

[3] 黄丽萍,王秀珍,简碧红.门诊儿科处方的调查和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3(6):27-29.

[4] 祁大云.单纯性上呼吸道感染98例的治疗[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2):225-226.

[5] 陈红梅.儿童用药的隐患和防范措施[J].药事管理,2015,12(1):96-97.

[6] 中国政协新闻网.儿童用药不能再是“掰掰碾碾”[EB/OL].(2012-10-10)[2012-10-20].http://cppcc.people.com.cn/n/2012/1010/c34948-19215005.html.

[7] 丁锦希.美国儿童用药数据保护制度安全监控效应研究[J].药事管理,2015,50(6):1075-1077.

R453

B

ISSN.2096-3718.2017.44.8596.02

本文编辑:贺 攀

猜你喜欢

儿科药品用药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圆梦儿科大联合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