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族聚集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2017-03-07王雪东王淑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螺旋杆菌家庭成员螺杆菌

王雪东,王淑红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 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家族聚集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王雪东,王淑红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 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HP是人类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致病菌。目前,HP感染患者的居高不下与家族性聚集、密切接触是分不开的。我们应该对家族聚集性传播的这种方式引起足够重视,不能单纯靠更换对HP更敏感的药物和加长杀菌疗程来提高根除率,同时还要对患者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倡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患者重复感染,这对提高HP根除率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就家族聚集性HP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予以分析和陈述。

家族聚集性;HP感染;危险因素;预防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以人胃黏膜为主要寄生环境的寄生菌,在人群中有较高感染率,主要通过口—口、粪—口传播,是造成胃部疾病的主要因素。目前,HP被全世界公认为胃部杀手[1]。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显示,人类对幽门螺杆菌普遍易感,与年龄、地域、经济、卫生、人口密度、饮食习惯等因素都有一定的相关性[2]。全球多数地区感染率已超过50%,我国更高达50%~70%[3]。研究表明HP感染有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4]。因此HP感染患者的居高不下与家族性聚集、密切接触是分不开的。本文着重就家族聚集性HP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予以分析和陈述。

1 家族聚集性HP感染的危险因素

1.1 个人卫生与饮食习惯

(1)HP的“口—口”传播途径已被肯定,父母、配偶及个人生活饮食习惯与Hp感染密切相关[5]。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使我国成为HP感染的高发国家。调查发现,HP阳性者家庭成员较阴性者家庭成员血清H.pylori-IgG水平及阳性率明显增高,提示HP感染在家庭内有聚集现象[6]。据报道,中国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与中国人喜欢共用碗筷,尤其是共用筷子有关[7]。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在中国家庭中应该推广用公筷夹菜以防家庭成员用各自的筷子夹菜而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传播[7-8]。

(2)有些家庭喜欢食用生食,而未经烹制的生食本身含有较多寄生菌和寄生虫,一方面增加了直接感染HP的风险;另一方面,寄生菌和寄生虫可能对胃肠黏膜造成损伤,为HP感染创造条件。

(3)有报道认为卫生和居住条件差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9-10]。食用不洁净的食物、较差的生活环境、不安全的污水处理等皆与HP感染有关。

1.2 受教育程度和对HP认知缺乏

(1)家庭成员普遍受教育的程度和父母的文化教养决定了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孩子Hp感染率明显较父母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低,即母亲受教育水平越低,孩子Hp感染率越高,母亲是文盲的孩子Hp感染率最高,而且,文盲母亲多生活在贫困地区较差的环境下[11]。

(2)据报道,90%的患者不了解目前HP在我国流行趋势,没有主动检测的意识。对HP基本知识缺乏是造成疾病广泛流行的原因之一[12]。可见患者对HP危害性的认知非常缺乏。

1.3 家庭成员HP感染根除治疗后再感染

刘伟等[13]对上海64例患儿的父母HP感染状况的调查结果发现,父母存在HP感染者的子女感染率为89.74%,显著高于父母无HP感染者的子女感染率16.68%,说明家庭传播是子女感染HP的主要原因。

2 预防家族聚集性HP感染的策略

一旦被确诊HP感染,除到正规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外,还应做好以下预防。

2.1 在Hp感染的危险因素中,最常见的是较差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卫生条件以及家庭人口密度高。因此,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和居住条件可导致Hp感染率下降[14-17]。

2.2 纠正不良卫生与饮食习惯

(1)家庭成员中有HP阳性者容易通过手交叉感染,做好个人清洁,勤洗手,特别是在准备食材时和上完卫生间后。避免吃不卫生的食物或没有彻底煮熟的东西(少吃生鱼片、生蚝和生肉)。

(2)筷子是幽门螺旋杆菌的重灾区。据调查显示,中国和日本是胃癌的高发国家,其主要原因与使用筷子和共餐习惯有关。我们知道,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病的一个因素,而幽门螺杆菌又可以通过唾液传播。所以,筷子和共餐的习惯会造成交叉感染。因此,我们建议筷子要定期高温消毒,最好每3个月更换一次。另外,要养成分餐制习惯。

(3)家庭成员之间要避免通过共用牙刷或牙膏感染HP。应早晚漱口、定期更换牙刷。

2.3 对患者及家属做好HP的宣传教育,让患者知道一旦HP引起胃溃疡或胃癌等疾病,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还有经济和精神上的折磨。只有如此,其才能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主动去了解HP的相关防护知识。

2.4 实验表明,家人同时进行HP根除治疗的患者其根除效果有明显的提高[18]。因此,患者在进行HP根除治疗的同时,其家人应同时进行HP检测,HP阳性者也应同时进行HP根除治疗,这样可以避免患者在杀菌的过程中及根治后再次被传染。

HP是人类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致病菌,它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上消化道疾病重要的致病因子,已得到国际公认。我们应该对HP通过消化道传播的这种家族聚集性传播方式引起足够重视,不能单纯靠更换对HP更敏感的药物和加长杀菌疗程来提高根除率,同时还要对患者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倡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患者重复感染,这对提高HP根除率有重要意义。

[1] 成 红,胡伏莲,李 江.幽门螺旋杆菌耐药性对其根除治疗影响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8):2679-2682.

[2] 盛剑秋,武子涛.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与现症感染情况分析[C].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消化疾病诊治临床论坛,2011.

[3] 陈肖肖,尚世强,欧弼悠,等.小儿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变异性探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247.

[4] Blecker U,Lanciers S,Mehta D,et al.Familial clustering of heli-cobacter pylori-infection[J].Clin Pediatr,1994,(33):307-308.

[5] Cover TL,Peek,Jr RM.Diet,microbialvirulence,and Helicobacter pyloriinduc-ed gastric cancer[J].Gut Microbes,2013, 4(6):482-493.

[6] 郭庆捷,曹泽伟.天津地区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与分析[J].河北医药,2010,(32):108-109.

[7] Leung W K,Sung J J,Ling T K,et al.Does the Use ofChopsticks for Eating Transmit Helicobacter pylori?[J].Lancet, 1997, 350(9070):31.

[8] Leung W K,Sung J J,Ling T K,et al.Use of Chopsticks forEating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Dig Dis Sci,1999,44(6):1173-1176.

[9] Moayyedi P,Axon A T,Feltbower R,et al.Relation of AdultLifestyle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to the Prevalence of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Int J Epidemiol,2002,31(3):624-631.

[10] Perez-Perez G I,Rothenbacher D,Brenner H.Epidemiologyof Helicobacter PyloriInfection[J].Helicobacter, 2004, 9Suppl1:1-6.DOI:10.1111/j.1083-4389.2004.00248.x.

[11] 吴 斌,黄欢欢.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途径危险因素及预防[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6,31(7):518.

[12] 杨 静,许婷婷,吴 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7A):37.

[13] 刘 伟,许春娣,奚容平,等.上海地区不同家庭环境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19-21.

[14] 黄 瑛.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的诊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29(5):326-330.

[15] Calvet X,Ramirez LMJ,Lehours P,et al.Diagnosis and epidemiology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Helicobacter,2013,18(1):5-11.

[16] Iwanczak B,Francavailla R.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pediatrics[J].Helicobacter,2014,19(1):46-51.

[17] Yucel O.Preven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childhood[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30):10348-10354.

[18] 黄梅淑,李俊柳,吴 亚.家庭传播对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2,34(5):738

R378.2

B

ISSN.2096-3718.2017.44.8547.02

本文编辑:柯 凤

猜你喜欢

螺旋杆菌家庭成员螺杆菌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家庭成员的排序 决定孩子的格局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老年人受家庭成员侵害维权体制改革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