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效果分析

2017-03-07赵艳军郝佳颖纪福利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脊椎前路椎体

赵艳军,张 峥,郝佳颖,徐 昆,纪福利

(1.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医院; 2.围场县中医院; 3.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效果分析

赵艳军1,张 峥2,郝佳颖3,徐 昆3,纪福利1

(1.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医院; 2.围场县中医院; 3.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目的分析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下简称该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98例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该病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行后路手术)和实验组(行前路手术)各49例,对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在总有效率上来说,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3.88%vs.73.47%];就椎体的前缘高度、后突的角高度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椎的前路手术应用于该病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胸腰椎脊柱骨折;手术治疗

该病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类型主要是由于高能量的暴力撞击所导致的,其发生率随着近年来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的逐年增多而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增长趋势,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仍然以外科手术为主[1]。本院将脊椎前路手术应用于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中,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8例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人数分别是55例和43例;患者中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16岁和74岁,中位年龄:(32.68±3.45)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高处坠落伤和其他伤患者分别为54例、36例和8例;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A级、B级、C级、D级、E级患者人数分别为15例、17例、29例、26例和11例。骨折类型:稳定性骨折52例,不稳定性骨折46例。根据随机平行对照法将上述患者按照手术日期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上述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2组患者间没有较大差异,因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本组患者行脊椎后路手术治疗:麻醉方法为全麻并气管插管,为患者采取俯卧位,于患者受伤部位后正中处作手术切口,充分暴露患者受伤脊椎、上下相邻椎节,脱落骨块、骨折坏死组织被彻底清除后进行定位,并对患者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处理,将受伤脊椎复位,并进行植骨处理,将植骨植入到脊椎中,并进行固定,然后止血,分层缝合切口。根据患者的神经症状及椎管受压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减压处理。

1.2.2 实验组

本组患者行脊椎前路手术治疗:麻醉方法为全麻并气管插管,为患者采取右侧卧姿,作联合切口于左侧胸腹处,切开胸、腹部的膜,将椎体前方及侧方充分暴露,切除伤椎椎体、上下间盘组织,并能够充分暴露椎体侧前方硬膜囊,脱落骨块、骨折坏死组织被彻底清除后进行定位,将植骨(与切除椎体大小相同)进行植入处理。术后处理两组患者相同,采用椎弓根螺钉进行内固定,固定植骨、彻底止血,然后采用分层缝合的方法处理伤口[2]。

对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观察并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

2 结果

2.1 比较临床疗效

参照组中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的患者人数分别为21例(占比 42.86%)、15例(占比 30.61%)和13例(占比26.53%),则治疗总有效率为73.47%;实验组中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的患者人数分别为36例(占比73.47%)、10例(占比20.41%)和3例(占比6.12%),则有效率为93.88%;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椎体解剖高度

就椎体的前缘高度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32.23±4.08)mm vs.(23.25±4.11)mm]; 就后凸角高度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5.32±3.04)°vs.(17.59±2.66)°]; 因为 P<0.05,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该病指的是患者在严重外力暴力的作用下导致≥2个的胸腰椎节段发生骨折,由于生理解剖构造独特、累及脊髓及神经损伤、致伤机制较复杂、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等特点的影响,漏诊和误诊情况时有发生。如果治疗方式不当或者治疗不及时,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大大增加了诊治工作的难度,甚至有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后路手术虽然应用范围较广,但是需要将部分脊柱结构切除,使得患者脊柱稳定性、椎体结构的完整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并且如果重建不及时,有可能会导致矫正度丢失和椎体塌陷等情况的发生。前路手术具有清晰的手术视野,能够对神经和脊髓损害情况有效避免,内固定植骨支撑的应用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的恢复,使脊柱高度和脊柱矢状平衡得到了明显的恢复,对植骨融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将脊椎后路手术和前路手术分别应用于我院收治的98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中,结果显示:就有效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3.88%vs.73.47%];就前缘高度、后突角高度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践证明,脊椎前路手术应用于该病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在减轻椎体压力、固定脊柱、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促进恢复等方面均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1] 李 栋,姚瑞祥.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9(89):228-229.

[2] 张润岭,江小强.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应用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7(80):71-72.

[3] 李少平,杨光勇,潘继春.观察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5,28(16):46-47.

R687.3+4

B

ISSN.2096-3718.2017.44.8546.01

本文编辑:柯 凤

猜你喜欢

脊椎前路椎体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基于机器学习和几何变换的实时2D/3D脊椎配准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治疗严重、僵硬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后凸畸形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逐梦记·马
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测试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