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思考

2017-03-06刘春梅

商情 2016年46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全球化大学生

刘春梅

【摘要】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所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全球化背景下的实质,高举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更新爱国主义教育理念,不断充实和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全球化 大学生 爱国主义

一、为适应全球化背景下浪潮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一)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基础地位、长抓不懈的教育理念

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放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整个大学教育的基础地位,这是全球化背景下正确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和基本认识前提,必须坚持。全球化时代并不会导致民族国家的消亡,全球化也决不意味着对国家主权的否定和民族利益的抹杀;恰恰相反,要在全球化中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要求强大的民族独立自主精神以及凝聚力的支持。强大的民族独立自主精神以及凝聚力,正需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来培养。没有爱国主义教育,就没有民族独立自主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独立稳定发展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必须重申和强化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地位。

(二)坚持立足民族性、注重开放性的教育理念

全球化时代,伴随“全球化”趋势发展,“国家化”和“民族化”趋势也在增强。一方面,全球化呈现出全球不断融合的开放性特征;另一方面各个国家要保持自己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独立自主地位,必须立足于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这一特征要求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树立和坚持立足民族性又注重开放性的教育观念。

全球化背景下时代,各国竞争日趋激烈,民族文化、民族凝聚力己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体现。强调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民族性,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抵御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入侵。

(三)坚持继承传统、不断创新的教育理念

爱国主义教育要保持其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保证其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树立不断创新的理念。这种创新,要建立在继承和发扬民族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的基础上,不仅是在理念上创新,而且要在内容、方式方法、载体等多方面创新,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创新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全球化背景下继续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生命,绽放出新光彩。当然,这种创新,还应建立在对世界其他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方式方法的吸收和借鉴之上,同时还要关注全球化的社会实践,关注、研究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学会运用新理论、新成果和新研究工具来推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发展。

(四)坚持理性化的教育理念

在全球化的今天,仍然有一些大学生奉行狭隘的、非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在一些问题上过度敏感、极不冷静等,他们往往纠缠于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而大做文章。这种所谓的爱国心,一是并不长久,二是不能指导大学生正确的行动,甚至产生与主观愿望相异、相反的效果。所以大学生爱国要讲究方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增强理性化,帮助大学生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辨别国际社会中形形色色的理论与思想。正视本国的历史和国情,认清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形势和地位以及自己的发展目标。既要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也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同时应把情感与理性的反思结合起来,把对祖国的满腔热情与对现实的深刻而理性的思考结合起来,刻苦学习,学好本领,为将来报效祖國而努力。

二、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建设

(一)注重研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问题、新情况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它将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造成持续冲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将不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因此,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要紧跟时代变化的潮流和趋势,密切关注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加强对它们的理论研究,并以这些研究成果来指导教育实践,使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不断应对新情况、新变化,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推进。

(二)培育应对经济全球化冲击的优秀理论成果

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出版社、杂志社以及高校自身,要高度重视应对经济全球化冲击的优秀理论的建设;应提供资金、物力上的支持,成立相关研究机构,加强科研队伍建设,使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建设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资金、时间和精力上有充分的保障。尤其要组织一批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文、史、哲方面的专家、学者,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要求与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和个人发展需求结合起来,进行高校爱国主义教材建设、历史和文学艺术读物的建设,为实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更新,提供理论与知识文化支持。

(三)博采众长,开展借鉴其他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系统研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应该面向世界,对世界其他国家爱国主义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系统研究,从中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经验、方法,加以借鉴。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启发教育,让教育对象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道德认知、道德境界和践行道德原则的能力。这些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方法和经验为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提供了借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重视这些方面的研究,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借鉴和吸收。

三、不断充实和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永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它关系到我们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和命运。全球化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构成了现实的冲击和影响,从国际形势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对我国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渗透,造成了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出现多元化和不稳定的趋势;从国内形势看,随着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及矛盾的激增,社会道德领域一度呈现出混乱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的认同和信仰。

(二)民族精神教育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新的时期,中华民族如何抵御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维护国家主权,这需要我们真正把爱国主义这面旗帜高举起来,把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民族文化教育

在中国文化的整体结构中,儒家所提倡的人际贵和精神、家族凝聚精神、公忠体国的政治伦理,由己及人的宽容襟怀;道家所强调的豁达大度的人格风范、怡情养性的生活准则、先予后取的处世态度;法家所主张的厉行法治以显现纲纪的治国理念;墨家的笃行实干的生活态度、利他平均的理想追求,等等,对于解决全球化背景下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都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我们应该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普及强化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使大学生明确全球化应有各个民族、各个文明的特色,并结合本国的实际进行,摒弃本国文化传统的现代化、全球化是不可能成功的。

四、要不断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载体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认清国际国内形势,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珍惜和维护稳定大局,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二)发挥社会实践的强化作用

大学生爱国主义不能仅仅依靠校园活动来实施,还必须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为大学生个体意识,必须通过经常化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践活动,强化大学生的爱国心理和爱国感情,使愛国主义精神在大学生心理结构中由朦胧走向自觉。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对祖国的认识更全面、感情更深厚,对爱国主义有更直接、更具体的体验,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等。此外,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还会受到民族文化和革命传统的熏陶,有利于大学生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三)发挥校园文化的渗透作用

校园文化具有明显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辐射功能,它与课堂教学文化一起共同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需要,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从培育以校训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为切入点,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通过耳濡目染,实现环境育人;需要充分利用广播、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努力营造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四)发挥校园网络的载体作用

随着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更加丰富。互联网自身的诸多特点和强劲的发展态势,成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型载体,因此,高校要不断强化“阵地意识”,及时占领互联网阵地,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平台。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网页,提供资源丰富的信息检索和利用服务,让更多的媒体进入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和完善教育网络系统,形成立体化的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格局。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全球化大学生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避免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