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化进程中株洲农户经济行为变迁研究

2017-03-06刘宝磊

商情 2016年46期
关键词:变迁市场化农户

刘宝磊

【摘要】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株洲农户经济行为不断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农户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变化方面,可以进一步细化为农户经营行为、就业行为、金融行为、消费行为的变化,本文通过研究株洲农户经济行为的变迁,为政府及时调整“三农”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对策。

【关键词】市场化 农户 经济行为 变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株洲农户经济行为不断融入市场因素,市场经济原则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趋势势不可挡,农户也逐步从“传统的”、“维生的”、“小的”经济单位发展到“市场化”、“经济化”、“企业化”方向发展(弗兰克·艾利思,2006)。农户的家庭决策、资源配置、消费结构越来越向市场化方向变迁。

一、株洲农户经济行为变迁的原则分析

农户经济行为的变迁受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制度因素、农业技术变化、家庭结构变化和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等几个方面。

(一)制度因素是株洲农户经济行为变迁的决定性因素

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以农村改革,解放了农民的自由劳动权,保障了农民劳动果实的收益权,农民家庭的农业生产经营的热情得到了有效激发。2005年以后,取消农业税、农业补贴和长期稳定土地承包权制度的的出台,再一次激发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二)农业技术变化是株洲农户经济行为变迁的主要力量

首先是农业机械化解放了农村劳动力资源。2015年,株洲市农业机耕率95%,机收率84%,机插率24%。全市水稻生产综合机械水平达71%。农业机械化施肥、喷药、除虫等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减轻了农业的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了农业劳动的需求数量,让更多的年轻劳动力可以脱离农业,进城务工或经商,为农户增收提供了基础条件。

其次是农业科技的推广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直接增加了农户收入。在农机推广和应用方面,株洲全市县乡两级农业推广科技人员1087人,大中专以上学历713人,50岁以下884人,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290人,初级技术职称366人,株洲农业良种使用率达到100%,化肥、农药施用率稳步提升,生物技术应用率大幅提高,为农业稳产增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三)家庭结构变化是农户经济行为变迁的内在因素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得知,目前株洲农户家庭规模中一人户到五人及以上户与1990年相比分别增加1.7、3.8、5.7、-4.0和-7.2个百分点。表明株洲四人和五人及以上规模的户在继续减少,而规模小、结构简单的小家庭在不断增加,其中1-3人规模的家庭成为主流。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使每个人的生活成本提高,让农户家庭仅仅依靠农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家庭消费的需要,促使大部分年轻人在农村或到城市务工、经商,直接促进了农户经济行为的变迁。

(四)社会经济环境变化是促使农户经济行为变迁的外因

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农村年轻劳动力到城市务工或经商逐步增加,他们不仅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方式,还把城市的文明习惯、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带到了农村,农村的居民的生活和行为方式逐步向城市人看齐,促进了农村居民生活习惯、投资结构、消费模式、消费结构的明显变化,同时也促进了农户经济行为的变迁。

二、市场化进程中农户经济行为变迁的主要表现

本文主要从农户的生产行为、消费行为、金融行为、生育和养老行为等四个方面分析市场化进程中株洲农户经济行为的变迁表现。

(一)市场化进程中株洲农户生产行为的变迁

本文把农业生产和工商业经营统称为农户生产行为,从图一、图二看到,农户经营性行为占总收入的比重从2000年的60.9%下降到2015年的25.5%,这主要是农业经营占农户收入比重大幅下降引起的;工资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从2000年的33.5%上升到2015年的57.7%,这主要是农户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天数和工资上涨的引起。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从2000年的5.7%下降到2015年的3.7%,这期间虽然政府农业补贴转移支付数额不断上升、农户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但由于总收入增加更快,导致这部分比例有较大下降。

(二)市场化进程中株洲农户消费行为的变迁

一是享受型消费比重逐年提高。随着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逐渐增强,享受型消费领域明显扩大。截止到2015年底,株洲市各县农民的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等享受、发展型消费人均支出3312元,比上年增加711元,增长27.3%,占农民生活消费的30.28%,较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服务型消费比重明显增加。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消费中用于在外饮食、旅游等各项生活服务消费支出呈现全面快速增长态势。截止到2015年底,株洲市各县农民人均用于旅游等服务性消费支出2216元,比上年增加427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27.69%。

消费支出朝品质化、时尚化提升。食品消费中蔬菜及肉、禽、蛋、奶等消费支出较快增长,支出1918元,增长67.8%,占全部食品消费比重达48.12%。农村居民衣着消費已从低档、耐用型向高档、成衣转变,服饰品种、规格更加齐全,款式新颖、美观大方的西装、大衣、皮衣、裙装在农村随处可见,衣着消费趋于城市化、时尚化。2015年,农村居民衣着支出中人均购买服装332元,增长34.3%。

(三)市场化进程中株洲农户金融行为的变迁

调查显示,株洲农户借贷行为逐渐频繁,数额也越来越大,在农户中发生过借贷行为的占42%,借贷数额平均为6278.2元,借贷用途主要是生产、经营、婚丧嫁娶分别占发生借贷比例的53.6%、31.2%、10.7%,剩下的借贷主要是子女上学、资金周转等。株洲农户投资行为中银行存款占投资比例的份额为67.2%,民间借贷占22.3%,股票债券占10.5%,其中银行存款下降10.6个百分点,股票债券投资上升8.6个百分点。

(四)市场化进程中株洲农户生育和养老行为的变迁

年近来,随着农户经济行为的变化,农户生育和养老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一孩比例由10年前的几乎为零上升到5.8%,三孩及以上比例由4.8%下降到1.1%。由于农村许多生育年龄人群外出务工或经商,生育小孩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再加上自身经济能力的增强,农村居民养儿防老的观念逐步淡薄。在养老方面,45岁以下人群中76.3%准备由自己储蓄养老,79.4%的人到老年不一定会随子女一起住,会选择年老后继续留守农村。

三、株洲农户经济行为变化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农户经济行为变化关系到株洲能否按时建设成全面小康社会

目前,株洲仍有炎陵、茶陵两个贫困县,158个贫困村,10.1万贫困人口。株洲提出在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农户能否按期、全面、彻底脱贫,直接关系到株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政府“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通过转移支付和救济政策让农户短期脱贫相对容易,但如何让农户通过自身经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发生转变,通过这种转变彻底改变贫困农户的面貌,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二)农户经济行为转变关系到株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否顺利完成

2015年株洲市三次产业结构为7.5:58:34.5。第三产业发展低于湖南11.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就业队伍,这需要其他产业、特别是农业人口要尽快转变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农业劳动力仍然是第三产业发展所需劳动力的蓄水池。在劳动力有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过程中,对农户经济行为的诱导成为关键,农民是否选择第三产业就业,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市场经济因素引导。

(三)农户经济行为的变迁关系到国家惠农政策执行的成败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脱贫奔小康出台了“精准扶贫”、转移支付、就业培训、升学支持等许多惠农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政策执行效果的好坏不仅仅看政策制定者的初衷,更关键的是政策接受者能否以适当的行为作出回应。没有农户适当的经济行为回应,再好的政策也只能是一厢情愿。拿“精准扶贫”来讲,国家和地方政府虽然下了大力气,但农户如果不能在“精准扶贫”中形成有效的自力更生、自我发展能力,扶贫效果就不能长久保持。

四、促进农户经济行为向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转变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农村地区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能力

首先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面对的对象是青少年儿童,通过提供良好的师资、硬件基础设施、严格的教学考核,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为青少年儿童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加强农村居民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可以让成年农民具有一技之长,提升其谋生能力和对家庭的贡献力,让农民能够更适应株洲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株洲经济转型升级储备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为农村家庭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加强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资金保障

农户经济行为的变迁离不开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提供的激励,离不开农村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和社会形态的不断优化。良好的政策可以提供有利于农户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激励约束,政策的支持是激发农户自我发展、自力更生的外部因素,可以促进农户自身经济行为向政府和社会需求的方向转变。各种资金的支持对于贫困地区农户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一定规模的启动资金,农户只能在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徘徊,无法走出“发展陷阱”,无法实现自我发展。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强农户身份认同,让更多的农户享受城市发展的文明成果

加快城市化进程,尽快完成农户有农村居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化,身份的转变不仅让农户尽快融入城市生活,还能够增强农民的自信心和按照市民行为自觉行事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其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转变进程,自觉促进农户经济行为向更适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方向优化。

(四)大力发展农村新型经济,促进农户多种经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优质的饮食、环境等资源对城市居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农村居民可以借此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农村康养产业,促进农户开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户人均收入。

(五)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力资源

劳动是一切财富创造的源泉,现有的土地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有一种粘性和束缚力,让农村劳动力不能顺畅地进入就业市场。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和政策支持,让不想种地的农民能彻底抛开土地的束缚,劳动力资源得到进一步解放,不仅能为农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也为株洲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参考文獻:

[1]陈风波.江汉平原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户行为变迁[D].华中农业大学,2005.

[2]赫晓霞,栾胜基.农户经济行为方式对农村环境的影响[J].生态环境,2016,(2).

[3]彭小辉.农业政策变化与农户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

[4]文峰,冯先宁.破解农户经济行为悖论[J].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

[5]詹姆斯·C·斯科特(美).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香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3.

[6]H·孟德拉斯(法).农民的终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变迁市场化农户
数字解读 DIY世界的精彩变迁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研究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农户的社会资本对农户民间借贷的影响
变迁
浅议农村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
全国42%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
互联网+背景下的黄梅戏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