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鲁滨逊漂流记》

2017-03-06吴玲莉

戏剧之家 2017年3期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鲁滨逊漂流记

吴玲莉

【摘 要】鲁滨逊一直以正直、勇敢、智慧的形象示人,然而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解读,他其实是一个以欧洲文化为中心的白人,通过语言、宗教殖民、建构被统治者的文化,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完成文化侵略。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后殖民主义;西方主义;文化侵略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275-01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从小热爱航海的鲁滨逊漂流到一个无人岛并生存了28年的故事,期间他靠着智慧种植粮食、圈养牲畜,拯救并驯服了奴隶星期五。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萌芽于19世纪后半叶,始自1947年印度独立后的一种新的意识,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的关系,其实质是反对欧洲中心主义,反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所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虽然《鲁滨逊漂流记》中再现的是英国早期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向海外扩张、建构殖民帝国的过程,但是作品反映更多的是以鲁滨逊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对以荒岛为缩影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侵略。

一、鲁滨逊的文化殖民

鲁滨逊在无人岛通过血腥的镇压和掠夺,最终控制了小岛,并将这座荒岛彻底改造成了欧洲文化的一个领地。杰姆逊在《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中表明,第一世界(中心文化)掌握着文化输出的主导权,它们强制性地将自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灌输给第三世界,处于边缘文化的第三世界只能被动的接受。鲁滨逊在荒岛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一)行为方式殖民。鲁滨逊扮演的是宗主国的角色,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他不允许星期五有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行为,尤其是吃人。当星期五想挖尸体吃时,“我表示十分生气,我向他表明,对人吃人这种残忍的行为我深恶痛绝。我做出一想到这种罪恶勾当就要呕吐的样子。”鲁滨逊并没有直接禁止星期五吃人,而是表示吃人是残忍的,让其被动接受,并利用“主人”的权势迫使星期五放弃这一行为。虽然“星期五对那些人肉仍垂涎欲滴”,但是碍于“主人”的权利话语——“如果他敢再吃一口人肉,我就把他杀了”而放弃,直至最后完全不吃人肉。

除此之外,鲁滨逊给星期五做了麻纱短裤、羊皮背心和兔皮帽子,因为不穿衣服是罪恶的、堕落的。“开始,星期五刚穿上这些衣服时,深感行动不便;不但裤子穿起来感到很别扭,而且,背心的袖筒磨痛了他的肩膀和胳肢窝。”但是,鲁滨逊并不允许星期五脱掉衣服,到最后星期五习惯了,甚至开始喜欢衣着,认为自己和主人穿的一样好。

后殖民主义其实是友好面纱下的文化侵略,星期五最终放弃了自己文化的认识,“归顺”了大英帝国的文明文化,甚至要教他部落的人民“祈祷上帝,告诉他们要吃谷物面包,吃牛羊肉,喝牛羊奶,不要再吃人肉。”

(二)语言殖民。鲁滨逊最先教星期五的单词是“主人”“是”和“不是”。后殖民主义理论来自福柯的权力理论,以知识和权力为一对共生体,表象是知识,实质是权力。鲁滨逊虽然只教了三个单词,但他是在告诉星期五,他拥有无上的权力,他们之间是一个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只有语言殖民,才能对星期五发布更多指令,加深他们的主仆关系,到最后,星期五誓死不离开。

(三)宗教殖民。鲁滨逊时常祈祷上帝,也坚信是上帝让他度过了劫难。一开始,他发现星期五信仰一位叫贝纳木基的老人,于是引导星期五相信上帝,告诉他贝纳木基只是个骗子。他发现,“把宗教神秘化,从而使人们能敬仰神职人员,这种做法不仅存在于罗马天主教,也存在于世界上一切宗教,甚至也存在于最残忍、最野蛮的野人中间。”他意识到贝纳木基是将宗教神秘化了,可是却没有发现基督教也是一个神秘的存在,还执意要星期五对上帝有正确的认识。当星期五提出既然上帝比魔鬼更可怕,为什么上帝不杀死魔鬼时,鲁滨逊装作没听清,因为他也不知道答案,却依旧让星期五在任何情況下都信上帝,而星期五也这么做了,成为了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鲁滨逊不费一兵一卒,成功地对岛上唯一的人进行了文化殖民,瓦解了这类土著人的边缘文化,使他自己成为了整个岛的中心文化。

二、结语

鲁滨逊是正直、勇敢、智慧的化身,可是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看,他主宰了荒岛文明的进程,从土地殖民到文化殖民,鲁滨逊将自己眼中高尚的品质强行灌输给星期五。但并非中心文化都低于边缘文化,我们要让不同的文化成为对话、互渗、共生的新型关系。

参考文献:

[1]Defoe Daniel. Robinson Crusoe [M].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2012.

[3]陈 岚,鲁滨逊漂流记与后殖民主义[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4,5 (4): 53-54.

[3]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M].郭建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4]高敏,黄波.《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后殖民主义色彩[J].语文学刊,2012, (7): 36-37.

[5]弗雷德里克· 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J].张京译.当代电影,1989,(6):45-57.

[6]王宁.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的批判——爱德华·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剖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54-61.

[7]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增补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后殖民主义鲁滨逊漂流记
《山河故人》:从民俗符号的颠覆看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乡愁”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吵嘴吵出《鲁滨逊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