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AT散文翻译探析——以《我若为王》为例

2017-03-06杨一鸣姜诚

戏剧之家 2017年3期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散文

杨一鸣+姜诚

【摘 要】翻譯实践活动历史悠久,在人类发展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电子化材料取代纸质材料成为人们日常交流应用最广泛的媒介,随之而来的是翻译技术的革新。新兴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是指在人工翻译过程中辅助使用计算机程序的自动翻译功能。在逐渐被大众所接受的大环境下,很多人的思维还是停留在计算机辅助翻译只是信息型文本翻译的专利。但是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准确性对于文学作品形象的传达未必是一种劣势,其语言记忆库技术以及英汉对照界面设计对于散文翻译实践有着极高的可操作性。本文从分析CAT的核心技术以及操作步骤入手,借助《我若为王》翻译案例,说明CAT在散文翻译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散文;《我若为王》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264-02

计算机辅助翻译是在翻译材料电子化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项技术。相比较上个世纪以及近十年的机器翻译软件,它不依赖于计算机的全自动翻译,而是在人工参与的基础上完成整个翻译过程。与人工翻译相比,译文质量更好且效率更高。然而,相当多的学者却认为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不适合散文翻译而适合信息型文本的翻译,比如法律文件、技术说明或者科学知识。究其原因,可以总结如下:第一,习惯于传统纸质翻译的人对于机器操作的质疑心理。他们认为繁杂的操作程序会束缚甚至扰乱创作思路,殊不知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语言数据库可以成为他们的减压工具,帮助他们记忆类似的短语甚至句型,从而为部分语句翻译提供充足的时间来激发更多灵感。

第二,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界面对于句子分散式的布局。虽然是双语对照的界面,但是译者会把注意力放在单个句子的翻译准确性上,从而忽略了上下文之间行文的连贯性,导致主题不突出。但是译后审校程序的严谨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不完善。因此,计算机辅助翻译可以在较好地完成翻译任务前提下,提高译者的翻译速度和优雅度。

一、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在散文英译中的应用

文学作品主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此类文本语言生动,在塑造形象的过程中概括具体的艺术特征,因此在翻译这类文本时应该将原文的深层意思准确完整地传达出来。计算机辅助翻译可以帮助译者划分单元,让译者能够清晰理解每段语句含义,进而思索优美的语言。即使初译稿不是特别完美,也可以在随后的质检审校中得以完善。以下将以聂绀弩的散文《我若为王》中部分话语为例。

(一)《我若为王》的语言特点

“我若为王,自然我的妻就是王后了。我的妻的德性,我不怀疑,为王后只会有余的。但纵然没有任何德性,纵然不过是个娼妓,那时候,她也仍旧是王后。一个王后是如何的尊贵呀,会如何地被人们像捧着天上的星星一样捧来捧去呀,假如我能够想像,那一定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我若为王,我的儿子,假如我有儿子,就是太子或王子了。我并不以为我的儿子会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白痴,但纵然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白痴,也仍旧是太子或王子。—个太子或王子是如何的尊贵呀,会如何地被人们像捧天上的星星一样地捧来捧去呀。假如我能够想像,倒是件不是没有趣味的事”,该句的语言特点在于娴熟运用排比和押韵。首先,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加强语气增加语势,使读者产生共鸣。排比的行文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述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写景可将景物刻画得细致入微,说理可将道理讲解透彻,进而深化中心。此段文章通过排比,对于人物地位的描写极为扣人心弦,短短几十个字就道出了社会中无形的等级差异。此外,原文运用排比的手段,连用两个“如何的……”句式层层递进,加强了语气,并对自身的观点予以肯定。其次,押韵,又作压韵,它可以使声音和谐优美,吟诵顺口悦耳。文章常有,但是能够以大家都能接受的口吻却不常有,该段做到排比的同时又充满押韵字眼,让人读起来心生愉悦,从而便于记忆流传。

(二)散文英译难点

人的一生精力有限,时间有限,精于某物必疏于某事。文学题材中有小说、诗歌、散文等,对于这三者的翻译,其中既包括共性,也有差异性,但绝不能等同视之。就散文翻译而言,译者很容易因经验缺乏,而使初稿不堪入目。散文的最大化要求在其文采方面,因而又有“美文”之称,它既要求本身富有内涵,又要求文中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刘宓庆先生提出的文学作品审美需达到四个层次,即基本语义层、整体美信息层、技术信息层、社会文化信息层。基本语义层属于形式美信息,主要包括语音和文字等文体功能。翻译散文时,必须传达基本语义层的形式美。语言形式与意义紧密相连,形式是意义的体现。“形式是认识意义的手段,人们就是通过形式所体现的语法结构来把握语义结构的”。(刘宓庆,2001:505)由此可见,领悟且懂得欣赏原文文采是文学翻译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三)CAT散文英译的可用性

CAT用于散文英译存在两种情况,即有无记忆库存在。本文将以Trados为例。首先,CAT英译前找到《我若为王》的记忆库,之后创建项目并导入记忆库,翻译界面将出现百分之百的译文,此时的译文界面是可操作的,为了提高质量,译者可在译文框内对内容进行美化。语言优化后,保存更新记忆库,以备不时之需。另外一种情况是存在部分语句记忆库。在《我若为王》这段话中,“纵然”一词出现了三次。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在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中设置术语库,将“纵然”一词标准化为“even if”。在翻译这段话时,术语库会自动提示存储的文本。例如,“纵然没有任何德性”“纵然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白痴”的译文是“even if she had no virtue to speak of”“even if he was ignorant or worthless in every way like an idiot”。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核心技术记忆库的应用价值在于自动记忆和搜索,当接下来翻译的句子和系统自动记忆的句子相同或者类似时,系统会自动匹配之前已经翻译过的句子。如果译者已经有该片段的译文,并且建立了记忆库,在项目设置完成后,翻译界面就出现该片段的译文,或许可能未达到百分之百的匹配率,但译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修改。此时,为了提高译文质量,可将译文交付审校人员质检。先打开项目,然后在译文的文件夹处右击,点击“打开并审校”,修改处的文字类似Word中的修订模式。修改完成后,点击确认按钮,即翻译被核准。保存和关闭文档返回译者,确认无误后,译文完成。简而言之,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能够匹配文章相似度,可将译者需要翻译文本与导入的记忆库或者术语库进行匹配,从而给出相应的匹配率指标,方便译者选择使用。这样,译者可免于重复的劳动,提高翻译的速度和准确性,节省更多的时间用于大批量工作。

二、总结

事实上,在汉语中很难找到一个完全与英文对等的句型来表达同样的内涵。于是,译者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即用目的语中相应的词汇直接说明、解释原文的内涵,以使译文读者更易接受译作。根据奈达的翻译理论,文化差异的处理是与从语义到文体将源语再现于目的语紧密相联的。只有当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精神时,译作才能被称作是优秀的作品。在信息量庞大的今天,需要翻译的文章众多,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及财力,CAT在拥有记忆库和术语库的情况下,将极大地提高效率,为译者开拓出一片新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李鲁.机器翻译与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与探索[J].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5).

[2]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505.

[3]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

[4]Eugene A.Nida.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

[5]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FLEP,2004.

猜你喜欢

计算机辅助翻译散文
散文五章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高校英语专业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探索
计算机辅助翻译环境下术语库创建、应用与术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