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倦怠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2017-03-04李凯钧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习倦怠思政课因素

李凯钧

【摘 要】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倦怠问题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较常出现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具有活跃的思维,在文明创造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指挥者,其学习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兴衰。在校园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变化速度加快的背景下,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和表现行为也有所变化,因此需要分析大学生思政课的学习倦怠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这对缓解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和提高学习兴趣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倦怠;因素;对策

学习倦怠主要是指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或兴趣,但却又必须要为之学习而感到挫折、疲乏和厌倦,继而产生不适当的逃避学习行为的状态。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存在学习倦怠现象,如对思政课出产生排斥与厌恶心理,甚至出现一些行为偏差[1]。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详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准确把握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缓解学习倦怠现象,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倦怠的因素分析

对于学习倦怠而言,其包括成就感低、行为不当和情绪低落三个维度,其中成绩感低主要表现为对自己不自信或评价低,容易体验失败和挫折;行为不当指的是逃避学习的行为,如不交作业、上课睡觉、迟到早退、逃课等;情绪低落则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产生挫败感、沮丧感和疲乏感,极度排斥和厌倦学习。一般来说,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倦怠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学生个人因素。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没有学习压力,方向相对模糊,有些学生忙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网友、兼职或交由等,缺乏学习兴趣,在思政课考试中则靠临时突击,学习盲目性强,缺乏人生规划。其次是社会环境因素。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易受社会风气和社会现象的影响,对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产生怀疑,认为读书无用,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不关心学习成绩,将精力和时间花费在网游、兼职和交友等方面,只学习认为对自己有用的专业课程,忽略思政课的学习[2]。同时大学生面对一定的就业压力,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看到即便成绩好但也无法找到理想工作的情况,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有些学生为了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花费大量精力在各种形式的社会兼职、培训和考试中,对思政课学习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只求通过考试拿到毕业证书即可。最后是学习方式因素。相较于中学教育模式而言,大学课程教育的内容量大且进度紧,思政课教学多是依赖于学生的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以自学为主,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查阅相关资料文献。但是许多学生习惯于应试教育的模式,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不知道如何规划学习任务和自主学习;有些学生虽然努力学习,但是多过着食堂、教室、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久而久之则会感到枯燥与疲惫,继而对学习产生倦怠感。

二、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倦怠的解决对策

(一)转变教育理念

有些高校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理念,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兴趣;同时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受限,没有调节好与社会和政府之間的关系,导致大学生思政课教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高校从自身发展实际出发,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高度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处理好与社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结合社会实际需求来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格,以此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克服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倦怠问题,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课堂教学枯燥呆板、课程体系结构不够合理、缺乏激发学生兴趣的新方法和新理论等,这就要求高校适当调整和科学设置思政课的内容及目标,重新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少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同时高校可以加快校园文化的建设,将校园文化的隐性力量加以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3]。例如:高校可组织专业学术竞赛和校园文化活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或者是做好学风建设工作,要求师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与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另外,高校应该加强民主管理,形成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鼓励学生树立主人翁的精神,让学生明确自身的职责和学习任务,继而减少学习倦怠,主动投入到生活学习中。

(三)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主要是指自我判断自己能否应付某种情景或完成某项特定任务,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思政课学习倦怠。首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针对各种环境因素对学生心理效能感的影响进行考虑,如就业情景、学习压力和人机关系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感念,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坚强意志力,继而激发心理效能感[4]。其次,发挥家长和教师的积极激励作用。家长与教师应该激励和肯定学生,关注和理解学生的行为,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使其在实践中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继而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自信心,缓解学习倦怠心理。

结束语

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环境、学习方式、个人问题等,极易出现学习倦怠的现象,继而影响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这就需要高校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详细分析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成绩和教学质量,发挥出思政课的作用,实现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邵雅利.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倦怠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02:70-73.

[2]刘雯婷.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社会心理科学,2014,Z1:59-63.

[3]凌霞.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09:97-98.

猜你喜欢

学习倦怠思政课因素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解石三大因素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