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凸显职业性

2017-03-04尹艳玲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职业性语文教学中职

【摘 要】目前我国中职语文教学高耗低效,教师教得辛苦,学生毫无兴趣。归根结题是因为中职语文没有和职业性充分结合起来。本文深入探究了中职语文教学和职业性的融合策略,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在介绍作者思想进程中融入职业理想的教育,教学内容应体现出实用性与趣味性,教学进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职业性

从目前中职教育的发展态势来看,绝大部分的中职生都重视专业课程,轻视文化课,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甚至有些职业学校的领导公然表态要进行教学改革,要砍掉语文课程。中职语文教师们也感觉语文教学难度加大,学生学习语文缺乏必要的兴趣,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对此,笔者认为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是绝对不能砍掉的,但中职语文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要凸显出职业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在介绍作者思想进程中融入职业理想的教育

众所周知,中职语文教学都是通过分析课文当中的人物形象或者价值观念来告诉学生一些人生的启迪以及正确的思想观念,所以在教材的选用当中多以著名的文学家或者是思想家们对自己异于常人的经历和思考来叙述的作品为主。在教师分析课文的时候,一贯采用的就是细化的分析,以小见大,先分析句子或者段落,然后再对课文进行整体的总结概括,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在不断地进行思考,也就在无形当中形成了自己对于这个社会以及所学专业的认识,进一步形成自己的正确的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理想。我们都学过《师说》这篇课文,当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这句话在当代己经不适应了,所以存在很大的历史局限性。在古代,人们一直有一种观念就是“厚道薄技、重知轻艺”,而这些思想根深蒂固也就直接的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还会让学生对职业教育没有任何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的时候,应该对比古代和当代的不同以及分析韩愈当时所在的社会是农业社会,人们追求的是自给自足,精耕细作,所以对于那些靠技艺来谋生的人被认为是懒惰的人,是不被接受的,所以就古代的观念当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来说的话,“君子不齿,实不足为怪。”但是回过头来看,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追求的是全方面发展的人才,盛行的观念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也就是说,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是被大家所接受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现在各类职业都在转型,以前重操作性,现在重智能化;以前重传承,现在重创新;以前重就业,现在重创业。这无疑是对劳动者提出的在素质和技能方面的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二、教学内容应体现出实用性与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中专生一般来说基础差,普遍比较厌学,因此授课内容如非紧扣他们将来的就业并且是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就不可能激发其学习热情,语文教学就不可能收到实效。因此,每一届新生,在授课之初,我总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组织新生看毕业生就职面试的录相,借此给他们传递一个信息,就是语文在他们将来就业中的重要性,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知道就职所需要的语文能力,如胆量、听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文字书写能力等;第二件事是调查新生对语文教材的满意度、兴趣度及其建议;第三件事是师生一起制定新学期的学习内容。而这些内容由课内和课外两部分组成,而且往往还是课外内容更吸引我们的中职生。例如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删除、合并、或自学的方法灵活安排教材内容后,还结合同学们大部分来自农村、基础差、胆子小、自卑、不会说普通话,不了解专业,不了解前途,彼此不熟悉的具体情况,确定如下十项学习内容:①自我介绍,②用普通话朗读报纸和讲故事,③介紹一本自己最喜欢的文学作品,④介绍自己偶像,⑤我为什么读中专,⑥我对中专就业前景的认识,⑦中专生应具有怎样的职业素养,⑧我的理想,⑨每天背一条名言或一个成语,⑩每周交一份书法作业。

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例如各类英文书刊、报纸、杂志、广告、标语、互联网、电影、录像、音带、VCD.DVD、电视、电台等还有各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习俗等都可开发作为听、说、读、写技能的资源。

这些学习内容紧贴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学,符合他们的口味,不仅训练了听说读写,提高了能力,而且增进了情感和相互的了解,使学生们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增强了自信,大受他们的欢迎。

三、教学进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目前大部分中职学生并不是主动选择中职学校学习的,许多是由

于中考成绩不好,不能上普高才“被迫”选择职业学校的。进入中职

学校后选择专业时也并没有很清晰的观点,有的是父母做主,有的是

老师拿主意,有的是看上去哪个专业热门就选哪个专业。在这种情况

下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根本就不了解,也谈不上喜欢自己的专业,学

生的头脑中根本就没有“职业”这个概念。许多学生也不了解什么是

“职业”,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对职

业的认识是模糊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已迫在眉睫。职业意识简单的说就是个体对不同职业的看法和认识,它包括自信意识、责任意识、服从意识、技能意识等。职业意识的形成是一个由浮浅趋于深刻、由幻想趋于现实的发展过程,需要多方努力来激发。而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职业意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中职语文教学务必体现出职业性,中职语文教师如能根据上述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进程中凸显出职业性,定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质量。

作者简介:尹艳玲(1977-),女(汉族),湖南衡阳。助理讲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方面的工作,在中职学生语文教学方面有一定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苏芳.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J].文学教育(下).2015(11)

[2]郑晓琴.兴趣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33)

[3]江红梅.中职语文教学实用性之考量[J].学周刊.2015(34)

猜你喜欢

职业性语文教学中职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