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国成为“人生赢家”

2017-03-04柯修

神州学人 2017年2期
关键词:燕园导师汉语

我的名字叫柯修(Kishore Biswas),来自孟加拉国,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一带一路”外国语言与文化系列公共课程项目孟加拉语教师、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语言学研究所研究员。

初来中国的苦与乐

我对与中国的“初次见面”记忆犹新,这还得益于当时中国出口商品援助孟加拉国。在我上小学时,新学年开始会发新书,而同时下发的还有书皮,用以保护脆弱的课本。这些书皮多为从中国进口的质量优良的厚纸,有的上面印有中国的城市、农村、工厂、花园等图案,图中的烟囱、果树和鲜花让我初次接触到这个神奇的国度。而我小时候用的比较耐用的铅笔、橡皮、尺子,都是从中国进口的,上面都写着“中国制造”四个字。虽然当时我不会中文,但端庄的方块字还是激发了我对中国和汉语的兴趣,那时我常把“中国制造”当艺术绘画来模仿。除此之外,中国功夫在孟加拉也很受欢迎,尤其是中国功夫的电影,成龙、李小龙都是孟加拉人喜欢的明星。我当时并不知晓夸张的成分,看到中国功夫能让人具备常人不具备的功能,做普通人做不到的事,便觉得异常神奇。这些构成了我走近中国的最初动因。

1999年,高中毕业的我得知中国政府会为孟加拉学生提供政府奖学金,尽管依旧不了解中国,且整个国家仅有5人能获得资助,但出于兴趣与好奇,我报了名,并认真准备考试。经过六七百人参与的海选和严苛的笔试、面试,幸运的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的资助,让我最终有机会亲近中国,接触中国语言和文化。

来到中国的第一年,我在武汉的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学习中文,上了两学期汉语课,而后我边了解所感兴趣的计算机专业,边学习汉语。最初在中国的日子并不好过。比如,我曾在武汉的光盘售卖点寻觅心仪的软件,虽然尽力把中文说得准确,但因为音调有错误对方一直无法理解,我说了十几分钟,口干舌燥,也没能买到软件。多次的尴尬与失望之后,我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立志学好汉语,不管学什么语言,我希望我说的话能让所有人听懂,所有人说的话我也都能听懂,真正实现交流方面无障碍。

以此为目标,我开始学习计算机专业相关知识,并以兴趣为导向走近汉语。我喜欢看电影,通过做喜欢的事情来学习语言。2001年至2005年,我在清华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当时面对中文编写的专业教材、全中文授课、用中文参加考试,都让我感到十分迷茫。虽然上专业课前学了两个学期的基本汉语会话,但对汉语的专业词语仍完全陌生。我拿到的第一本教材是高等数学。我翻开汉英词典,从教材的第一章开始一个词一个词翻译,试图掌握课本的内容。头一年过得非常痛苦,成绩也不太理想。那时候清华大学留办的老师们和我们的數学老师赵老师的鼓励给了我新的启发。在这4年里,我逐渐提高了我的语言水平,并融入了中国的教育模式,慢慢克服了一切不适应。我感觉忙碌又快乐、充满挑战又有成就感的那4年大学生活过得太快了。

师友相伴的北大时光

在2005年来到北京大学时,我的汉语已经运用得比较娴熟了。北大给了我在学业和文化交流方面更多的机会。我以活动和交流为基点继续磨练。2009年,在北大留办老师们的鼓励下,我报名参加了第二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并以此为契机继续钻研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为了代表北大参赛,我开始读书充实自己,并学习了此前涉猎不多的成语、歇后语,深究每个词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我尽量积极接触中国同学,虽然当时我住在中关新园,但大部分时间跟中国学生一起吃饭、一起交流、一起玩乐,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时间都是在中国学生的宿舍度过的。加之此前的积淀,以及与中国学生密切的交流,我斩获了第二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金奖。

此外,我还参与了校际辩论赛,依稀记得当时的辩题是“留学利大于弊/弊大于利”。我认为辩论是很好的锻炼语言的机会,不仅要会说,还要有逻辑地论证和反驳,要求说得又快、又有效、又有逻辑,而且还得抓住别人的问题。当时每周四和周五下午是很美好的时光,因为在一次又一次模拟练习和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我从队友身上学到了不少语言技巧,快速提升了口语水平。在中国的17年,我一直想不断提升我的专业和语言能力,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与风土人情,我游历了北京、湖北、福建、山西、黑龙江、云南、甘肃等14个省市,爱上了这里的一切。

我在北大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业。2005年至2008年,我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进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方向的学习;2008年至2014年,我在信息管理系情报学专业自然语言处理方向继续深造,研究多语言多文档自动文本摘要。当时在信息管理学核心期刊《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和《图书馆学研究》上发表了论文,多次参与中国和国际上的学术论坛。一路走来,我十分感谢相伴的老师与朋友。

硕士期间,我的导师孙斌老师和与我同一实验室的刘培同学对我的帮助很大。当时我们研究小组在香山的封闭式开发让我非常难忘。研究的项目是开发北大计算语言学研究所自己的一套信息提取软件系统,主要用于web中中文、英文、孟加拉文的网页内容。为了完成这个项目,导师和同学们在香山的一家宾馆住了一个多月,其间没有人回家。当时,我每天与孙老师、刘培和其他同学一起编程序,一起讨论算法、程序设计与编程方面的问题。工作之外,我的导师还会安排出去爬山、聚餐,每天过得充实而快乐。

博士期间,在王惠临导师的指导下,我在情报学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最让我痛苦而又满意的是我的博士毕业论文是用中文写的,大约有10万字。论文题目是“多语言多文档自动摘要的研究”。最早的开题环节时我有任何想法都会与导师讨论,根据导师的建议不停地修改论文。每次讨论,导师总是很耐心和包容。对于行文,刘丹同学给予了我很大帮助,因为她之前在某情报学论文出版社做兼职,对论文的编辑与发表比较在行,我有什么汉语写作方面的问题都会咨询她。

而我在学业上最重要的精神支柱,非我爱人莫属。2006年夏天,正在读研二的我在图书馆借书,正好有个中央民族大学的女生也在借书,我们就因为一次偶然的借书经历相识,并在之后多次相约一起吃饭、聊天、自习,由此开始了一段幸福的姻缘。除了感情上的支持,我爱人还帮助我提高汉语写作水平,在我写博士论文时也给予了帮助。2011年4月16日,我们步入婚姻殿堂。而今,我们的孩子已经快两岁了。一次奇特的相遇将素不相识的我们变为比翼齐飞的伉俪,经历之神奇,足见北大图书馆对于我的意义。

师友相伴的我,在燕园提高了学术造诣,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朋友圈,更建立了家庭,成为不折不扣的“人生赢家”。对燕园的情感与爱深深印在我的心里,难以割舍。

开启燕园新生活

面对“一带一路”项目负责老师、北大外国语学院南非语系的魏丽明老师和他的朋友、博士生杨伟明的盛情邀请,加之自愿为硕士导师孙斌做汉孟英电子辞典的开发工作而继续研究计算机软件,我自然而然留在了燕园,开启了自己的教师生涯。

作为一个在燕园学习生活了十载的外国青年,我眼中的北大自有别样风采,有两大特色最终吸引我留在了这里。

一为美丽的校园带给我的归属感。我很喜欢北大的校园风格,有的楼古色古香很有历史底蕴,有的楼拔地而起颇具现代气息,博雅塔、未名湖一直具有的独特气质,北园草木植被的郁郁葱葱,都深深吸引着我。北大的一草一木蕴含了太多的回忆。走在校园中,我总能想起当时的情景与当年的师友。这里的环境让我有家的感觉,很温馨。

北大多元的活动是吸引我留在燕园的第二个原因。从2005年至今,我参与的大小活动不计其数,无论是校内活动还是校际交流,抑或是代表北大参加比赛。参与的活动极大地帮助我在北大发展了广泛的人脉。除了“汉语桥”大赛和辩论赛,还有两个活动让我感触良多。一是2006年至2011年我都未曾缺席过的国际文化节,品味各国美酒、美食和风情文化之余,我不仅认识了很多中国同学,还结识了不少留学生朋友,许多人现在依旧保持着联系。二是北大留办组织的两次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一次前往甘肃和青海,另一次前往云南。两次旅程让我游历了青藏高原、敦煌、丽江、香格里拉等地,饱览了名胜古迹和秀美风光。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中国不同地区民风的差异和颇具地方特色的多元文化,这些都深深吸引了我。如此多而精彩的活动,不仅促进了我与中国学生的交往,更带领我在北大探秘世界,在地方读懂中国。

我在中国16年的努力与成就,从提升汉语,潜心学术,再到收获师友与家庭,留在燕园,十多年以来的一切都要感谢中国,感谢国家留学基金委、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如果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培养,也许不会有今天的我。最后,我想对那些向往中国的青年朋友说:来中国一定会了解更多,来过肯定不会后悔,你们一定会喜欢上这个国家的。

猜你喜欢

燕园导师汉语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学汉语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情系燕园六十年》评介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燕园的山
V eraW an g
追剧宅女教汉语
导师榜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燕园思达通“燕园”猿声啼鸣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