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补铁途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铁缺乏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7-03-03张艺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23期
关键词: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疗效

张艺

【摘要】目的 观察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铁缺乏患者予以不同补铁途径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铁缺乏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口服)、B组(静脉注射),各28例。观察临床指标变化以及进行随访。结果 在实施不同途径的治疗后,B组Hb水平和血清铁等临床指标明显比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铁缺乏临床患者,实施静脉注射及口服补铁剂皆能改善临床指标,但是口服补铁途径更加便捷,故在临床上比较适合进行推广。

【关键词】补铁途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铁缺乏;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3.0.02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患者经常合并铁缺乏(即缺铁性贫血),实施补铁剂能够协助临床患者对贫血进行纠正,对预后进行改善。然而,针对静脉注射和口服两种途径存在优势,较少有文献研究进行报道[1]。本次临床研究为了探索静脉注射和口服两种补铁途径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铁缺乏临床患者治疗中的疗效,以便对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参考,现观察结果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铁缺乏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口服)、B组(静脉注射),各28例。其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71.0±12.1)岁。临床纳入的标准为:NYHAⅡ级或是Ⅲ级,其血清铁蛋白<100 mg/mL,LVEF≤45%,依照ACC/AHA进行至少为期4周的常规性治疗,并在2周之内未对临床药物剂量进行调整,维生素B12与叶酸的水平均为正常。

1.2 方法

依照心力衰竭(ACC/AHA)指南,临床所有患者皆实施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主要包含:ACEI/ARB与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或扩张血管临床药物以及洋地黄制剂等,需对病情稳定>6周,B组予以5 mL蔗糖铁(主要是1.6 g蔗糖+100 mg铁)加入至100 mL的生理盐水之中,在患者的静脉端进行滴注,时间为0.5 h,且1次/周。在进行1次的静脉滴注之后的1 h,对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A组实施多糖铁复合胶囊(珠海许瓦兹制药有限公司所生产,国药准字J20100156)口服,剂量为1~2粒/次,且1次/d[2]。

1.3 观察指标

每4周进行1次的随访,其随访时的内容为:运用超声心动图对LVEF、MCH、MCHC、MCV、Hb、Cr、BUN等产生的变化测定;实施为期18周的随访,实施NYHA分级评定心功能,与此同时,实施6 min的步行测试。观察随访获取的所有数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随访状况比较

B组全部皆完成了本次测试,无1例产生失访或是死亡状况;而A组产生心脏猝死1例,以及失访1例。从数据中可得知,B组随访状况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疗效比较

经过实施不同补铁途径后,B组Hb水平(123.5±11.3)g/L、铁蛋白(58±19)μg/L、血清铁(16.0±3.5)μmol/L、总铁结合力(69±13)μmol/L、转铁蛋白的饱和度(20.2±2.6)%、LVEF(37±9)%、NYHA分级Ⅱ级21例,Ⅲ级7例、6MWT(310±82)m;A组Hb水平(116.3±13.1)g/L、铁蛋白(56±23)μg/L、血清铁(12.0±2.8)μmol/L、总铁结合力(64±11)μmol/L、转铁蛋白的饱和度(18.8±2.8)%、LVEF(39±5)%、NYHA分级Ⅱ级22例,Ⅲ级4例、6MWT(297±69)m。从数据中可知,B组的Hb水平与血清铁指标明显比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22、4.7222,P<0.05)。其他指标在组间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贫血能致使临床患者的生理产生多种异常,例如:降低组织的供氧、氧的利用率,心室产生肥厚以及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将免疫功能降低,以上异常皆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重度影响。在有关文献的报道中,铁缺乏贫血约占心力衰竭合并贫血临床患者的20%,其铁制剂为生成红细胞的必备要素,更是骨骼及细胞在实现生物能量学的过程必需因素。慢性的铁缺乏会持续将运动耐量降低,改变心肌超微的结构[3]。由于产生过多的铁损耗,合成Hb速度远远没有生成红细胞的速度快。所以,Hb降低更加的显著。

对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患者而言,普遍存在着铁缺乏症状,其主要原因为:摄入铁量不足或是对铁的吸收与利用及转运逐渐减少,降低生物运用度等所致。本次临床研究发现,静脉注射途径实施之后,Hb水平与血清铁等明显的升高,增加了对铁的利用与储存,只有血清蛋白、转铁蛋白的饱和度在纠正方面优于A组[4]。

由于铁缺乏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症状,降低Hb的输氧能力以及减低了组织氧化的代谢能力,进一步减低了患者峰值的耗氧量,令体能严重的下降。对于该异常性的病理机制,在临床上进行试验主要采取口服与静脉注射两种途径对贫血进行纠正。经验证后该治疗可以令临床患者的心功能NYHA分级、LVEF和生存质量以及运动耐力等实现最大化的改善。本次研究证实,临床患者还没致使贫血症出現,经实施补铁的治疗之后,能够运用铁剂实现贫血的纠正,增强Hb的供氧能力。同时能够直接和线粒体或是其他细胞进行生化反应相关,但是需要进行大规模的验证[5]。

综上所述,静脉注射和口服两种补铁途径能够明显的改善其临床患者的LVEF、6MWT以及NYHA分级指标。但是,以上两种途径在组间对心功能的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口服途径更为安全与便捷,故比较适合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 武 云,哈斯叶提·木拉提,古丽娜尔·白托拉,等.不同补铁途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2013,34(2):302-304.

[2] 孙志飞.静脉铁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铁缺乏患者的疗效观察[D].苏州大学,2015,5(9):545.

[3] 王婷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铁代谢及贫血的相关因素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8(3):45.

[4] 范新俊,马礼坤.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14):82-86.

[5] 任 丽,王 阶,李 军,等.慢性心力衰竭并贫血、铁缺乏的研究进展及中医药研究思路[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1):1625-1628.

猜你喜欢

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集团企业合并报表的编制质量以及改进方法
基于ISODATA算法的草莓图像分割
二三本院校合并招生新常态下电信专业培养方式探讨
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肾综合征护理探讨
真武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