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入史传”的探究

2017-03-02郑辰霁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9期
关键词:史传客观性史实

郑辰霁

【摘要】史传文学是兼具历史科学与文学艺术的历史文学,既重视史实的真实记录,也追求文学的审美情志。诗歌作为抒情表意的重要文学形式,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感情的文学体裁”。诗歌进入史传文学无疑为其“文学性”增添了一抹色彩,是丰富史传内容和情感的“有意味的形式”,值得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将以《史记》等史传为例,对史传中诗歌的种类、出现原因、特征和作用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对“诗入史传”这一现象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诗歌史传文学诗入史传

一、入史传诗歌的种类

(一)传中人物所作诗歌

1.例子

以《史记》为例,这部传记中记载的人物所作的诗歌许多脍炙人口,比如项羽的《垓下歌》和刘邦的《大风歌》。《垓下歌》中“虞兮虞兮奈若何”一句成为千古绝唱,项羽将自己的一腔悲愤痛惋和男儿柔情在这短短的七个字诗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刘邦的《大风歌》中,“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将刘邦功成名就后归故里的自豪感和心中感慨充分地体现出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则将他身居高位的忧虑和危机感充分表达,几句话勾勒出了平民出身帝王的典型心态。

2.作用

史传中引用当事人所作诗歌,是作者最直观地向读者展现史传人物性格特征以及所处情景心境的途径。传中人物所作诗歌作为第一手史料,它们以特殊的文学形式,在寥寥数句的第一人称叙述中全方面展现人物和故事。

(二)民间歌谣

1.种类

(1)时政歌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記载了《淮南王歌》——“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歌谣以比兴手法,和谐、淸丽、形象的语言,借布和粟两种事物托情,生动勾勒出皇家骨肉相残之情状。大权在手的皇帝与同父同母的兄弟水火不相容,为权力而自相残杀,这情形令老百姓心战胆寒,有感而生的他们唱出了千古不朽的歌谣。

(2)儿歌

童谣儿歌一般朗朗上口,浅显易懂,易于传播,直观地表现了时代背景。部分儿歌也包含了时政歌的特征,表达了当时人们对时政的看法以及对政治人物的歌颂和批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用于史传文学中不仅可以活跃文风,也可对记叙的史实起照应作用。

2.作用

(1)以谣证事

史传中引用民间歌谣的最大的作用是“以谣证事”。史传记叙者一般是以史家、文人的角度去看待和记录,而民谣客观性和真实性是史传文学的基本特征,对于史料真实性的要求较高。史传中引用民间歌谣,可以起以歌谣印证记叙的史诗,增强史传记叙真实性的说服力。

(2)评论或预言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了秦朝初年的一首童谣——“亡秦者,胡也。”秦始皇认为“胡”指的是胡人,却没想到指的是自己的儿子胡亥。最后人算不如天算,预言成真,秦朝二世而亡。这首童谣在《史记》中的引用使其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同时体现了史家立场——秦朝灭亡是历史之必然。由此例子可以看出,史传中引用民谣进行对史事的预言或评论,可以充实叙述的内容,使描写形式多元化,增添别样的色彩,引发读者的兴趣。

(三)引用

1.传中人物引用

例如在《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传》中,东方朔引用了《诗经》中诗句——“至老,朔且死时,谏曰:‘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心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东方朔引用诗句,将临终前对武帝勿听信谗言殷切的盼望生动地展现出来,《诗经》中固有的比兴用法使史传中人物的心境在寥寥几句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2.史传作者引用

例如《史记·孔子世家》中引用了《诗经》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句,就是司马迁赞颂孔子的品行才学像高山一般令人仰视,他的所作所为已成为是人的行为标准。史传作者引用《诗经》中诗句,是为了更形象生动地展现史传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或者简洁明了地叙事,例如上面提到的例子,寥寥八个字就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读者感受到孔子品行之高。

二、入史传诗歌的出现原因

(一)文学性之必然

“诗入史传”是文学自觉的表现。史传文学不是对史实生硬呆板地复制,而是用文学的形式将史实生动地阐述出来。用多种形式展现历史,会使叙述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二)诗歌表意的优点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高度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特别是民谣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富有感染力的优点使得相比呆板地叙述,适当地加入诗歌成为为史传文学增添生命力的捷径,是史传文学文学性的体现。

(三)主观立场、态度表达的需要

虽然史传文学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不容撼动,但单纯对史实进行的复制性叙述是缺乏灵魂和情感的,史传的记叙可以看出史家的主观立场和态度。诗歌中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史传中对诗歌的选取和运用可以一定程度上看出史家的立场和态度。

三、入史传诗歌的特征

(一)客观性

作为史传文学中的一部分,入史传之诗歌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不容忽视。诗歌的表达形式和内容虽然会有夸张甚至虚构的成分,但总的来说诗歌源于生活也反映生活。史传文学中的诗歌也是源于历史,反映史实的。

(二)主观性

前文讲到诗歌的特点有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以及蕴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这也就决定了诗歌中蕴含丰富的主观情感。例如“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首童谣中,百姓对董卓的痛恨显露无疑。

(三)艺术性

诗歌不仅蕴含强烈的情感,还包含丰富的表达方式。从《诗经》中典型的“赋、比、兴”起,到夸张、象征等,这些表达方式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性。同时诗歌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使其极富艺术性。

四、诗入史传的作用

诗入史传是一个双向作用的表现,诗歌和史传互相印证并增强表达效果。史家在叙事过程中,大多数都是将诗歌民谣作为与史实互证的材料来使用,以诗证事和以事证诗都是充实史传文学的重要手段。

(一)以诗证事

诗歌在史传中出现,无论是史传中人物、老百姓创作的诗篇民歌,还是史传作者引用诗经中的诗句,都是对所记叙史实的补充和印证。诗歌的引入是作者从另一个角度阐述历史,从而增强记叙的真实性和说服力的重要手段。诗歌独特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效果在增强史传文学性和多样性的同时,也增强其客观性。

(二)以事证诗

诗歌特殊的表达形式即短小的篇幅决定了其无法用详尽的语言向读者描述诗中表达之情状和情志的来龙去脉,因而将诗歌放入这一时代的史料中,便可以使读者明了诗中字句由何而生。将诗歌放置于时代背景中,克服因其篇幅短小无法鸿篇展现史实的缺陷。同时,用具体地史实来印证诗歌,也能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境地和情感。以事证诗,不仅证明诗歌的真实性,也印证诗歌情感之强烈。

五、总结

诗入史传促使了史传文学表达形式和内容的丰富,对增强史传文学的客观性和文学性的作用可见一斑。史传文学中诗歌运用的特征和发展值得深入探究。

猜你喜欢

史传客观性史实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玉石俱焚前夜被打捞:有个小白律师温暖了凉薄
客观性与解释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从读者角度看史传文学中虚构存在的合理性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中国工农红军第17军史实考
关于朝鲜战争的若干史实考察
关于若干史实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