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教学设计”的几种设计

2017-03-02吴民益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7年2期
关键词:线索教学设计中心

吴民益

【摘 要】教学设计是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活动之一,它主要分为遵循文章写作思路或主要线索的线型设计、以文章的中心为教学重点的球型设计、成块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的块状设计、选取文本有价值处研读的点状设计等。教师应根据课文的特点运用适合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教学设计 线索 中心

语文教师上课之前都要备课,都要对自己的教学流程进行设计。拿到一篇课文,怎样进行教学设计,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最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谈谈笔者平时常用的几种教学设计。

一、线型设计

“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所谓“线型设计”,就是遵循文章的写作思路或文章的线索设计教学。这里的“线”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文章的情节线,一种是文章的感情线。通俗地讲,就是根据文章的写作顺序,先分好段,然后一段一段地教学,一般每段的教学程序是:教师提问—学生读书思考—学生交流讨论—老师点拨—再次朗读或背诵—迁移运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文章的思路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一目了然。此时,教师就是一位导游,领着学生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地欣赏,在学生没有发现“美景”的地方讲解,让学生恍然大悟。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设计,也是最朴素的一种教学设计。

二、球型设计

若把文章看作是一个球,其球心就是文章的中心,即文章的主旨。所谓“球型设计”,就是抓住文章的中心进行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不离开这个中心。例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然后抓住这个中心句设计主问题:从哪里看出詹天佑的“杰出”,又从哪里看出詹天佑的“爱国”?整节课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讨论交流,最后形成完整的答案。当然在教学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可顺便问些小问题。文章的中心一般除了藏在中心句中,还会藏在题目里。如教学《将相和》一课时,就可以围绕着题目中的“和”进行设计:“将”指谁?“相”指谁?他们为什么不和?后来为什么又和了?“球形设计”是一种“抓心”的教学设计,给人以“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感觉。

三、块状设计

所谓“块状设计”,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以板块的形式分布排列的。如笔者在教学《半截蜡烛》一课时,设计了三个板块:说戏、演戏、评戏。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做导演:“假如让你来拍这部戏,你应该提醒演员注意什么,分别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进行提醒。”然后让学生做演员演戏。最后让学生做观众评戏,说说刚才同学们表演得怎样,并评出最佳演员。再如笔者在教学《望月》一课时,设计了三个板块:读月景、背月诗、写月话。第一个板块主要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一段中关于月亮美景的描写,先读出画面(一边读一遍想画面),再读出写法(体会作者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的写作顺序),然后读出想象(抓住文中的省略号,设想假如自己站在甲板上,还会看到什么美景),最后读出美感(配乐朗读)。第二板块先让学生背书上描写月亮的诗句,然后让学生竞赛背诵其他关于月亮的诗歌。最后一板块先让学生想“在你的眼中月亮像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写出具有童话意味的月亮。第一板块训练读,第二板块训练背并积累语言,第三板块训练写。块状设计使教学過程变得清晰,每个板块干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都清清楚楚。

四、点状设计

所谓“点状设计”,就是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选取课文的关键处、精美处、深刻处、疑难处等“有嚼头”的地方进行细腻深入的教学设计。学生拿到一篇课文,其实大部分内容是看得懂的,我们的语文教师常常不放心,非要从头到尾领着学生学一遍。这样的教学不但浪费时间,而且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我们的教学要教在“点子”上,要有针对性地教学,这样的教学才高效。例如笔者在教学《爱之链》一课时,主要抓住了三点进行教学:一是课文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开头的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衬托乔伊凄凉的心情;餐馆里的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乔伊家的贫穷,为老太太资助女店主埋下伏笔。二是老太太资助女店主的原因。开始学生都认为是因为女店主家很贫穷,后来在笔者的引导下,认识到了不仅因为对方贫穷,更因为老太太善良。三是平凡的乔伊的不平凡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都是学生在阅读时容易疏忽的地方。

当然教学设计不止以上几种。我们应根据课文的特点运用适合的教学设计。

(江苏省镇江市新区实验小学 212132)

猜你喜欢

线索教学设计中心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先定中心后搭配
电影《钢琴师》中音乐设置与剧情关联探究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改变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