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情怀温度的研究

2017-03-01毛时安

上海艺术评论 2016年6期
关键词:周信芳海派文艺

毛时安

文艺研究和评论如何紧密结合文艺创作的实践,采取非功利的态度,实事求是,敢讲真话,观点独特,褒贬精当;文艺评论如何做到不仅是写给行内人看,同時写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看,深入浅出,通俗可读,发挥文艺评论的引领审美,沟通文艺与群众的桥梁作用。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沈鸿鑫海派文化审美研究50年学术研讨会给出了答案。与会者认为沈鸿鑫的海派文艺研究是有情怀温度的研究,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研讨会同时对当代知识分子精神情怀之承前启后,当代海派文化的继承和提升等议题进行了探讨。

《文化审美研究的海派情怀》,是沈鸿鑫研究员继《海派戏剧研究的时代印记》(2014)、《海派曲艺研究的历史帆影》(2015)后,关于海派艺术文化研究的一部新作,也是他关于海派文化艺术研究的收官之作。三部大作,如山呼海涌,蔚然大观,构成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海派艺术发展的生动画卷,我们从中不难看到海派文化鹰击长空的雄姿,也不难听到它低徊曲折的叹息。这是一个当代文化忠实观察者深刻思考的笔记,积淀了他五十年如一日思考的过程和痕迹。

沈鸿鑫是当前活跃在文艺评论一线、对上海文艺创作起着重要作用的文艺评论家,也是著作等身的海派研究的学问家。他的学问是以五十年的时间、生命熬出来的,有着它独特的吸引人的生命光彩。学问有不同的路径,沈鸿鑫治学除了他自己概括的特点以外,在我看来,还有一些过人或可资借鉴之处,特别是在方法论上。很多年来,我们总是用简单粗糙的、非此即彼的一点论排斥治学对立要素综合的可能性。沈鸿鑫是个两点论者,没有那种极端化和片面化的取向。

一是海派文艺实践和书斋学院的结合。从1963年开始,先后在上海市文化局剧目工作室、创作评论组、艺术研究所工作,从未离开过艺术创作、艺术生产。他的海派艺术文化研究始终关注上海文艺创作鲜活的行进过程。他的海派艺术文化研究很少漫无目的、空对空的纯粹书生议论。所有的研究材料,写作的灵感都来源于上海五十年生动鲜活的文艺实践。他直接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文艺实践活动,目睹了一部部戏剧作品诞生的全过程,有机会直接接触当时的许多大艺术家。他研究现代京剧,《海港》《红灯记》就特别地“贴肉”,用今天的话来说,非常接地气。而且因为有过参与,有许多大家不知道或知之甚少的弥足珍贵的材料,对于艺术创作非常有启发,对我们这些后来者非常“管用”。由此,他的研究几乎就勾勒了五十余年海派艺术文化的脉络和场景,而且充满了一般书斋学问难得的“在场感”。这也是他们那代中国学人共有的学术品质,很难用简单的价值评判来说其好和坏。事实上,他们也为此付出了许多沉重的代价。但这种治学之道,容易流于肤浅和粗鄙,时过境迁。沈鸿鑫的文章没有落入这种“活”学问常有的陷阱,在于它仍然具有书斋和学院的基本品格和质地。他始终用在学院熏陶出来学术性、严肃地对待研究对象,避免人云亦云的大路货。特别是《中国京剧史》《京剧文化词典》《中国戏曲志·上海卷》等许多重大项目的负责和主撰,使他的研究和写作,带有不妄言、不虚言、扎实严谨的学院气息。同时,他的文艺评论有扎实的文艺理论和美学功底。本书开卷的《艺术审美三题》等四篇宏文可见一斑。这些特点,使他的研究,哪怕一般的作品评论很少会随着时代变化而过时,甚至有独立见地的对于具体时代的超越。为学不作媚时语,譬如他对何为散文《第二次考试》的评论。在1959年已经开始的大批判的文化氛围中,坚持独立看法,对何为这篇带着与当时大气氛不太吻合的有点温情化的散文《第二次考试》作出了坚定的肯定性评价。

二是点面博约兼行。做研究写评论有的专精,有的宽泛,各有各的路径,很难说对错好坏。做得好,皆好;做不好,皆不好。沈鸿鑫则兼而有之。他有自己精深钻研过的学问“点”。京剧方面,他对京剧大师周信芳的生平和艺术下过大工夫,对一代大师周信芳了如指掌。他的《周信芳传》《周信芳评传》第一次从艺术人生和理论评价两方面勾画了周信芳的完整形象,是周信芳研究的入门书和必读书。越剧方面,他专注过吕瑞英的唱腔艺术和周宝才的伴奏艺术。吕瑞英早年师从袁(雪芬)派,而后自成吕派。但很少有对吕派的研究,更遑论其唱腔。周宝才是越剧著名琴师,他先后和袁雪芬、范瑞娟创造了越剧尺调腔和弦下腔,极大地丰富了越剧唱腔的表现力,对于袁派唱腔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前辈刘厚生先生也对沈鸿鑫的这些关于戏曲音乐的评论给予了很高评价。戏曲和其他艺术门类的区分,很大程度在于其声腔和音乐的鲜明特色,而这恰恰是我们文艺评论的短板。因为它既需要一般音乐的知识,又需要戏曲音乐的知识。但它是戏曲评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点”。正是这些点上的极其深入的研究,使沈鸿鑫的许多宏观的面上的戏曲研究、文化评论,基础扎实,不虚妄,不空洞。同时,他视野开阔,由点及面。从周信芳出发,走向京剧,由京剧旁及昆曲、由评弹旁及曲艺,然后巡弋于各个戏剧门类,扩展到从古希腊悲剧到荒诞派戏剧的外国戏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出了许多对于创作极富启迪的看法,方向明确,路径清晰。在这本《文化审美研究的海派情怀》里,我们可以充分领略沈鸿鑫的开阔的文化视野和广泛的文艺兴趣。事涉文化,书画、园林、戏文、乐舞,还有名人轶事、风俗人情,甚至花鸟虫草,无所不谈,有深有浅,言必有中且有趣,显示了作者的博学多才。一篇《周瘦鹃与花鸟虫草》就足以让我们领略沈鸿鑫知识面的开阔。这本文集使我想起了当年广东作家秦牧的《艺海拾贝》。陆游有“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有“点”可以精深,有“面”方能搏大。

三是思考与文采并重。评论想写得深刻、有思想,往往难免干涩,要文采盎然有时就不免华而不实。孔夫子就有过质胜文还是文胜质的质文两难的感慨。故,虽然大家都知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但是一下笔还是常常顾此失彼。沈鸿鑫努力追慕思想和文采兼备“文质彬彬”的写作境界,是他们那代学人中的佼佼者。文集中《谈园林》一辑的篇章特别有代表性。读其文,如入苏州园林,文章布局讲究,林木扶疏,曲径通幽,其间又不断有自己对苏州园林的独到心得体会,也可以看到他对梓翁(陈从周)先生《说园》学习和理解。文章不是无情物,我很喜欢文集中那些与苏州有关的文字。这些文章虽然有学理,但看似行云流水的淡淡行文中有着一股拂不去的浓浓情思。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苏州是他的故乡,他有明显的“苏州情结”,苏州一直使他魂牵梦绕。他的挚爱、记忆、怀念、乡愁,时不时会从笔端流淌出来。

书名《文化审美研究的海派情怀》,我非常看重这“情怀”二字。思考和文采,其实都是建立在情怀基础上的。一个人,以近乎一生的力量去从事一门其实是有点枯燥的事业——我想完全没有必要去否认,写作是孤独而多少有点枯燥的事——能坚持下来,而且这又是一个那么变化万端的时代,就能让文字闪出生命的光泽来,刻上岁月流过的印记。这就是文化的情怀,文化研究的情怀,他的海派文艺研究是有情怀温度的研究。

他的三部大作都带着“海派”的字样。说到海派文化,它在中国文化的版图上是一个孤独的奇观,是中国文化大地上踽踽的独行者。它的主要遗传因子不是来自单一的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化,而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被迫开放后的复合型、杂交型的文化。中英条约屈辱地让中国五口通商,但我们发现,五座城市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在同一起跑线上,上海逐渐地脱颖而出,形成了各方面完全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点,就有了现代国际大都市的气象。它很热闹,穿行在繁华都市的十里洋场,但它骨子里很孤独,因为它很有点与众不同。它和完全在传统农耕文化中生长出来的大部分的中国城市文化不同,它是东风、西风界面之间的“锋面雨”,不少传统的文化在这里发生了变异。它摩登、时尚,商业化、市民气,有相当的预见性、引领性和前瞻眼光。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海派曾被人诟病,有恶性海派对海派名声的败坏,也有人们对它的先行和敏感的不理解。它的学术、学问也是这样,与时代文化前沿的变化很敏感,未必都那么深刻厚重,但一定有着或隐或现的时代气息。即使做的是古人先人的学问,有时也不免有海派文化思考的影响。

我想,沈鸿鑫应该是一位积极有为的海派学者,他做出了一个海派学者的学问气象。他说,这是他五十多年来从事文艺研究和写作成果“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他同时又表示,收官不等于结束,而应该是新的出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曾经的同仁,我乐于见到他志在千里、不断前行的不老身影。

猜你喜欢

周信芳海派文艺
1942,文艺之春
大师排练也不含糊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为“海派”正名
跨界合作引领时尚
“戏子”和名媛的传奇恋歌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周信芳旧藏反响热烈
浪漫雅痞文艺
周信芳坚持拍背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