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浅议女劳疸存疑问题的探讨

2017-03-01雷旭杰廖世煌

环球中医药 2017年1期
关键词:矾石肾气小便

雷旭杰 廖世煌

·学术论坛·

关于浅议女劳疸存疑问题的探讨

雷旭杰 廖世煌

因《金匮要略》女劳疸病篇存疑问题争议较多,本文尝试从女劳疸的症状、病机、治疗等方面对其存在争议之处进行讨论。笔者认为女劳疸确属黄疸病;其发热的病因为症状由肾阴亏虚、瘀血阻滞所致;其小便可利与可不利,意在突出肾虚病机,并非关键症状。女劳疸病机为肾阴亏虚、湿热瘀阻,湿热瘀阻为黑疸、女劳疸的共同病机,硝石矾石散主治黑疸轻症、女劳疸标证,针对女劳疸本证应兼以调补脾肾之法。硝石矾石散为女劳疸标证主方,应兼以调补脾肾之法。

金匮要略; 女劳疸; 硝石矾石散

《金匮要略》黄疸病篇按病因将黄疸分为三类:谷疸、酒疸与女劳疸。其中谷疸、酒疸病因病机明确,争议较少;而女劳疸因其症状描述不如前二者详细、其用药与女劳之病因不符、与黑疸界限不清等诸种原因,后世医家争议较多。本文将从女劳疸的症状、病机、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尝试将争议之处厘清。

《金匮要略》中涉及女劳疸条文有两条,第2条:“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第14条:“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硝石矾石散主之。”

1 女劳疸症状辨疑

1.1 有无黄疸的问题

《金匮要略》中未明确描述女劳疸身目俱黄,因其“额上黑”的症状,个别医家认为女劳疸属于慢性肾上腺机能减退症[1],但笔者认为女劳疸仍属黄疸病。《诸病源候论》描述:“女劳疸之状,身目皆黄,发热恶寒,小腹满急,小便难……”明确描述身目皆黄之症。其次,对黑疸症状描述中提到“虽黑微黄”,由此可知,女劳疸为黄疸病无疑。认为女劳疸为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似乎混淆了中医肾与西医解剖学之肾的认识,认为女劳疸病机与西医肾的概念、单纯肾虚有关。笔者认为女劳疸病机除肾虚外兼有湿热瘀血,病机详述于后。

1.2 有无发热的问题

“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处发热为何种发热为争议之一。有医家认为此条乃是与湿热黄疸作鉴别,女劳疸无日晡发热症状,如《金匮要略心典》:“黄家日晡本当发热,乃不发热而反恶寒者此为女劳肾热所致。”也有医家认为,此处发热为女劳肾阴亏虚所致的阴虚发热,如《金匮要略论注》:“若此独专于日晡,日晡即申时,此时气血注膀胱,然前曰薄暮,此曰日晡,乃统申时言之,酉时气血注肾也。以发热知阴虚生热。”笔者同意后一种说法,此处发热为肾虚发热,故其热薄暮即发,而且为手足中热,属于五心烦热之类。同时瘀血阻滞也是导致其午后发热的原因之一。《医林改错·气血合脉说》:“后半日发烧,前半夜更甚,后半夜轻,前半日不烧,此是血府血瘀。血瘀之轻者,不分四段,惟日落前后烧两时;再轻者,或烧一时。此内烧兼身热而言。”这是因为瘀血阻滞,阳气郁而发热所致。另一方面,瘀血阻滞导致营卫不和,可致恶寒的发生,故有“反恶寒”。

但女劳疸发热与湿热黄疸发热不同,女劳疸发热无论是肾阴虚燥热或者是瘀血阻滞,发热为低热甚至只有自觉发热,同时为局部,如手足心热,与湿热所致之全身发热截然不同。

1.3 关于小便的问题

黄疸病中除女劳疸“膀胱急,小便自利”外,谷疸、寒湿发黄、酒疸均为小便不利;且《伤寒论》第278条直接指出:“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所以对于女劳疸小便是否畅利有所争议。如余无言《金匮要略新义》:“膀胱急,小便不利,此为连带关系,换言之,小便果利,则膀胱必不急也,原文作小便自利,不可通……末谓腹如水状不治,则是小便不利之剧甚者也,亦足证小便自利为不利之误。”

笔者认为此处明言小便自利,实为仲景意在突出肾虚之病机。因肾司开阖,肾气亏虚所致小便异常可以表现为利与不利两端。同为肾气丸证,消渴病中为“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虚劳病则为:“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小便自利或不利均为肾气亏虚的症状表现。因无论湿热黄疸或是寒湿黄疸,小便不利均为常见症;而肾气亏虚可表现为小便不利与利两端,此处用“小便自利”可避免与湿邪所致小便不利混淆,突出肾气亏虚的病机。综上而言女劳疸小便利否,并不是辨证的关键症状,无需固执。

2 女劳疸的病机

女劳疸,肾气亏虚是其主要病机,为历代医家共识,但肾虚是否为唯一病机则存在争议。首先,肾气亏虚无法圆满解释黄疸的发生。对于黄疸症状的病机分析以《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为基础:“……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其在天为湿……在藏为脾,在色为黄。”《诸病源候论》明确指出黄疸之黄为脾色外现:“黄疸之病,由脾胃气实,而外有温气乘之,变生热。脾与胃合,候肌肉,俱象土,其色黄。胃为水谷之海,热搏水谷气,蕴积成黄,蒸发于外。”本篇第1条也指出“脾色必黄”,故单纯的肾气亏虚不符合黄疸症状与脾相关的理论。其次,黄疸病篇中治疗女劳疸方用硝石矾石散,对于肾气亏虚的女劳疸不用补益反用攻伐,虽可解释为权益之计,然若女劳疸无湿邪瘀血之病机,单纯为肾气亏虚纯用攻伐之剂实在于理不通。

《医门法律》:“女劳疸,额上黑,谓身黄加以额黑也。黑为北方阴晦之色,加于南方离明之位,此必先有胃热脾寒之浊气下流入肾,益以女劳无度而后成之……其小便自利,大便黑,时溏,又是膀胱蓄血之验,腹如水状,实非水也,正指蓄血而言,故不治。”《金匮方论衍义》:“肾者,阴之主也,为五脏之根,血尽属之……其血败矣,将与湿热凝瘀于肠胃之间……大便属阴,瘀血由是而出,其色黑,小便属阳,热液从是而利,其色黄也。”二者均认为脾胃湿热瘀阻为女劳疸重要病机之一。而验之于临床,《丁甘仁医案》记载丁氏治女劳疸重症:“古方用硝石矾石散,今仿其意而不用其药”,所用药为当归尾、云茯苓、藏红花、带壳砂仁、京赤芍、桃仁泥、肉桂、茵陈、丹参、青宁丸、延胡索、血余炭、泽泻,均为祛湿活血之品。故女劳疸除肾气亏虚外,湿热瘀血也为其病机之一,这与前文“瘀热以行,脾色必黄”相符,同时符合硝石矾石散之主治功效。

3 女劳疸的治疗

女劳疸方用硝石矾石散争议有二,其一是硝石矾石散是否为女劳疸主方?其二,女劳疸补益应该用何方药?

女劳疸方用硝石矾石散,硝石即火硝,味苦寒,可消坚散积;矾石,味酸寒,能消痰祛湿,解毒。加入大麦粥汁顾护胃气,三药可起消坚化瘀、化浊除湿之效。若认为女劳疸病机仅为肾虚,而硝石矾石散纯为攻伐,则会产生方药不对证的争议。实际上根据上文讨论,女劳疸的病机为肾阴亏虚、湿热瘀阻,故硝石矾石散确为女劳疸瘀热挟湿证之主方。

另一方面,女劳疸与黑疸的界限不清,也是导致争议产生的原因之一。黑疸是谷疸、酒疸、女劳疸久治不愈之后的共同转归,类似于现代医学中各种原因如病毒感染、免疫、药物等导致的慢性肝炎最后转变为肝硬化的过程,其主要病机为湿热瘀阻、深陷血分。湿热瘀阻为黑疸、女劳疸的共同病机,而条文明言“因作黑疸”,可知此时女劳疸正向黑疸转变。此时两者已无明显界限,硝石矾石散消坚化瘀、化浊除湿之效对两者均为对症。故本方亦可看做治疗黑疸轻症的主方。

至于女劳疸补虚用何法何方,历代医家各抒己见。《金匮要略讲义》认为若肾阴不足则配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左归饮;若肾阳不足者则配肾气丸或右归丸、右归饮。《临症指南医案》提出治法:“始以解毒,继以滑窍,终当峻补真阴。”《张氏医通》认为以肾虚寒凝血瘀为主者,予大黄附子汤去细辛加肉桂;以脾虚夹湿热瘀阻为主者,予四君汤下硝石矾石丸。《苍生司命》:“女劳疸,乃是肾虚而成大不足之症,不可作湿热有余治之必也。四物知、柏以壮水之主,人参、白术以培气之原,随症以加行湿热之剂,则标本同冶,或可以收全功矣。”以上观点中,即使方药各异,但补肾是医家共识。其中《张氏医通》《苍生司命》中提出补肾外补脾的治法。结合原文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腹满者难治”,其腹满病机为脾肾衰败、水瘀互结,可见脾虚也是女劳疸的病机之一。有临床研究发现慢性乙肝重型肝炎阴黄者与女劳疸吻合,其证型以脾虚为主,所以女劳疸中兼以补脾是符合临床实际的[2]。故综合而言,针对女劳疸本证的治法应该审其脉证,以调补脾肾为法。

[1] 蒋明.《金匮要略》女劳疸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J].浙江中医杂志,2002,(6):231-232.

[2] 孙克伟,陈斌.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不同黄疸证的临床特点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2,20(1):8-11.

(本文编辑: 禹佳)

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师承项目

510405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

雷旭杰(1981- ),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金匮要略理论与临床应用。E-mail:leixujie@126.com

廖世煌(1943- ),本科,教授。研究方向:金匮要略理论与临床应用。E-mail:LSH1943@126.com

R222

A

10.3969/j.issn.1674-1749.2017.01.008

2016-05-08)

猜你喜欢

矾石肾气小便
钙矾石制备阻燃剂的可行性研究
延迟钙矾石生成的研究进展
抗衰老名方“金匮肾气丸”的妙用
钙矾石的性能及膨胀作用机理分析
为什么人紧张的时候就想小便呢?等
大便便和小便便
不同价态Cr离子对钙矾石形成与结构的影响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找棵树
沉蛤定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力衰竭肺肾气虚型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