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娄底市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2017-03-01潘文武傅建湘贺勇李小筱

湖南畜牧兽医 2017年6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社会化村级

潘文武,傅建湘,贺勇,李小筱

(湖南省娄底市兽医局,湖南娄底417600)

娄底市2015年开始摸索基层兽医服务体系改革,2016年被选为省级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17年进入稳步推进阶段。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市已有近半乡镇(办事处)建立了兽医服务公司或者合作社,还有不少乡镇(办事处)正处于筹备中,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展较为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工作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需要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确保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最大效益。

1 娄底市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

多年来,我市社会(市场)兽医服务力量从人员资质看主要由乡村兽医(赤脚兽医)、执业兽医以及少量官方兽医(由于历史原因,存在少量官方兽医以私人名义从事诊疗服务的现象)。从服务机构上看,主要有兽药和饲料经营实体、规模养殖场以及各级动物防疫机构。总体看,我市的兽医社会化服务基础比较薄弱。

1.1 服务机构少而无序

截至2016年底全市具有资质并获得诊疗资格的动物诊疗机构仅有6家,都以宠物医疗服务为主,其中娄底城区5家,双峰县城区1家,行业协会有300余家,但绝大部分属于临时互利合作性质,没有注册备案,管理松散,规模很小;规模养殖户6000余家,但只有少数规模较大的养殖企业有驻场兽医;兽药经营企业169家,经营者大都具备一定的动物防疫和用药知识,但主要是经验,理论知识不足,存在滥用药物现象。由于社会兽医服务力量严重不足,多年来各级动物防疫机构内专业力量也主动参与了兽医社会化服务,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

1.2 服务队伍不强,发展缓慢

目前我市执业兽医68名,助理执业兽医22名,乡村兽医660名,在岗村级防疫员1700余人,基层专职动物防疫员315名。具有职业资格的职业兽医(包括助理执业兽医)不足100名,绝大部分是乡村兽医和村级防疫员。整体职业素质不高。当前兽医工作正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可以预见乡村兽医队伍将日趋式微,执业兽医需求逐步上升。同时目前改革趋势是逐步解散村级防疫员队伍,由专业程度更高的社会兽医替代。但从现状看,我市执业兽医队伍人数少,同时实际注册执业的还不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每年新增人数也不多,缺口很大;乡村兽医人数也不断减少。兽医社会服务力量发展缓慢。

如何鼓励各种兽医社会服务力量参与我市动物防疫事业,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同时改变政府部门包揽全局的角色,是我市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主要目标。

2 娄底市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2015年,我市在双峰县、涟源市和新化县选择了3个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开展了“花钱买劳务”基层动物防疫模式改革试点。2016年,在农业部的支持下,省局在全省开展“培育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试点”工作。有了上级部门的支持,我市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展开,选定了双峰县杏子镇、梓门镇和新化县上梅镇、石冲口镇作为试点乡镇。其中,双峰模式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在2016年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2017年,根据农业部和省里精神,我市继续积极、稳妥的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工作开展。各县市区积极性很高,结合本地实际,有声有色开展了相关体系建设工作。截至今年7月底,涟源市完成兽医社会化服务改革的乡镇已有12个,占全市乡镇的63%,并逐步缩减原村级防疫员数量,从过去的900人减至现在的301人;双峰县有13个乡镇成立了兽医服务公司;新化县上梅、石冲口、曹家等乡镇,冷水江市渣渡、铎山、禾青、沙办、矿办、布办等乡镇(办事处),娄星区杉山、蛇形山等乡镇积极推动相关工作开展。预计年底前50%乡镇办将完成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任务。

3 兽医社会化服务建设的一些经验做法

自2016年我市开展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以来,各县市区和乡镇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在服务实体设立、建章立制、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值得参考借鉴。

3.1 双峰县杏子镇做法

2016年该镇由原村级动物防疫员组建成立了“杏庆兽医有限责任公司”,下设湘峰动物药品超市,公司与政府签订合同后,再与防疫员签订聘用合同和目标责任书,按照防疫员考核方案进行严格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防疫员实行淘汰。公司为签订合同的每个防疫员购买合同期内意外伤害等保险(第一年由县兽医局购买),解决了防疫人员的后顾之忧。当年春防的实际免疫密度比以前提高了10%~20%,人平收入增加了1700元。兽药、饲料销售等其他服务逐步跟进。

3.2 新化县上梅镇和石冲口镇做法

分别成立了“新化县上梅鑫鑫动物防疫服务专业合作社”和“新化县石冲口镇动物防疫服务专业合作社”,在原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中推荐一个负责人,牵头组建合作社,择优选用原村级动物防疫员为合作社员。上梅镇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将原镇财政所一栋三层1200平米的办公用房无偿划给镇畜牧水产动物防疫站和合作社做为办公用房和营业场所,并安排3万元进行了装修。目前打造的公共服务产品主要是散养户动物免疫工作。

3.3 涟源市六亩塘镇做法

由部分综合素质较高的村级防疫员组织成立了“科农农牧服务公司”,聘用愿意继续从事防疫工作、服从公司管理并经考核合格的原村级防疫员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公司按实际工作时间发放劳务费。镇人民政府在实际工作中给予支持,如以红头文件的形式要求各村干部做好从事养殖群众的思想工作,积极配合动物防疫人员开展免疫工作,村干部带队开展免疫,工作效率十分明显。

部分乡镇的改革收到了成效,2017年上半年全市的动物免疫抗体水平是历年来最好的一年。

4 兽医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4.1 社会兽医服务力量薄弱

多年来由于政府的大包大揽,兽医社会服务组织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育和引导,兽医服务市场未能很好发育,免疫工作一直依赖村级防疫员,但村级防疫队伍素质低、年龄大、待遇低,难以规范管理,近年来劳务纠纷开始显露。兽医社会化服务的开展,择优选用一些具有专业知识水平的原村级动物防疫员,那些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的防疫员就自然而然地会被淘汰,其中的一部分可能会顺势转向其他的行业,但仍有一部分人认为给乡镇站做了这么多年,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偿,这部分人可能会成为兽医社会化服务工作开展的阻力。

4.2 经费严重不足

目前,购买兽医社会化服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中央、省财政安排的动物防疫劳务补贴经费和县级防疫专项经费,每个村平均不足2000元。以新化上梅镇为例,春季散养户存笼家禽10万羽,猪10000头,牛1000头,羊3000头,按照家禽0.5元/羽、猪6元/头、羊2元/头、牛10元/头计算服务费,共需12.6万元,全年共需25万元,现仅有6万元的补助,资金缺口达19万元。

4.3 部分兽医服务实体发展前景有限

以乡镇为单元的兽医社会化服务公司大多是由原村级防疫员或者当地的养殖大户、兽药饲料经营企业负责人牵头成立的,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专业技术水平也有限,开辟新的经营性活动渠道、扩大市场业务范围的难度很大。每个乡镇动物强制免疫仅有几万元的市场需求,公司如果无法开展诊疗服务、销售兽药饲料以及其他的经营性活动获取利润,生存和发展将会比较困难。

5 下一步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对策

5.1 争取政府重视

以政府的名义出台《向社会组织购买兽医公共服务实施办法》、《向社会组织购买兽医公共服务资金管理办法》、《向社会组织购买兽医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办法》等适应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文件。将兽医社会化服务购买项目列入财政预算。

5.2 强化部门监管

监管部门要建立和不断完善监管机制,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及时出台监督检查、考核验收办法。进一步规范承包合同或协议,既保障双方利益又要避免出现法律纠纷。

5.3 加强扶持培育

目前,大部分兽医社会化服务公司(合作社)都是初创,缺少有力的政策、资金扶持,而且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市场业务也相对较小,主要依靠动物强制免疫支撑。政府和管理部门在改革初期还应当加强扶持和培育,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公司人员开展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同时,进一步打造好政府购买兽医服务的项目,拓宽服务项目的广度和深度。如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疫情报告、协助疫情监测及免疫效果评估采样、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服务项目等都纳入社会化服务范畴,扩大市场容量,让公司能够顺利生存发展。

5.4 积极引入多方力量

在建立本地服务实体的同时,应积极引入外地有影响力、有较强的兽医服务能力的实体到本地开展兽医服务。一方面可以提高兽医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竞争优胜劣汰。为此,各级各部门应积极出台激励措施,鼓励竞争,同时打造好有吸引力的动物防疫服务项目,开展好招标,以吸引更多社会兽医力量参与本地动物防疫工作。

6 小结

当前做大做强兽医社会化服务力量,政府部门逐步退出市场,扮演监管者或者说“守夜人”的角色,是大势所趋。我市积极作为,在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上走在全省的前列。但由于多年来政府部门大包大揽,社会兽医力量薄弱,导致目前开展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重重困难,各种问题矛盾凸显。但我市将坚定不移继续开展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将我市的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上更高的台阶。□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社会化村级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