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江华县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监管模式探索

2017-03-01刘天猛

湖南畜牧兽医 2017年6期
关键词:产地申报检疫

刘天猛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湖南江华425500)

动物产地检疫是动物离开饲养地前所进行的检疫,是有效控制动物疫病扩散的措施之一。当前,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笔者结合本地实际,对新形势下产地检疫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多项措施,改扩建标准化动物检疫申报点、加强落实对养殖场的日常监管措施、严格现场检查核查工作以及强化宣传等,积极推进新常态下的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监管模式建设,旨在为广大动物卫生监管人员提供参考,确保动物卫生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1 基本情况

江华县管辖22个乡镇和一个林业采育场,共519个村,全县总面积3248平方公里,是永州市面积最大的县,人口51万。2016年江华县发展5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户367户,其中存栏1000头以上规模猪场79户,存栏10头以上肉牛规模场户287户,养羊规模场户303户。全年生猪出栏81.8万头,肉牛出栏6.5万头,山羊出栏12万头,家禽出笼595万羽,全县规模养猪比重达73.2%,规模牛羊养殖比重60.1%。全县现共有官方兽医54名,平均每个乡镇不足3名,有的乡镇仅1名,产地检疫工作点多面广,我县又属丘陵地带,山路崎岖,仅靠现有官方兽医完全实施不了到场到点开展检疫工作。同时,近年来产地检疫工作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跨区间动物运输频率不断增加,加大了动物疫病传播和流行的可能,同时电子出证工作全面铺开,产地检疫工作形势日益严峻。

2 新形势下产地检疫工作现状

2.1 官方兽医数量越来越少

随着老官方兽医的退休、乡镇机构改革的开展、管理体制的调整等原因,真正在基层具体实施产地检疫的官方兽医不断减少,明显满足不了到场到点检疫的需要。

2.1.1 官方兽医的退休

我县乡镇动物防疫站是根据湘编办[2004]11号、永人发[2004]64号文件精神于2004年底成立,乡镇动物防疫站编制66人,实招66人,官方兽医随年龄的增大而退休,到目前已退休12人,实有54人。

2.1.2 乡镇机构改革新招的人员充实不到队伍中来

2011年底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动物防疫站从编制上讲已不存在,被划入乡镇农业综合技术推广中心,但乡镇动物防疫员的管理至今却仍然还在县畜牧水产局,各乡镇动物防疫站工作人员由县畜牧水产局管理并发放工资,而编制均在当地乡镇政府农业综合技术推广中心。从2015年至今乡镇共招入5名动物防疫员,人事归乡镇管理,工资由乡镇统发,工作也由政府安排,主要从事政府工作,动物防疫工作成了兼职。

2.2 规模化养殖程度越来越高,工作量增加

我县地域宽广,乡镇辖区面积大,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又考虑到近年来环保方面的压力,规模养殖场大部分选择路途遥远的丘陵地带,特别是从2012年广东温氏公司进入江华后,温氏合作户迅速增加,以现有的官方兽医,明显满足不了到场到点检疫的需要。同时他们还要负责防疫、动物卫生监督、技术推广、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量大,压力大,责任重。

2.3 检疫收费全面免征,工作积极性受影响

从2015年11月1日起,全国全面暂停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收费,2017年4月1日停征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收费,靠检疫收费维持检疫工作运转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暂停收取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费,减轻农民负担,农民得到实惠,但是对检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检疫工作无法像往常正常开展。

2.4 电子出证工作的全面实施,官方兽医面临着挑战

2017年1月1日起全省动物检疫证明全面实施电子出证,手写检疫证明退出历史舞台,检疫申报、电子出证实行网络操作成为现实。我县乡镇动物防疫员(官方兽医)老龄化严重,2004年招入的现在职动物防疫员共54人,30岁以下的人数为5人,30~40岁之间25人,50岁以上的24人。随年龄的增大,他们的知识已经老化,难以吸收新知识,特别是难以掌握电脑、网络等与现有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真正掌握最新的现代化畜牧兽医知识、且容易学习并快速掌握其他知识技能的当代大学毕业生缺乏从业热情,难以引进我们的队伍,进而导致人才青黄不接,专业技术知识得不到更新,官方兽医工作面临着挑战。

3 多项措施并举,推进新常态下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监管模式建设

江华县积极探索,实施到场到点或指定动物检疫申报点的产地检疫新模式,规范检疫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行业形象,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3.1 树形象,改扩建动物检疫申报点

3.1.1 严要求,标准化改扩建动物检疫申报点

按照农业部《动物检疫申报点建设规范》要求,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高效便民的原则,选择交通方便地方,优先考虑主要交通要道或养殖密度高,便于运输车辆停放检疫消毒的地方建立标准化动物检疫申报点,或在原来的检疫申报点升级改造。2016~2017年江华县共建设和改造标准化动物检疫申报点9个。

3.1.2 配设备,完善硬件建设

配备相适应的办公设备如办公桌椅、电话机、传真机、文件柜、检疫电子出证的电脑、打印机和移动打印机和检疫设备如检疫箱、红外线测温仪、检疫采样箱、识读器、瘦肉精检测试纸条、机动喷雾消毒器、手动喷雾消毒器等其它有关检疫设备。

3.1.3 重管理,明确工作责任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动物检疫申报点由所在乡镇动物防疫站负责管理,严格实行官方兽医负责制并开展动物检疫工作。实行制度化管理,墙上统一公示工作制度、工作流程、检疫对象、官方兽医人员明细、联系电话及监督电话等内容,张贴《动物防疫法》、《湖南省实施〈动物防疫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官方兽医做好每天检疫工作记录,实行痕迹化管理。

3.2 .重监管,落实对养殖场的日常监管措施

3.2.1 规范日常动物卫生监督检查工作

官方兽医对本辖区内的畜禽养殖情况必须了解和掌握,在日常动物卫生监督检查中,一是检查养殖户是否建立规范养殖档案,2015年以来,江华县以落实监管责任和养殖场主体责任为重点,全面推进规范建立健全养殖档案;二是在日常监督检查对存栏的生猪按3%~5%进行瘦肉精检测;三是检查防疫制度是否落实到位。

3.2.2 执行黑名单管理制度

根据《江华县动物卫生监督对象分类管理办法》,对非法销售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未按有关规定无害化处理病死病害动物、不履行动物防疫义务、养殖档案不规范和不健全、不按规定申报动物产地检疫的养殖场,能整改到位的就整改到位,不整改到位的就列入黑名单管理,取消其国家扶持项目享受资格,同时联合公安部门对逃避检疫和无证运输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历打击。

3.2.3 强化养殖场的动态监管

随着湖南省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平台和数字化电子出证系统的全面实施,养殖场只有通过网络申报检疫后,官方兽医才能通过网络出具电子检疫证明,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和乡镇动物防疫站可以通过查询信息平台实时掌握养殖场生产情况、动物去向等信息,结合日常动物卫生监督检查,如发现异常情况,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或乡镇动物防疫站及时去养殖场调查核实情况,进一步提高对养殖场的监管能力;同时结合全县养殖场春秋防集中免疫统计情况以及乡镇动物防疫站每月向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上交的日常动物监督检查台账,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对全县养殖场实行动态监管。

3.3 守流程,严格现场检查、核查工作

全县动物产地检疫严格按照“养殖户或贩运户检疫手机申报-官方兽医受理-指定动物检疫申报点或现场核查资料-临床健康检查-瘦肉精抽检-电子出证-完善检疫记录-整理归档”流程实施检疫。官方兽医受理养殖户或贩运户检疫申报后,一是查养殖档案:根据日常动物监督检查,核查养殖场近期内有没有发生动物疫情,养殖档案填写是否规范,是否按国家要求进行了强制免疫,并在疫苗有效保护期内;二是核实动物数量:核对是否与《检疫申报单》相符,动物标识是否佩戴齐全,随机抽查5~10头生猪耳标查看是否在申报范围之内;三是按动物产地检疫规程进行临床健康检查:检查体温、精神状态、外貌、可视黏膜、口蹄等是否异常;四是开展瘦肉精抽检:调运的生猪、牛羊严格按3%~5%的比例随机采取尿样,进行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检测,经检疫检测合格后,官方兽医开具电子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完善产地检疫工作记录单和产地检疫工作日汇总表,然后整理归档。在检疫检测过程中,如果发现不符合检疫规定的,官方兽医及时上报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涉及刑事犯罪的,立即移送公安部门查处。

3.4 重宣传,营造氛围,做到家喻户晓

3.4.1 通过广播和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利用广播和电视每季度连续一周宣传报道产地检疫的必要性,对打击逃避检疫和无证运输的违法行为及时报道,提高了养殖户产地检疫申报的积极性,在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起了重要作用。

3.4.2 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等形式进行学习交流

2016~2017年我县共召开了23期由官方兽医和养殖户参加的讲座和培训,一是把官方兽医和养殖户请上来听专家讲课,二是专家走下去与官方兽医和养殖户现场交流,使官方兽医和养殖户了解并掌握产地检疫的相关法律法规、工作流程以及电子出证检疫申报、出证操作技术。同时给养殖户发放产地检疫相关知识小册子或者制作和张贴宣传标语等,使广大养殖户认识到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是控制畜禽疫病流行的重要环节,自觉接受监督和管理。

3.4.3 通过微信群和QQ群进行工作互动。

2016年7月1日湖南省出省动物检疫证明实行电子出证,我县同时启动省内动物检疫证明的电子出证,2017年1月1日起动物检疫证明全面实施电子出证。养殖户利用手机申报检疫,官方兽医利用手机或电脑受理、出证会遇到很多问题,我县组建由县级专家、官方兽医和养殖户组成的微信群和QQ群,县级专家随时解决养殖户申报和官方兽医出证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将宣传资料、官方兽医的执法工作照片在群里适时发布,这对我县动物卫生监督电子信息平台建设和电子出证工作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4 新的监管模式取得的成效

4.1 提高了工作效率,群众满意

新的产地检疫监管模式,要求养殖户利用手机在动物调运前在湖南省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平台提前申报检疫,官方兽医根据日常动物卫生监督检查对养殖户的掌握情况,通过湖南省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平台核实申报检疫动物的信息,经临床检查、瘦肉精检测合格后出具电子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减轻了官方兽医检疫的工作量,很大程度提高了检疫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检疫申报点是固定的,养殖户申报后,官方兽医随时受理,货主或承运人申报后直接到检疫申报点开具检疫票,减轻了货主或承运人怕麻烦的心里包袱,对逃避检疫和无证运输的违法行为坚决打击,减少了逃避检疫的侥幸心理,货主或承运人满意了,主动申报检疫的意识提高了,相应的逃避检疫也就少了。

4.2 规范了检疫行为,强化责任

官方兽医原来因手写出证字迹潦草、模糊、填写不规范等现象受到贩运户举报,票证丢失受到处罚,现在电子出证避免了这些现象的发生,规范了检疫出证行为,保护了官方兽医权益。同时通过湖南省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平台和举报电话,县级可以对官方兽医进行动态监管,提高了他们的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了他们的检疫行为,基本杜绝了官方兽医失职、渎职行为发生。养殖场在检疫申报时,官方兽医根据对养殖场日常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的掌握情况,核查养殖档案,临床健康检查、瘦肉精检测,强化养殖场的主体责任意识。湖南省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平台的使用将动物养殖、出栏、运输、屠宰等环节实现无缝对接,便于追踪溯源。

4.3 树立了队伍形象,提高地位

原来乡镇动物防疫站办公条件简陋,给人们的印象产地检疫就是为了收取检疫费。从2015年11月1日起,全国全面免征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收费,2017年4月1日停征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收费,在这背景下,随着标准化动物检疫申报点的改扩建和实施严密的产地检疫工作流程,官方兽医的优质服务使养殖户或货主感到舒畅,提升了整个官方兽医队伍形象,官方兽医地位也提高了。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看法,真正认识到产地检疫是行政许可行为,是防止动物疫病传播、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1]伍应松,邓恒华,曾庆军.新势下动物产地检疫管理模式探索[J].湖南畜牧兽医,2017,(3):5-8.

[2]郝振祥,杨录林.新势下的动物产地检疫工作[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8):19.

猜你喜欢

产地申报检疫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检验检疫学刊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