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2017-02-28黄景妮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30期
关键词:效果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

黄景妮

【摘要】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84例血液透析患者,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予以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予以健康教育。并对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优良率与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优良率为7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饮食控制、坚持血液透析和按时服药情况等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够使血液透析患者获取更丰富的健康知识,为患者提供系统的护理服务,促使患者及早康复。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血液透析患者; 健康教育; 效果观察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0.0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0-0116-02

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终末期肾病治疗方法,其治疗时间较长,此过程中必须对患者与家属予以健康教育,促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促使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提高,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1]。临床护理路径作为新型的治疗管理方式,具有较强的规范性,最近几年受到临床的一致认可,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予以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的痛苦有所减轻,促使患者及早康复[2]。本研究探究了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84例血液透析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中,男32例,

女10例,年龄24~60岁,平均(47.0±5.4)岁,病程0.6~10.2年,平均(4.0±1.3)年。观察组42例患者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25~61岁,平均(48.1±5.9)岁,病程0.6~9.7年,平均(3.8±1.2)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予以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予以健康教育,制定统一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建立健康教育实施小组,其由医生、护士长以及营养师等组成,在对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案等内容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路径表有效,具体内容如下,(1)将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与不同透析方式充分向患者介绍,并对患者的心理给予有效安抚;(2)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确保饮食的科学与营养,保证食用低钾、低磷与低钠的食物,干体重的含义及控制体重增长的方法;(3)内瘘与深静脉支管的使用方法、对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合理服药,指导患者休息与运动,对血液透析不同并发症的处理对策与防治措施;不同试验检查的正常值与临床效果;可以通过现场讲解及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具体实施方法:由护士长指挥,责任护士以及营养师一同负责,患者在第一次透析的过程中,由责任护士将健康教育路径表充分发放,并对此表的特点与具体的工作流程充分的讲解,获得患者的理解及支持,同时,把路径表放在患者的护理病历中,有助于更好的记录,随后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对患者与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已实施的护理内容做好标记,同时将实施者的名字签上,并在没有实施的项目后方做好备注,便于查阅,30 d为一个轮回,多次进行教育,直至患者充分掌握,护士长定期检查实施情况,还而已接受患者与家属的询问,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解决。

1.3 观察指标

(1)患者透析90 d后,由专业人员定制专门的考核试卷,采用百分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定,其中得分超过90分表示优秀,得分在81~89分表示良好,得分在69~80分表示及格,得分不足69分表示差[3]。健康教育优良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2)根据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主要分为满意、较满意与不满意三个方面。满意度为满意率与较满意率之和。(3)健康教育半年后,观察两组患者饮食控制情况,是否坚持血液透析和按时服药情况的依从性。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17.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42/42),对照组满意度为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优良率为78.5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半年后依从性比较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半年后,观察组依从性为:饮食控制良好36例,坚持血液透析的35例,按时服药的39例;对照组依从性为:饮食控制良好24例,坚持血液透析的27例,按时服药的31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促使健康教育呈现科学化、人性化与全面化的特点,为患者提供系统的护理服务,终末期肾病患者通常对疾病的发病因素、透析的效果及注意事项等知识的认识不足,一般会产生不愿配合治疗与依从性较差等问题,对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4-6]。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模式予以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更好的获取健康知识,科学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習惯与作息习惯,促使医疗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使医务人员对自身职责充分认识,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决定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医务人员可以查阅有关文献与资料,促使自身医疗护理技术与语言沟通能力的持续提高,多学习心理学及教育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促使自身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采用有效的方式与方法引导患者与家属,促使患者能够对自身病情与血液透析的有关知识充分掌握,同时,多次教育有关知识,确保患者真正的掌握,在健康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以患者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患者的想法,与患者的距离可以更进一步,促使患者可以积极的配合护理治疗,将其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促使患者依从性的不断提高[7]。

临床护理路径予以健康教育时,患者可以咨询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必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将患者的内心顾虑充分的解除,使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关系更和谐,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8],同时,还可以在开展中及时的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予以有效的处理,促使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饮食控制、坚持血液透析和按时服药情况等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护理相比,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更显著,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优良率。

总之,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够使血液透析患者获取更丰富的健康知识,贯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系统的护理服务,包括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进行全面的护理,促使患者及早康复。

参考文献

[1]许玮.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8):83-85.

[2]葛加红.护理干预预防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0):81-82.

[3]罗容.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8):15-16.

[4]孟迎春.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0):231-232.

[5]车杏仪,刘岩,钟小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7):75-76.

[6]李玉兰.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医药与保健,2014,22(1):106.

[7]姜朝霞,贺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0):36-38.

[8]景卫健.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9):123-124.

(收稿日期:2016-06-28)endprint

猜你喜欢

效果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