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LA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治疗致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护理

2017-02-28王蕊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回输毛细血管干细胞

王蕊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60)



HLA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治疗致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护理

王蕊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60)

报告1例HLA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治疗致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护理。将动态监测生命体征,肺通气的关注、24 h出入量的准确记录、基础护理的严格把关、饮食指导的充分重视及耐心的心理疏导作为护理重点,实施全程监护,最终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后出院。

HLA半相合;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治疗;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护理

HLA haploidentical;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herapy; Capillary leak syndrome; Nursing

生物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恶性肿瘤治疗模式。利用体外经过大剂量IL-2短期活化的亲缘间HLA半相合(供、受者在实验室HLA-A/-B/-DR 6个位点检测中至少有3个位点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对晚期转移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并且耐受性良好,为晚期难治性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1]。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 CLS )是一种突发的、可逆性毛细血管高渗透性疾病,血浆迅速从血管渗透到组织间隙,出现进行性全身性水肿、低蛋白血症、血压降低,严重时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2]。HLA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治疗在我科开展已近十年,临床常见寒战、高热、过敏的不良反应,罕见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发生。 2015年9月我科收治1例晚期小肠癌多发转移患者,应用HLA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治疗后出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5岁,主因小肠癌,曾于外院行手术治疗和化疗,效果不佳,近期查体示腹腔转移、多发肝转移,为行进一步治疗,于2015年9月22日入住我科。查体:体温36.5 ℃,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2/80 mmHg(1 mmHg=0.133 kPa),体质量57 kg,意识清楚,自主合作体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腹部手术瘢痕愈合良好,移动性浊音阴性,右上臂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臂围22 cm,双下肢无水肿。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白蛋白34.3 g/L,红细胞3.8×1012/L,血红蛋白105 g/L,血小板116×109/L,行营养支持治疗,考虑到上一次化疗副作用较大,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9月23日患者女儿与患者行HLA配型检测,9月26日予患者吉西他滨加环磷酰胺化疗,供者HLA配型检测与受者呈半相合,遂予供者Q12 h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300 μg动员骨髓,9月28日、29日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治疗,9月30日予NS 500 mL加重组人白介素-2 100万U静脉输入,10月1日患者血生化检查示白蛋白27.9 g/L,予白蛋白输入,10月2日患者血常规回报血小板46×109/L,予重组人白介素-2 1.5 mg皮下注射,患者主诉心悸、胸闷、气促,四肢及全身肿胀,予利尿剂对症治疗,10月4日患者出现心悸、胸闷、气促、四肢及全身肿胀加重,立即予吸氧3 L/min,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示:血压90/55 mmHg,SpO283%,心率127次/min,呼吸25次/min,查BNP 5 058 pg/mL,血小板39×109/L,测患者体质量为60 kg,较前增加3 kg,测PICC侧上肢臂围为24 cm,查床旁胸片示:双侧胸腔积液,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考虑诊断为CLS。遵医嘱予强心利尿、地塞米松等对症处理,留置左、右胸引管排出黄水样液体1 000 mL,后液体逐日减少,于10月13日拔除胸引管,10月16日病情好转出院。

2 护理

2.1 做好预处理,严密观察患者细胞回输的不良反应 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回输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技术原则执行操作规范,由具有专业资质的专科护士全程护理,该患者第1天回输过程中出现寒战、高热,体温最高达38.4 ℃,遵医嘱予地塞米松5 mg入壶,暂停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回输,40 min后患者寒战症状消失,体温37.6 ℃,遵医嘱继续行细胞回输,30滴/min慢滴维持,观察患者反应情况,30 min后患者未再出现不良反应,遵医嘱调节滴速为40滴/min直至回输完毕。回输后仍要警惕患者寒战、高热、过敏、移植物抗宿主病、CLS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2.2 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了患者体温升高、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加快等异常,关注血化验中的异常指标,及时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2.3 关注患者肺通气情况 CLS发生时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增高,导致血管内大分子物质外渗, 组织间隙胶体渗透压升高 ,使血管内水分迅速进入组织间隙引起全身水肿及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同时肺内不同程度的渗出导致换气功能下降、血氧含量降低,进一步加重组织缺氧,并导致毛细血管内皮进一步损伤,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3]。肺组织内毛细血管丰富,在CLS发生时首先受累,除肺组织水肿外,可出现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导致ARDS的发生。

2.4 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 CLS分为两个期:渗透期和恢复期。在渗透期快速补充胶体溶液,提高渗透压及中心静脉压, 但在恢复期应限制补液、适当利尿以减轻肺水肿。

2.5 重视加强基础护理 该患者水肿明显,全身情况差,白蛋白低,活动无耐力,易发生压疮,应做好预防,指导患者注意加强床上翻身活动, 避免家属行推、拉、拖、拽等动作,予加铺气垫床,适当抬高四肢,班班做好床旁交接,关注压疮好发部位皮肤情况。同时该患者治疗期间出现间歇性高热,除药物治疗外,积极采取温水擦浴、腋下腹股沟处应用冰袋物理降温等措施,患者应用消炎痛栓后出汗较多及时更换衣裤,指导其适量饮温热水,吃清淡易消化饮食,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随时更换。

2.6 加强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食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食品,应注意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适量饮水,不食辛辣刺激、不食生冷油腻,可适当食用鱼、瘦肉、蛋、奶类以及新鲜蔬菜、水果。指导家属烹调食物时注意食物的色、香、味,经常更换饮食的品种和类型,以增进患者的食欲,鼓励患者进食。本例患者由于疾病及手术因素,持续间断腹泻,遵医嘱予思密达及胃肠安口服,并行相关用药注意事项的解释指导。

2.7 给予心理疏导 患者并发CLS后,出现恐惧、焦虑、悲观情绪,对治疗失去信心,忧虑自己未来的病情发展,质疑治疗方案的针对性,并想放弃治疗。此时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1)耐心解释治疗护理的相关知识,告知不良情绪对疾病的负面影响,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指导家属多陪伴安慰患者,倾听患者主诉,及时与医生护士沟通,缓解患者出现的不适症状。(3)经常与患者交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提供表达诉求的机会。(4)各项护理操作细致轻柔,注意患者的感受,保护患者的隐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主动向护士反应其出现的症状,倾听护士的讲解,配合治疗和护理的实施。

3 小结

近年来,众多研究[2]显示,HLA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治疗晚期转移性肿瘤安全有效,临床常见寒战、高热、过敏、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不良反应,而引起CLS非常罕见,如治疗护理措施不及时,会导致患者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本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CLS后,通过对生命体征的动态监测、肺通气的关注、24 h出入量的准确记录、加强基础护理、重视饮食指导及耐心的心理疏导等护理的措施,有效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1] 王运良,曹水,任宝柱,等.活化单倍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治疗晚期难治性肿瘤的初步观察[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8,6(3):404-408.

[2] 杨万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24):3764-3766.

[3] 姚兰.重组人白介素-2致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急救与护理[J].海南医学,2013,10(24):1557-1558.

王蕊(1980-),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3.73

B

10.16821/j.cnki.hsjx.2017.01.024

2016-06-17)

猜你喜欢

回输毛细血管干细胞
干细胞:“小细胞”造就“大健康”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捐献
重症胰腺炎患者密闭式胆汁回输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干细胞产业的春天来了?
消化液回输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大型脊柱手术中应用控制性降压复合自体血回输的效果研究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一例
干细胞治疗有待规范
疏通“毛细血管”激活“神经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