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杂剧的研究

2017-02-26汪想想

人间 2016年32期
关键词:杂剧清代研究现状

汪想想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清代杂剧作为杂剧文学发展史的最后一个阶段,一直以来都被元、明杂剧的光芒所遮掩,又被清代正统文学的发展极致所鄙视。这种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后人对清杂剧淡漠的态度,虽然有清一代的有识之士也有创作清杂剧作品或选集的,但数量和质量都差强人意。二十世纪起,晚清民国的学者们开始正视清杂剧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专注于清杂剧的搜集、辑佚、整理和校勘。但是真正把清杂剧的文学价值提升到与中国古典文学相当的位置,使得清杂剧的研究步入高峰却是在二十一世纪以来。以下我将对清杂剧研究的状况做一下梳理。

关键词:清代;杂剧;研究现状;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I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46-01

我将自己在知网和其它期刊网站所找到的关于清杂剧研究的论文分类整理了一下,大概可划分为七类。

一、对清代杂剧总体论述的文章,这类文章对清杂剧的研究集中在它的分期、历来研究者对清杂剧的态度、清杂剧的文体特征和清杂剧的研究现状述评。

(一)讨论清杂剧分期的代表人物有:以吴梅、郑振铎为代表的四分法;以曾永义、王永宽、傅惜华、杜桂萍为代表的三分法;还有两种比较新颖的观点,如蒋中崎《明清南杂剧的发展轨迹》中提出的把清代杂剧单列为南杂剧发展的一个阶段,我认为这种分期不合理,对清杂剧的分期太过笼统,再者说把清杂剧发展看成一个整体,相当于没有对清杂剧做出任何分期。

(二)清杂剧研究现状述评的文章有:杜桂萍《清杂剧之研究及戏曲定位》对2003之前的清杂剧研究现状归纳整理,并提出了以后清杂剧研究应多关注的领域,为后来治清代杂剧者指明了方向 。此外还有冯沅君《清代戏剧研究札記》、刘于峰《晚清文人戏曲研究的世纪回顾与反思》等等。

二、对清代杂剧中某个作家的杂剧作品论述的文章,选取研究的作家多数集中在清初和清中叶,清晚期的较少。

(一)清初期的作家研究,这一时期历史处在舆图换稿之际,所以可论话题较多。以杜桂萍为代表提出了“遗民杂剧”,由此而衍生出一系列的遗民剧作家的研究文章。如杜桂萍《鬼佛仙儒浑作戏,哭歌笑骂漫成声》—论嵇永仁《续离骚》杂剧、曹岚《鬼佛仙儒浑作戏,哭歌笑骂漫成声》—论嵇永仁《续离骚》杂剧的思想意蕴以及《论嵇永仁及其戏曲创作》、孙铁林《邹式金<杂剧三集>中母题研究》、乔宽宽《廖燕杂剧创作论》等。这些文章也揭示了清初杂剧在创作内容方面黍离悲叹的主流。

(二)清中期的作家研究,这一时期社会稳定,杂剧创作的质量较高,所以历来研究者对这一时期的大家都爱不释手。比如杨潮观、桂馥、徐燨、袁栋等,这些 人的作品被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探讨过,代表文章李茜《<吟风阁杂剧>人物类型研究》、候宝珍《桂馥文学创作研究》、赵婷婷《清代中期戏曲家袁栋研究》、邹锋《石韫玉戏曲研究》等。

三、对清代某一类型杂剧论述的文章,这些文章从清代杂剧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题材、主题归为一类进行研究。

我把它们归纳为以下14类:遗民杂剧、自况杂剧、状元杂剧、科举杂剧、聊斋杂剧、写心杂剧、药性杂剧、清宫节令戏、才子佳人剧、水浒剧、西游剧、人面桃花剧、相如文君剧、禁毁剧。代表论文有杜桂萍《遗民心态与遗民杂剧创作》把遗民杂剧的创作主题,思想意蕴分析的非常细致。丁淑梅《中国古典禁毁戏剧史论》梳理了从戏剧产生之初就出现的禁毁戏剧,其中第七章和第八章是关于清代禁毁戏剧名目的整理,这些几乎不为人知的戏剧作品,经过作者的辑佚,终于得见天日。这些宝贵的戏剧资料对清杂剧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也进一步地完善了清代杂剧的文献资料。这些从不同题材角度、不同学科领域对清杂剧的研究,更坚定了清杂剧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使得清杂剧与各个领域的联系更为紧密,拓展了清杂剧的研究范围,提升了清杂剧的研究价值。

四、对清代某一时间段杂剧论述的文章

根据搜集到的论文来看,对清中叶这一时间段的杂剧研究最多。此外对清初杂剧研究的论文有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对清初“遗民杂剧”给予了最全面详细的梳理,为后来研究“遗民杂剧”的学者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来源。对晚清这一阶段的朝代,还没发现相关的研究文章。这类论文也很少,相对于整个清王朝十二位帝王来说。设想以后十二位帝王各个统治时期的杂剧创作都能被整理出来,那对我们更直观地研究清杂剧发展的历史轨迹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从地域划分的角度研究清杂剧的文章

这类文章很显然就是按省份划分来单独研究一个地域的清代杂剧创作的整体情况。从我搜集的文章来看,研究集中在江南一带,这与清代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关系。富裕的物质条件提供了杂剧文学发展的土壤,而南方还有众多的文学大家,这使得南方的杂剧创作数量和质量都比北方的高很多。代表性论文有王银洁《清中叶苏州戏曲作家群研究综述》、伍光辉《清代湖南杂剧传奇研究》、相晓燕《清中叶扬州曲家群体研究》这些文章都是对一个范围内杂剧作家作品的研究,总结同一地域作家创作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中发现同一地域文学的发展也是千姿百态的,最终造就了一个地域文化繁荣的景观。

六、从接受史的角度论述清杂剧的文章

这一类型的文章或是论述清朝之前的杂剧作品在清朝杂剧创作中的接受情况,如杜桂萍《论清代杂剧对徐渭<四声猿>的接受》从主旨、结构、思想三个方面论述清杂剧对徐渭《四声猿》的继承与发展,论证很完美。刘建欣《明清戏曲选本“宗元”研究》从戏曲选本的角度切入研究,立意很新颖。以明清的戏曲选本的刊刻、杂剧名篇与元杂剧的关系两个方面论述明清戏曲选本的“宗元”现象。

总结:从以上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清杂剧的研究在前辈们努力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拓展,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上七个方面,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零星的文章会从别的角度对清杂剧进行研究。只是我个人认为现阶段清杂剧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文献资料的搜集、辑佚、校勘和整理上,首先,这是清杂剧研究比较薄弱的地方,学者们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还是有限的,出来的成果也是有限的,这对我们进一步研究清杂剧是一个“拦路虎”。其次,这是研究清杂剧最基础的工作,也是研究清杂剧的学者们无法逾越的一步。没有文献的支撑,我们就无法展开对清杂剧的研究,而文献的质量也会关系到学者们研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清)黄文啺.曲海目[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2](清)高奕.新传奇品[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3](清)梁廷枏.曲话[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杂剧清代研究现状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对同名小说创作的独特贡献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谈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权意识觉醒
明杂剧风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