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护理与自我管理教育

2017-02-26郑卫华

淮海医药 2017年3期
关键词:儿童哮喘雾化气道

郑卫华

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护理与自我管理教育

郑卫华

目的:观察自我管理教育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38例急性发作期的儿童哮喘行常规临床治疗,同时辅以积极的护理和自我管理教育。结果:急性发作的哮喘均得到有效缓解,无哮喘持续状态和其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出院1月和3月后的随访观察仅各有1例和4例次再次发作。结论:积极的护理和自我管理教育,对提高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和预防复发都有辅助作用。

哮喘; 急性发作; 护理; 自我管理教育; 儿童

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急性发作后病情变化发展快,急诊来院时家长多较紧张,经有效治疗病情多能得到缓解,但临床治疗期间也时常会出现多变和不可预测的反应[1],如哮喘持续状态的发生。哮喘的实质是气道慢性炎症,当急性发作缓解后,其气道慢性炎症依然存在,一旦有致病因素,气道炎症加重,哮喘还会急性发作。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儿38例,给予有效治疗的同时,辅以积极的护理和自我管理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科连续收治诊断为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儿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4±2.7)岁。全部患者均为已发作过2次以上的复发病例,病程0.5~6年,平均病程(2.2±1.8)年。入院时属于轻度哮喘7例,中度哮喘20例,重度哮喘11例。

1.2 治疗方法 患儿入院后均常规给予吸氧治疗,以便尽快改善患儿的缺氧状况,缓解其恐惧心理,同时给予化痰止咳类药物治疗,根据可能的诱发因素加用抗感染药物治疗等,另外入院后每日2次给予低剂量激素或/和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以便尽快缓解病情。同时积极完善相关检查,以便进一步明确病情和调整治疗,主要包括血气分析、血常规和X线检查等,必要时行肺功能检查。

1.3 护理方法

1.3.1 一般护理 外界环境因素是导致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患儿住院后保持卧具干净、整洁,整理被褥及床单清扫时,要避免灰尘飞扬。保持病房空气清新,避免使用易挥发和刺激性的消毒制剂。保持室内安静和温度及湿度的稳定,注意患儿保暖。避免穿化纤类、易脱落细小纤维和领口过紧的衣服。

1.3.2 生命体征护理 儿童急性发作的哮喘多有明显的咳喘、呼吸困难,甚至缺氧等表现,病情的变化和发展快。患儿入院后首先要尽快完善生命体征的评定,明确呼吸、心跳及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后,尽快给予相关治疗和处理。同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师,并协助处理。

1.3.3 气道护理 哮喘患者因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内常有分泌物形成,当哮喘急性发作时分泌物会进一步增多,并因此导致患儿咳喘加剧,如果不及时咳出或吸出,在气道内积聚的分泌物还会影响氧气的吸入和临床疗效。临床上患儿咳痰较有力者,分泌物不多,可先给予一些药物雾化吸入,通过稀释分泌物后,鼓励患儿自行咳出,当分泌物较多时或患儿咳嗽无力时,可考虑用细痰管吸出。

1.3.4 药物吸入护理 儿童哮喘的药物治疗以气道吸入为主,这一给药方法具有直达病变部位,起效快,副作用少等优点,但急性发作时需要多次给药,每次吸入均要持续较长时间,对于儿童患者,因其自制力差,多不能很好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差,加上急性发作的哮喘患儿还会表现出恐惧和害怕心理,这些都会影响临床疗效[2]。为此我们通过对患儿各自性格特点和爱好的了解后,在药物雾化吸入的同时播放各自喜爱的音乐,以调节患儿的心理压力,同时从家长及患儿两方面加强引导,指出雾化吸入对病情控制的重要性,从思想上给予重视和配合,对雾化吸入装置的使用进行详细讲解,保证药物能有效吸入,同时严密观察吸入期间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3],如吸入药物中的β2受体激动剂可能导致心慌、手抖等副作用,一旦发生,立即停止吸入并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适当降低药物浓度后间断吸入;如因吸入不当导致呛咳,但喘息和缺氧未见加重,则予以暂停吸入,休息和轻拍背部,待咳嗽缓解后,可继续吸入;如果吸入期间咳喘和缺氧加重,则应停止吸入,并明确呼吸道分泌物情况,通过鼓励患儿进行有效咳嗽,以清理呼吸道或辅以吸痰管清理,同时给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待情况稳定后视病情可考虑间断吸入药物。

1.3.5 自我管理教育 儿童哮喘是一慢性疾病,常反复发作,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导致儿童哮喘复发和加重的因素主要有感染和环境因素,因此必须对患儿及家长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对患儿及家长详细讲解儿童哮喘的主要发病因素,特别是急性发作后的危害,以及预防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哮喘;告知患儿及家长,儿童哮喘的特点是慢性持续性疾病,让患儿及家长认识到要面对不断治疗的艰巨性和坚持治疗的依从性;家长及患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总结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的因素,尽可能避免这些诱发因素,以便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或降低发作程度;面对已经存在的哮喘不要过分恐惧,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患儿及家长,儿童哮喘随着年龄增加有减轻甚至痊愈的可能,平时应适当锻炼,增强对自身抵抗力和提高生活质量;建立护患联系机制,以便患儿离院后随访观察和指导。

2 结果

本组患儿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急性发作的哮喘均得到有效缓解,无哮喘持续状态的发生。治疗期间有8例次患者因药物吸入发生头晕、呛咳等不适,经调整用药量和休息,以及心理疏导后缓解,无其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随访观察1月内再次发作1例次,且为轻度,门诊处理后缓解,3月内再次发作4例次,均为轻、中度发作,1例中度哮喘发作收入院治疗,另3例轻度发作门诊治疗后缓解。

3 体会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后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哮喘发作持续较久后就会导致多个系统损害,严重时会因呼吸衰竭等而危及生命安全[4],在当前医疗环境下,这是导致医患纠纷的潜在风险;哮喘患儿急性发作的原因和机制十分复杂,每1次的急性发作都不完全一致,病情上也轻重不一,有些就诊时可能表现为轻度哮喘,但随着时间的进展可能会很快进展为中度甚至重度哮喘,而患儿表达能力差,作为护理人员在密切配合医师进行积极救治和相关基础护理,同时对急性发作的哮喘患儿住院期间的治疗反应进行观察和指导,尤其是要重点观察药物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异常反应,另外还要从护理角度进行相关教育和管理,协助发现和总结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风险因素,以期为各项诊疗措施的顺利实施、提高临床疗效、预防和避免哮喘持续状态的发生,以及哮喘的再次急性发作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结果也是如此,38例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儿行常规临床治疗的同时,辅以积极的护理和自我管理教育,哮喘的急性发作均得到缓解,无哮喘持续状态和其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出院1月和3月后的随访观察仅各有1例和4例次再次发作,结果说明积极的护理和自我管理教育,对提高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和预防复发都有辅助作用。

[1] 向莉,许巍,姚瑶,等.儿童哮喘国际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67-76. [2] 李建丽.全程护理干预在学龄期哮喘儿童雾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3):1125-1126. [3] 胡琼燕,陈远华,唐晓燕,等.中重度哮喘儿童雾化吸入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1,18(4A):63-65. [4] 吴彩文.儿童哮喘持续状态的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2,10(7c):2002-2004.

江苏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 儿科,221011

郑卫华(1972-),女,主管护师,大学。

10.14126/j.cnki.1008-7044.2017.03.052

R 562.25

A

1008-7044(2017)03-0357-02

2016-08-18)

猜你喜欢

儿童哮喘雾化气道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搜风愈喘方拆方“祛宿痰方”调控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
儿童哮喘的治疗加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