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联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观察

2017-02-26郑香英王丰莲

淮海医药 2017年3期
关键词:性疾病后遗症氧氟沙星

郑香英,王丰莲

·临床经验·

三联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观察

郑香英1,王丰莲2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妇炎康软胶囊、中药外治三联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38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加妇炎康软胶囊和中药外治法。结果:治疗组19例中,痊愈12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7%;对照组19例中,痊愈8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三联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程短,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结果满意。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妇炎康软胶囊; 中药外治法

盆腔炎性疾病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 指女性上生殖道系统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若未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可导致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sequelae of PID,SPID),既往称为慢性盆腔炎,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盆腔痛、不孕、异位妊娠等[1]。随着社会发展与开放,本病患者日益增多,单一的抗生素治疗难以达到显著地治疗效果,反复应用抗生素已产生耐药性。故可从中医诊疗角度出发,探索中医的病因病机及诊疗方案,将二者有效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中医古籍无盆腔炎之名,据其临床特点,可散见于“妇人腹痛”、“症瘕病”、“经病疼痛”、“带下病”、“不孕”等病证。2012年以来,笔者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中药内外兼治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大62岁,最小者21岁,中位年龄41.5岁,已婚34例,未婚4例,病史最短1月,最长5年。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纳入标准:(1)全身炎症症状多不明显,部分有低热,易感疲倦、下腹部间断性隐痛。病程较长的患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阴道肛门坠痛等。(2)炎症时间长,形成的瘢痕粘连或盆腔充血等,常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月经前后加重,带下量多、色黄、有臭气等。(3)盆腔淤血时,常有经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致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时可致不孕、异位妊娠等。(4)中医诊断标准,辨证论治符合感染邪毒证[2]。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12 h 1次,连用10 d为1疗程,月经期用药。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规格:2 mL:0.1 g国药准字H19990324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1)妇炎康软胶囊3.0 g口服,1天3次,连服1月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妇炎康软胶囊,规格:0.5 g/粒,国药准字Z20050571,深圳市佳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中药外治:下腹部酒精常规消毒,待消毒液干后,涂敷上科室自制的中药糊,医用塑料膜贴封,再用绷带包裹。封包时注意松紧适度,既要达到密封效果,又要保证局部血液循环畅通,使患者无明显不适感。之后用红外灯照射20 min。每月治疗10 d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痊愈:自觉症状消失,停止治疗,随访半年,未复发。好转:自觉症状缓解,随访半年,月经期偶有不适,经后缓解,不需药物治疗。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或服药、局部治疗不规范,无法随访。

2 结果

治疗组19例中,痊愈12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7%;对照组19例中,痊愈8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西医多认为急性炎症未被及时控制或致病菌未被彻底清除导致的一组疾病。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主用于敏感菌引起的生殖器感染。中医多以脾肾两虚为本,湿热瘀结为标。采用中西药全身治疗法、中药外治法等综合疗法,标本兼治,不仅可达到抗菌消炎、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改善盆腔局部组织微循环的作用,而且长期辨证用药一般不会产生耐药性。中药内治法,妇炎康软胶囊,主要成分有赤芍、土茯苓、醋炙三棱、川楝子、醋炙延胡索、炒芡实、当归、苦参、香附、黄柏、丹参、山药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作用。局部治疗的中药外治法,主要是活血祛瘀,散寒除湿、消炎去痛、粘连松解等作用。三方联合应用,相互弥补,达到内外兼治,标本兼顾的效果。目前中医学者普遍认同《中医妇科学》关于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妇女经行、产后,血室正开,正气未复,风寒湿热之邪或虫毒之邪乘虚内侵,阻滞气血,导致湿热瘀血内结冲任、胞宫,反复进退,耗气伤血,虚实错杂,缠绵日久难愈。近年来,许多临床学者通过经验总结和临床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辛茜庭师从妇科名老中医许润三教授认为瘀证、结证,甚或为寒证为本病的核心,分析寒之成因:一方面由于患者体质特点以及病证的迁延而出现证候寒化;另一方面,临床上重辨病轻辨证,因为普遍认为的“炎”症,所以无论急、慢性盆腔炎,概予大量及长期的清热解毒之品,以致阳气受损,阴寒内生,血得寒则凝,因而出现寒凝血瘀的证候[3]。王飞飞、吴燕平[4]认为由于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日久耗伤气血,加之余邪未清,留滞下焦,胞脉血行不畅,瘀血形成,故临床上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气虚血瘀较常见。谢剑南教授[5]认为“瘀”是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理核心。我国多年来有很多中医治疗该病成功的典范,如国佳等[6]观察辨证分型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治疗组34例采用辨证分型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愈显率治疗组为97.06%,76.47%。申辉等[7]用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88例,观察组45例采用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抗妇炎胶囊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浆粘度、血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孙晶等[8]观察中药妇炎宁汤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 阳虚血瘀 证) 患者60例,治疗组采用 中药妇炎宁汤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 口服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治疗组在缓解慢性盆腔痛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中药外治法,沿用已久,如娄跃林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外敷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60 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9]。马仁萍[10]采用慢性盆腔炎协定处方加减,利用熏蒸汽治疗本病48例,结果总有效率达 95.8%,而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静滴,结果总有效率为 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张友英[11]运用火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选穴:关元、中极、次髎、归来、水道、三阴交,结果显示火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 物组,其治疗疗程减短,病症复发率有所下降,结论提示火针治疗有化瘀止痛、 清热利湿的效果。李婷等[12]对3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采用综合疗法(中药 口服 、灌肠 、针灸 、离子导入 、微波 )进行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禹安琪等将88例气虚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6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给予完带汤加味联合艾灸、中药保留灌肠的中医综合治疗。 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临床体征以及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王雅楠等自拟盆炎灌肠方灌肠-离子导入法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96例,治疗组48例予中药灌肠-离子导入法治疗,对照组48例予妇科千金胶囊口服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在疼痛评分、带下评分、次症评分、局部体征评分均有明显改善[14]。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具有病程长,病情易反复,治愈率抵,复发率高等特点。上述众多成功的病例论证了中医药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优势。笔者选用19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采用中西药联合、全身及局部治疗结合的方法,通过标本兼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达到抗菌消炎、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改善盆腔组织微循环的作用,且长期用药不会产生耐药性。中西医结合在该病治疗上显示出了明显优势,本组19例患者,通过随访观察,疗程短,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结果满意,但因病例数较少,还需进一步扩充病例,继续观察,以便临床推广。

[1]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4.

[2] 马宝璋,齐聪.中医妇科学[M].9版.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12:233. [3] 辛茜庭.温经活血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体会[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4,28(5):312.

[4] 王飞飞,吴燕平.理中汤治疗气虚血瘀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体会[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7(1):95-96.

[5] 戴月,匡继林,李岚.谢剑南教授从瘀论治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经验总结[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1):54-55.

[6] 国佳,金季玲.辨证分型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34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10):52-54.

[7] 申辉,欧小凤.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诊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6):118-120.

[8] 孙晶,陈莹.妇炎宁汤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观察6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4):756-758.

[9] 娄跃林.中药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外敷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5,37(1):15-16.

[10] 马仁萍,谷玉珍.慢性盆腔炎采用中药熏蒸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4):157-158.

[11] 张友英.45例采用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31):196-198.

[12] 李婷,廖英,郭英,等.综合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3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5,34(11):837-838.

[13] 禹安琪,潘艳芳.综合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3):431-432.

[14] 王雅楠,宋殿荣.中药灌肠-离子导入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5,32(4):208-211.

1.河南省汝州市人民医院 妇产科,467599;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乳腺科, 河南 郑州,450000

郑香英(1968-),女,主治医师,大学。

10.14126/j.cnki.1008-7044.2017.03.035

R 711.33

A

1008-7044(2017)03-0324-03

2016-09-28)

猜你喜欢

性疾病后遗症氧氟沙星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春天的“后遗症”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引起神经毒性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