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诊断中的应用

2017-02-26许韶远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中医院胸膜螺旋

许韶远

(登封中医院 CT室 河南 郑州 452470)

多层螺旋CT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诊断中的应用

许韶远

(登封中医院 CT室 河南 郑州 452470)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对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登封中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胸膜良恶性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和增强扫描。结果① 50例患者中左侧胸膜肿瘤28例,右侧20例,双侧2例;肋面胸膜肿瘤44例,膈面6例。肿瘤面积最大为17 cm×16 cm×17 cm,最小面积为0.8 cm×1.1 cm×1.4 cm。②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多层螺旋CT表现为清晰的结节边界,胸膜下肿块清晰。③ 50例患者中良性43例,准确率为95.5%(43/45);恶性3例,准确率为75.0%(3/4);4例为疑似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对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有诊断意义,检查结果特征明显,诊断准确率高。

多层螺旋CT;胸膜孤立性纤维瘤;诊断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肿瘤,发病率约为5%,恶性程度高达8.8%。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梭形细胞肿瘤,临床诊断准确率低,如何做好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始终是医学关注的一个焦点[1]。登封中医院使用多层螺旋CT对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其诊断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登封中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胸膜良恶性孤立性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术后病理分析确诊。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为19~79岁,平均(48.6±10.3)岁。其中良性45例,恶性4例,交界性1例。

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和增强扫描,选择GE64层的螺旋CT进行扫描,厚度设置为6 mm,螺距是1,扫描间隔为6 mm。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剂量为2.0 ml/kg,注射速度为2.5 ml/s,20 s后进行增强扫描,统计分析患者的CT表现情况,总结病理结果。

2 结果

2.1CT结果50例患者中左侧胸膜瘤28例,右侧20例,双侧2例;肋面胸膜瘤44例,膈面6例。肿瘤面积最大为17 cm×16 cm×17 cm,最小面积为0.8 cm×1.1 cm×1.4 cm。50例患者CT表现为清晰的结节边界,同时也有清晰的胸膜下肿块,增强CT扫描时表现为均匀和不均匀肿瘤强化现象,伴有曲线状的血管影。CT平扫10例肿瘤内部密度比较均匀,40例肿瘤内部密度不均匀。增强CT扫描6例表现为均匀强化,22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动脉期的扫描中,4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支状血管影,门脉期的扫描中,存在强化的肿瘤实质及不均匀的肿瘤实质。

2.2病理结果所有患者病变部位肉眼观察结果和CT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呈现出纤维样假包膜,切面为灰黄色同时伴有黏液样变性。镜下观察表现为清晰的肿瘤边界,为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束,血管分布紊乱但并未明显改变细胞的组织。

2.3诊断结果50例患者中43例为良性,准确率为95.5%(43/45),3例为恶性,准确率为75.0%(3/4),4例为疑似诊断。

3 讨论

胸膜瘤主要有2种,一种是弥漫性胸膜瘤,即弥漫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恶性胸膜瘤;另一种是局限型胸膜瘤,常伴有胸膜孤立性纤维瘤,软组织肿瘤比较常见。胸膜孤立性纤维腺瘤包括皮下纤维腺瘤和纤维性胸膜间皮瘤[2]。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无明显的性别差异性,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中老年发病率较高。近些年胸膜孤立性纤维瘤发病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由于肿瘤患者的血管和心脏比较接近,并造成组织压迫,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以及心悸等症状[3]。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病变和低血糖症状,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及时做好病情的诊断工作,合理选择手术方式[4]。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主要病变位置为胸膜,临床常采用CT对肺叶周围进行扫描和检查。因为肿瘤大小的不同,所以CT值的设置也有所差异,尤其是CT值的范围设置受肿瘤血供的直接影响,这需要对肿瘤进行不同程度的强化,一旦肿瘤内部出现出血和坏死现象,多层螺旋CT便可明确观察具体的表现。本研究50例患者中10例肿瘤内部密度比较均匀,40例肿瘤内部密度不均匀。CT增强扫描的过程中,其中6例肿瘤均匀强化,22例不均匀强化。动脉期的扫描中,40例病变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支状血管影,门脉期的扫描中存在强化的肿瘤实质及不均匀的肿瘤实质。50例患者中左侧胸膜肿瘤28例,右侧20例,双侧2例;肋面胸膜瘤44例,膈面6例。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病变部位肉眼观察结果和CT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呈现出纤维样假包膜,切面为灰黄色同时伴有黏液样变性。镜下观察表现为清晰的肿瘤边界,为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束,血管分布紊乱但并未明显改变细胞的组织。这一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似[5]。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对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有诊断意义,检查结果特征明显,诊断准确率高。

[1] 刘春玲,张水兴,张金娥,等.探讨CT对良恶性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鉴别的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46(9):789-792.

[2] 孙毅,谢丽响,胡春峰,等.良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7(6):461-465.

[3] 胡建平,李银官,曹代荣,等.腹膜后间隙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1):72-75.

[4] 高杰,汪欣,尹洪芳,等.盆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6):960-964.

[5] 钱跃卫,徐艳,石群立,等.肾原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观察[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5):329-331.

R 445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7.17.056

2016-08-22)

猜你喜欢

中医院胸膜螺旋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院
赵县中医院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旋风“螺旋丸”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崛起中的钟祥市中医院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