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药品研发临床试验与药物检测

2017-02-26胡连飞

益寿宝典 2017年32期
关键词:化学药品滴定法分光

胡连飞

目前,我国化学药品研发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数量与规模庞大,但总体水平相对较低,企业竞争激烈等问题,总的来讲就是化学药品研发的成品转化率不高。追根溯源当归咎于企业管理模式不完善或不合理。多年以来,我国的化学药品研发生产企业一直遵循传统的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性,不能紧跟时代发展进行实质性的改革,难以有所突破。且企业发展缺乏整体而系统的规划[1]。众所周知,化学药品的研发投入高,周期长,难度大。通常情况下,一类药品从开始研发直至最终上市至少需要5~10年的时间。而研发过程要经历药物合成、分析、成药、临床试验及药品检测等多个程序,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更需要参与其中的各部门及相关企业协调配合,否则难免出现问题。笔者针对我国药品研发现状及薄弱环节,着重介绍临床试验阶段及药品的检测。现报道如下。

1 化学药品研发的临床试验

药物临床试验是印证新药有效和安全必不可少的系统研究,用以证实或发现试验药物的临床、药理和/或其他药效学方面的作用、不良反应和/或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试验共包括3期。Ⅰ期试验,指新药第1次用于人体以研究新药的性质的试验。以严格控制为前提,对经严格、谨慎筛选过的志愿者给予少量药物,并进行24h的严密观察与监测其有无任何有益效果及不良反应,以初步评价药物的人体安全性,为接下来的Ⅱ期试验提供良好的资料基础。

Ⅱ期试验则在Ⅰ期试验所得数据基础上,将药物给予少数志愿患者并监测其用药后的状况,以重新评价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与排泄情况,理由是药物在患者体内作用方式有所不同,其针对胃、肠、肝脏和肾脏的药物尤甚。因此Ⅱ期临床试验为对药物治疗作用的初步评价阶段。此阶段通常采用随机盲法对照试验(依照具体目的亦可选用其他设计方案),对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同时为Ⅲ期临床试验的设计与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Ⅲ期是在Ⅰ期和Ⅱ期试验的基础上扩大试验范围,进一步确保药物的治疗可行性和稳定性,即在更大范围的志愿患者身上,进行扩大的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通常为有足够样本量的随机盲法对照试验,进一步评价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是药物治疗作用的确证阶段,也是药品注册和申请或者批准的举证的关键阶段。临床Ⅲ期试验将对试验药物与安慰剂(不含活性物质)或已上市药品的相关参数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应当具有可重复性。此阶段为临床研究项目的最繁忙和任务最集中的部分。不仅针对成年患者,还须特别对老年患者乃至儿童的药物安全性进行研究。通常,高龄与危重患者所要求的剂量要低,因其机体的药物代谢与清除率较低,使其药物不良反应耐受程度也差,故应独立确定药物剂量。特别要注意的是,儿童受药人群具有突变敏感性、迟发毒性和不同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等特点,故在药物应用于儿童人群时,权衡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予以特别关注。国际上,儿童临床试验通常须在完成成人Ⅲ期临床试验后方可进行。此外,当某类疾病以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若较为严重且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理想,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可批准直接从儿童进行Ⅰ期临床试验,即在无成人数据参照时,允许对儿童进行药理评价。我国对此尚无明确规定。

2 化学药品的检测

药品检测的目的在于防止不合格药品流入市场,保证药品的安全性。通常分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对成分未知或不明确的药物进行分析以鉴定药物的化学组成,鉴别药物所属的种类;定量分析是对已知成分的药品样本中所含有效成分的量进行测定。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

2.1 化学分析法 化学药品常见方法,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分析所取得的相关数据与信息,最终得出结论。化学分析法中对药物的定性是利用辨识药品中各物质间特殊的化学反应来鉴定,诸如明显的颜色变化、易辨别的气味及有色沉淀等,该鉴定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且鉴定结果清楚明显、准确率较高。

化学分析法的定量检测通常采用滴定法,又称容量分析法,又大致分为酸碱滴定法(如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测定等);氧化还原滴定法(如尼群地平片、盐酸小檗碱片、氨咖黄敏胶囊的含量测定);配位滴定法(如维U颠茄铝胶囊Ⅲ中的氢氧化铝与泛酸钙片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滴定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便、对仪器要求较低及相对误差小等优势。

2.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此为借助仪器进行分析的一类方法,灵敏度较高,在对化学药品的鉴别与含量测定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2]。通过借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定性分析中可鉴别不同功能团与化学结构不同的化合物,还可鉴别结构相似的不同化合物。而在定量分析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既能进行单一组分的测定,又可同时不经分离对多种混合组分同时测定,检验效率更高。

2.3 高效液相色谱法 现今最为常用的分析方法,可适用于医学、化工、农学、商检、法检等诸多领域,适用范围非常广泛[3]。其原理是以液体为流动相,经高压输液系统将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经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具有分离与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

药品的临床试验及药品的检测均为药品研发的重要环节,伴随药品研发模式的改进、研发企业管理模式的调整,相信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可以使我国药品质量与患者用药安全得到可靠保障。

[1]于海,黄秦康,吴春福.浅析新药研发过程中的项目管理[J].中国药业,2005,16(12):886-889.

[2]李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药物检验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3,(6):52-52.

[3]王慧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及进展[J].安徽医药,2008,12(11):1087-1091.

猜你喜欢

化学药品滴定法分光
电位滴定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浅析采用滴定法解题的策略
浅谈实验室的化学药品和试剂的相关管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枣中Vc的含量
化学药品有妙用
滴定法测定食醋中总酸含量及其不确定度评定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
间接滴定法测定氯化铜晶体的纯度
液-质联用法测定蒙药制剂中非法添加降糖类化学药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铁复合物的铁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