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助学生上台阶

2017-02-26重庆市江津区四牌坊小学校漆丽霞

数学大世界 2017年5期
关键词:合数质数分配律

重庆市江津区四牌坊小学校 漆丽霞

帮助学生上台阶

重庆市江津区四牌坊小学校 漆丽霞

一进入五年级,很多学生就开始困惑:前面已经学习了四年,掌握了很多方法和技巧,并且前面四年成绩还很不错,但到了五年级就感觉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家长们更是想不通:原本自己的孩子学习一直都很好,为什么到了五年级成绩下降得特别厉害?很多老师教到五年级也都有这样的感叹。尤其是学到“数的整除”这一单元,更加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弱,成绩越来越不理想,学生们遇到了知识的瓶颈,概念陌生,知识陌生,所有的一切都从头开始,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很多学生陷入迷茫,找不到方法,尤其是对“质数”、“合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等概念混淆不清。有些时候上课时感觉学生好像懂了,但一做作业错误不断,学生的自信心越来越不足,到后来很多学生就产生了厌学情绪。在这些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慢慢总结了一些方法,帮助学生迈上这一台阶。

一、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信任,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够实现一定目标的心理状态,它建立在对自我认识正确评价的基础上。而当今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却是自卑和胆怯,这是因为他们对自我信任和相互信任没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导致出现退缩或回避的消极行为,最终无法得到成功的体验。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迫切需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实力,帮助学生消除胆怯、自卑,掌握树立信心的方法,大胆尝试,敢于拼搏,勇于实现自我价值,体验成功,成为高素质、适应社会的人。

例如,为了让同学们有信心学好“数的整除”这一单元,我采取了结对学习的方法,两个结对的同学数学水平相当,这样每次测试定下目标,相互比赛,你追我赶,学习潜力被挖掘出来,信心就大增了。不仅如此,还要学会挑战自我,进步了就要换对手,结新对子,抛弃任何自我挫败因素,要战胜身上的软弱,树立新的目标,使自己逐步变成强者。只有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的期望水平,才能取得良好的情绪反馈,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

二、选择新颖的教学方法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处处蕴含着数学。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从学生贴近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巧设生活情境,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生活数学”,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展现数学的生活魅力。

例如,我在教学质数、合数的过程中,用了生活中的比喻:质数的“质”与“自”(重庆的平舌、翘舌不分)谐音,质数就是很自私的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它自己,没有别的因数,所以叫质数。而合数是表示阖家欢乐的数,说明它有很多因数,所以“合数”除了“1”和它自己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记住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三、利用知识迁移学习新识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数学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就是揭示和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过程,任何自主探索都必须有起点,有依托,不能切断知识之间的内存与联系。通过引思、回顾、概括、归纳旧知,形成程序性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结构,从而大面积、高效率地进行学习活动,使自主探索成为可能。

五年级学生在学习分解质因数时,经常会把12=2×2×3和2×2×3=12混淆,尤其是差生,在这两个算式中分不清哪个才是分解质因数,于是我根据他们一年级所学的数的分解,例如12=3+9与分解质因数链接起来,并比较相同点与不同点让他们很容易区别哪个算式是分解质因数,从而达到对知识掌握的目的。

四、联系生活深化理解新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我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做到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情景设计,让抽象陌生的概念转化为形象的有趣的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由此让教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四年级中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是学生很难掌握的知识点,尤其是乘法分配律的逆用,学生对概念能背得朗朗上口,但一做作业错误不断,这说明他们只是机械性记住,根本没有真正理解。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是很多老师都一直探讨的问题。于是,我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生活中最熟知的知识帮助他们理解,我把A×(B+C+D)让他们理解成一个家庭有B、C、D三姊妹,妈妈买回来东西A分给三姊妹,该怎样分才公平(学生知道必须每人都分到才公平)?于是就得到A×B+A×C+A×D,学生就理解了A×(B+C+D)=A×B+A×C+A×D。同样,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的逆用时,我提出现在三姊妹已经长大了,需要回家孝敬父母啦,那他们应该怎样做呢?每家都应该出同样的钱来孝敬父母以显公平,同理得到A×B+A×C+A×D=A×(B+C+D)。通过这简单的生活中的事例,学生便深刻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真正含义,同时对学生渗透了中华民族的美德教育。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好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能帮助学生更快上台阶,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生活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猜你喜欢

合数质数分配律
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怎么教让质数学习更有趣
组合数算式的常见化简求值策略
质数找朋友
质数“嫌疑犯”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
活用乘法分配律
质数嫌疑犯
巧记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