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想素养 生长学校课程

2017-02-25钟桂芳

江苏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创想实践创新课程

【摘 要】课程是撬动教育教学整体改革的杠杆。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以学校为主体,紧扣核心素养,整合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构建一个有序而高效的学校课程体系,实现学校文化、课程、教学三维一体。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以活泼的儿童为中心,让“创想”成为学校课程的灵魂,围绕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形成课程结构,变革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全面发展,推动学校的整体变革与内涵发展。

【关键词】课程;创想;整体构建;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5-0041-04

【作者简介】钟桂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江苏常州,213161)副校长,高级教师。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学校办学的核心,表达着学校办学的价值追求。科学地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加以统整,使其成为一个有序而高效的课程体系,是学校课程建设共同的目标。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以“办一所人人有好奇心、个个有创造力的创想学校”为愿景,围绕“每个儿童都是银河中最闪亮的星星”的育人目标,全面构建学校里的“儿童创想城”。通过儿童创想课程的实践,积极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丰富课程资源,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更有个性、更多选择的成长环境、教育资源和专业服务,努力让学生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尽最大可能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形成既有本校特色又有推广价值的课改成果。

一、聚焦素養:关注学习的品质

“创想”和“创新”“创造”一脉相承。相比而言,后两者更注重物化的表现,倾向成人世界;而“创想”更注重创造前的思维孕育,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更加贴近儿童。儿童创想课程是以呵护好奇心、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标的学校课程。它以儿童为中心,以科学创想能力为内核,基于儿童、为了儿童并由儿童共同参与,努力体现儿童的兴趣、需要、话语、活动、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强调尊重儿童学习的独特性、差异性、创造性,是激发个体潜能的课程,引导个体主动发展的学校课程。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这一调查经媒体报道后,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层次性,不同的学段在这体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小学教育起着重要的启蒙性和基础性作用。创新型思维品质的形成,创新型人格的培育,应该从小抓紧,持之以恒。只有不同教育阶段相互衔接,不同层次学校贯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才会取得实效。[1]

世界学习科学发展委员会研制的新版《人是如何学习的》跨越整个人生发展阶段,认为在人生阶段的前10年尤其重要,学习品质需要尽早奠基。[2]学习品质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表现为好奇心、探索欲、想象与创造等,引发主动性的学习品质;另一类表现为以自我控制为核心的专注、坚持性、计划性、独立性等。3~12岁正是这些学习品质萌芽、奠基的重要时期,学习品质是可以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得以发展和培养的,是后天学习中高阶思维与深度学习的根基,12岁之前培养这些学习品质尤为重要。

作为一所城区学校,星河小学的生源主要是来自企事业人员家庭的子女。除了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之外,家长迫切希望孩子能拓展思维空间,形成综合能力,并有主动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强烈愿望和推动能力。在对国家人才培养要求、儿童发展需求、学校价值追求等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的专家论证和全员参与的大讨论,星河小学确定了“以课程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每个儿童都是银河中最闪亮的星星”的育人目标,提出了“儿童创想课程”的整体结构。

二、儿童立场:构建课程的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每一所学校都希望通过各级各类课程,有效落实“十三五”规划对教育提出的建议和要求。但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课时总量是一定的,而课程内容却可以是无限的。要化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就必须基于儿童立场,对各级课程加以统整。

儿童创想课程就是以呵护好奇心、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标的学校课程总和。它包括创想理念指引下的国家必修课程,也包括单独设置的校本必修和选修课程;既包括环境课程,也包括活动课程。

1.课程结构:横向模块成列、纵向递进成序。

儿童创想课程内容与学校的育人目标密切相关。在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科核心知识、关键能力的梳理和统整,将学校实施的整体课程分成了核心课程群、协同课程群、支撑课程群,从科学认知、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三个维度,落实“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三大关键目标,共同培育“端行”“健美”“好学”“乐创”的学生素养,形成横向模块成列、纵向递进成序的课程结构。

核心课程群包括科学、人文和艺术三大领域。其中“科学创想”包括整合后的数学、科学、信息学科和校本开发的STEM课程;“人文创想”包括语文、英语学科和校本开发的创造性戏剧课程;“艺术创想”包括音乐、美术等艺术主题活动。各领域既有学科内部的整合,也有学科之间的整合,还包括不同领域之间的“跨界”整合。

协同课程群包括整合后的品德、体育、综合实践等学科,也包括校本开发的场馆课程。结合“游戏进课堂”项目,通过创想游戏、创造方法、创新思维的方式落实各层级目标。

支撑课程群主要依托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也有一部分渗透在国家学科课程中,有针对性地指向培养具有智慧之脑、健康之体、审美之眼、创造之心、责任之肩的当代小学生。

2.环境创设:寻找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区。

最新脑科学研究表明,认知依赖于身体,而身体又是嵌入环境的。[3]呵护儿童的天性,激励儿童的潜能,我们需要重新设计学校教育的物理情境、语言情境、人际互动与文化情境,建立儿童的日常朴素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桥梁,增强儿童对多元智能的体验,更多引发儿童的成长性思维,服务儿童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想能力的发展。学校主要构建“一园两馆三港”,营造创想“四大空间”。“一园”指苹果园,“两馆”是创想科技馆和数字体验馆,“三港”指好奇港、探究港和模型港。“四大空間”包括总体环境、特设环境、教室环境和心理环境。按照创想学院进行校园区域划分,打造“人文”“艺术”“科学”等七大学院,营造浓郁的创想氛围;围绕九大功能把学生教室打造成图书馆、探究屋、展览室、资源库等。

3.资源开发:促进儿童创想课程开放生长。

学校努力构建创想课程群落,这些群落前后有序、相互影响,为学生发展播下人文、科学、艺术等种子,让这些种子在儿童心中慢慢发芽和长大。

学校牵头挂牌了20多个FSC(family家庭,school学校,community社区)联合会课程基地,重点落实儿童创想社区,构建校外课程基地的物化网点,并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每月一次的FSC基地活动,学校都会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年段特点设计课程项目单,采用前课程、中课程、后课程进行具体实施。

星河小学95%以上的家长都到过学校给学生们授课。单周五的“故事妈妈”组织开展的电影课、阅读课、故事课,带领学生走进美好的天地;双周五的“晨光爸爸”精心设计的国防课、消防课、拓展课,使精彩的世界不断在学生眼前铺展开来。学校整合家长教育资源,推行“专题系列”,产生课程菜单,并在家长课程导师中采取点教、走教、助教模式,完善“晨光爸爸、故事妈妈”课程资源平台,家长成为创想课程开发的有效力量。

三、基于创想:创新实施的路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国际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应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课程改革的价值最重要的是指向儿童的自主学习意识与批判精神唤醒、自我判断能力的提升,指向生命个体潜能的激发与发展需要的满足。

1.个性化的“星式课堂”。

理想的课程设想最终要通过教师的日常教学落实到实践中去,学校构建与创想文化和创想课程相一致的“星式课堂”,建立自我发现、自主建构、自觉创造的课堂:让学习基于学生自我的需要真正发生;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思维有广度和厚度;能根据找到的资料开展针对性的学习与研究,乐于分享,让知识与能力不断增长;看到优势,也看到不足,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生成为课堂中重要而极具活力的因子,课堂生成有价值的发现或成果。学校形成“星式课堂”特质标准:一是“有好奇心”,学生主体意识强,学习专注,善于倾听,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二是“有思维量”,学生围绕问题阅读、思考、想象、表达,思维有一定挑战和质量;三是“有表达力”,学生能自信、具体、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四是“有方法值”,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思考和研究问题,为解决问题探索不同路径[4];五是“有学习组”,共同体学习富有实效;六是“有创新点”,学生能寻求和对比不同观点,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发现。

2.弹性化的课时设置。

为服务不同课程内容的需要,学校对课时进行整体改造。微课时、中课时、长课时、个性课时长短相间:微课时20分钟,针对晨诵、创想小实验、“晨光爸爸”等;中课时40分钟,服务体育与健康、语言与交往等国家课程;长课时主要用于融合后的综合课程,注重情境的连续性,如艺术课时的联排;个性课时则针对支撑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方式灵活设置,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如走出校门的实践课程。长短课时交错,张弛有度,时间安排趋于合理,学生学习也更为有效。

3.儿童化的学习方式。

福禄培尔说,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最高阶段。学校加入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游戏进课堂”项目,在低年段采用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基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精心挖掘并创生游戏化学习资源、学习课程,研究游戏化学习模式、思维方式,研制游戏化学习评价,让儿童全脑思维、多感官参与、场景记忆,做学玩合一。在中高年段推进“问题四驱”学习方式,核心是“问题的发现与核心问题的引领”,分别从大脑、心理、经验和环境四个维度进行驱动学习。[5]这一学习方式有四个基本阶段:一是发现,用质疑、问题解决、批判性思考等方式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明确;二是筹划,组建学习共同体与实践共同体,确定要探究的步骤;三是实施,项目共同体共同探索,依托情境化学习、搭建“脚手架”、探索表达、自我反思等;四是评估,围绕问题解决的方向、时间、速度和效度等展开。

四、个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

斯塔费尔比姆曾说过:“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儿童创想课程的学业评价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核心理念,从“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向“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用个性化的评价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分科课程强调学科分野,学科的系统知识是构成课程的主要内涵。教师和学科专家是界定课程内容的权力中心,学生处于学科社群金字塔的底层。基于“创想”的“学科统整”的研究则寻求学科内容的相关性,以求课程的精要化;同时强调学生主动活泼的参与,而不是教师强加的被动应试。学科统整的形态软化了学科之间的界限,评价的形式围绕中心主题,指向统整的目标。

如低年级融合了“科学常识”和“健康教育”内容的“小镇医院”,“考官们”清一色的白大褂,每个学生进门先抽一个签,根据签上的“名称”去相应“科室”,排队等候。传染病科,请学生看图判断这是什么传染病症状,选择一种常见传染病,说出它的预防方法;牙科,要求在牙具模型上模拟正确刷牙方法;化验室,用扇闻法辨别水、白醋、酒精等透明液体;营养科,从若干种不同的食物图片中清除垃圾食品,并搭配出自己喜欢的营养午餐;急救科,动作演示,脚踝扭伤怎么处理?流鼻血如何应对?在这里,主题就是真实的生活。学科间知识的统整或综合化本身是一种创新,发现知识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种统整的重要意义,是让每一个儿童构筑起自己的经验体系,让课堂中的知识化作自己未来生活的能力。从有利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出发,真正服务学生的成长。

儿童创想课程的整体建构与实践创新是对学校课程的整体创生和系统建构,是基于儿童创想素养生长的学校课程。从课程目标的整体性、课程内容的融合性、课程结构的生长型、课程实施的丰富性和课程评价的创生性等方面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共同为十二岁之前儿童的创想能力奠基。

【参考文献】

[1]钟秉林.培养创新人才高校不能孤军战[J].中国人才,2014(10):60-61.

[2]约翰·D·布兰思福特.人是如何学习的[M].程可拉,孙亚玲,王旭卿,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尚俊杰,裴蕾丝.重塑学习方式:游戏的核心教育价值及应用前景[J].中国电化教育,2015(5):41-49.

[4]崔允漷.课堂转型就是让学生的学习增值[J].上海教育,2011(9):4.

[5]基思·索耶.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徐晓东,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创想实践创新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艺术创想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基于图灵机原理的新式教育法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