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菇—木耳栽培技术

2017-02-24董秀清李雪雁

河北农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套环棉籽壳菌袋

董秀清 李雪雁

日光温室平菇—木耳两茬栽培模式,平菇亩产3-4万千克,木耳亩产2000千克。

一、平菇

1、栽培时间。从9月至翌年4月。

2、品种。秋季选用中温型品种,如凤尾菇、姬菇、中蔬10号,冬季选用低温型品种湘平2号、糙皮测耳安农601华农458。

3、制栽培种。9月份生产应在8月上、中旬制种。以后可以不断制种,不断装袋。截止到翌年3月停止。制种原料为97%棉籽皮、3%玉米面,加水至手握滴水但不成线为宜。将料装入聚丙烯塑料袋内,绑口,放入常压灭菌锅内蒸12-14小时,停火降到室温后放入接种箱内,用10克高锰酸钾、10克甲醛混合薰蒸消毒,杀死种袋上杂菌,用75%酒精擦手,在酒精灯上接种。

4、配料。配方1:玉米芯85%、麦夫皮10%、玉米面5%,另外每百千克主料加入辅料生石灰粉4千克,石膏2千克,过磷酸钙3-4千克,多菌灵0.1千克。配方2:棉籽皮95%、农作物秸秆3%、玉米粉2%,加入辅料同配方1,其它:木屑(除针叶树外)、玉米秸(粉碎)、豆秸等农作物秸秆、酒渣等,也均可作为主料,辅料用量同配方1。主料营养成分差时,为提高产量可在主料中加入10-15%的麸皮。原料搅匀后加水至手握滴水但不成线为宜。

5、堆闷高温杀菌。原料配好后堆成堆,外面盖上塑料膜堆闷,经2-3天堆内温度可升至60-70℃,然后翻堆,将外面的料翻到里面,里面的料翻到外面,经2-3天即可。

6、装袋。选用低压聚乙烯塑料筒,膜宽22-28厘米,膜厚0.02-0.04毫米,截成长50厘米一段,将一端绑上,一层料一层菌种。约3-4层,用菌种量占料重的10-15%为宜。每袋装料1千克左右,装好后蹲实,用直径5厘米左右的木棒在袋中心竖插一下绑口,为增加料内通气,可在两头绑口时中间夹一玉米轴。

7、入室发菌。接种好的菌袋搬入日光温室内摆放,层层堆码4-6层,气温高时堆码2-4层,气温太高,则平铺单层,摆放好后在棚内洒一薄层石灰粉。

8、出菇管理。观察堆放菌袋的温度,防止料温上升到35℃。当料温上升至30℃时,应及时打开通风口散热或翻袋降温。冬季里有时为了促使快发菌丝而堆拢菌袋,特别要勤于检查,一般3-7天翻一次袋,切忌防止“烧包”。一般30天左右菌丝可发满菌袋,再经5-10天,袋内出现菌蕾,这时可将扎口解开,露出菌蕾堆,调节温度为15-20℃,湿度为85%-95%,为使棚内温度达到要求,可用喷雾器喷水增湿调节温度。

9、采收与补充营养。成熟后的平菇要及时采收,采收一两批菇后,如料偏干,说明营养料中营养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时可用干净竹签在菌袋中插上3-4个小孔。然后放入营养液中浸泡8-10小时,取出沥干后重复以上管理,可提高后期产量。营养液配方:1千克糖、50克尿素加50千克水。

二、木耳

1、品种。紫木耳、毛木耳、黑木耳。

2、栽培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10月底为木耳的出耳季节。由于制作耳袋(缸头瓶)的培菌需30-60天,故生产菌袋和菌瓶的时间为2月-5月上旬,为了生产顺利地按计划进行,须事先准备好木耳的母种、原种和栽培种,这可根据生产的安排,在制作菌袋或菌瓶前30-45天准备栽培原种,在制作原种前12-25天准备母种。

3、栽培方法。有瓶栽法和袋式栽培法。一般多采用后者。

4、栽培技术

(1)生产流程。选用优质木耳母种—母种扩大繁殖—原种—栽培种—制菌袋(菌瓶)—培菌—出耳管理—采收—干制。

(2)培前准备。①培养料:栽培木耳原料广泛,棉籽壳、废棉渣、杂木屑、作物秸秆等均可做为原料,要求原料不得发霉变质,在使用前曝晒1-2天。秸秆可用切草机切成半寸长或用粉碎机粉碎(筛孔直径1.5厘米)。②培养容器的规格:一是塑料袋:常选用聚丙烯塑料袋,常用规格为17×33-35厘米,15-17×40-45厘米,厚度为0.04-0.06毫米。二是玻璃瓶:瓶栽法一般是用500毫升的罐头瓶。

(3)温室内消毒。100立方米空间用甲醛1-2千克。高锰酸钾0.5-0.8千克,密闭24-36小时,熏萧完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4)几种原料的配方。①棉籽壳配方:棉籽壳80%,麦夫10%,和草或麦秸80%,糖1%,石膏1%。②杂木屑配方:杂木屑74%(阔叶杂木),麦夫20%,碳酸钙1%,糖1%,秸秆4%。c棉籽壳、杂木屑配方:棉籽壳36%,杂木屑40%,麦夫18%,石膏1%,糖1%,秸秆4%。在上面所有配方中另外加入3%的石灰粉,可抑制杂菌污染。

(5)菌袋的生产。①拌料:按上述任一配方拌料,加入适量的水分,充分拌匀,使料的含水量为58%-60%,即用手紧握培养料无水滴,而指缝中有水印为适宜。②装袋:将拌匀的原料装入袋内,边装边分层压实,装入量为袋子长度的3/5。袋口用绳扎紧。同时需将套环和裁好作封口用的报纸分别用塑料袋装好并扎好口。③消毒灭菌:将装好的菌袋(连同套环、报纸)放入灭菌锅炉中灭菌。用自制的封闭式灭菌锅中温度可达105℃,保持10-12小时。④冷却接种:灭菌结束,等菌袋温度降到60℃以下时才能取出,将菌袋及时搬入接种箱内,不关箱盖,待冷却到30℃以下时准备接种,接种之前30分钟需进行消毒处理,接种时,将袋口纤维绳解开,将菌种用镊子接入后套上经消毒灭菌的套环,再封上经消毒灭菌的封口纸。⑤培养发菌:将接好菌种的菌袋移入培菌室,用日光温室作培菌室已可以,但必须盖草帘遮阴。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8-25℃之间,如培菌室温度达不至18℃应将菌袋堆起来,但袋口需透气,为提高正品率,在菌袋上撒一层薄石灰粉。

(6)出耳管理。①开袋:将菌袋在1%生石灰水中洗一下,再用刀片在袋的四周划“T“字形的刀口12-18个,长3厘米左右,脱去封口的套环和报纸(牛皮纸),用纤维绳扎紧袋口,悬挂于室内菇架上或铁丝上,②挂袋:每袋相隔15厘米,每层相隔25—30厘米。③管理:开袋后,应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通气量不宜过大,每天喷水1-3次,主要是往空间喷雾,温度适宜,3-5天即可出现耳茎,出耳阶段要求较暗的光线,在日光温室内出耳,应用草帘将前坡面遮严。

三、采收加工

耳球大后,耳片充分平展开即可采收。鲜木耳采用晒干或烘干法进行加工。

猜你喜欢

套环棉籽壳菌袋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新型果酱瓶与勺子组合包装的设计
环槽铆钉套环对连接强度影响研究
棉籽壳质量对平菇熟料栽培的影响初探
棉籽壳饲用现状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KD403:碗盖和桶装泡面
固定菌袋插杆
棉籽壳作为绵羊饲料营养特性的研究
食用菌主要原料棉籽壳价格或以稳中震荡波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