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建筑思想的非建筑倾向

2017-02-24汪中兴

关键词:出版社建筑

汪中兴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建筑学系,福建 漳州 363105)

当代建筑思想的非建筑倾向

汪中兴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建筑学系,福建 漳州 363105)

文章针对外部思想对建筑的主导影响,在“非建筑”的概念引导下,从今天的时代环境入手,由技术前提和观念运动两条线索,通过分析这一否定倾向的根本影响,指出专业理论相应的困境。同时尝试在危机问题的方向上,揭示当代建筑在全球视野下一致的历史根源,寻求立足于时代考量的理论原点。

当代建筑;非建筑倾向;时代本质;理论困境;本源思想

一、引 言

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建筑业在达到空前繁荣的同时,通过一种特有的方式,呈现出“非建筑”的倾向。各种时代观念,从学科前沿到社会焦点,渗透到建筑内部。这不仅涵盖多元化的理论动态,而且包括错综复杂的实践状况。透过其间专业思路异常活跃的开放局面,能够看到全方位的外部影响在创作活动上的充分兑现。在总体上既有思想开拓的空间优势,也存在发展方向的决策困境。

鉴于当代建筑这个历史性的“非建筑”否定倾向的深刻意义,需要借助合时的概念引导,制定相应的理论目标,明确非建筑问题的讨论对象和内容框架,由此形成初步的研究草案,为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奠定基础。

根据这一思路,接下来首先说明“非建筑”的意义指向,澄清其中的历史本质,并从时代思想环境入手,界定当代建筑中的非建筑倾向,梳理其根本影响,进而分析主导问题的线索和困难,最后提出总结性的思想要求。

二、“非建筑”的意义

“非建筑”是一个派生词,表示对词根“建筑”的否定。根据否定的内容指向,有两种基本的使用方式。强调与他物的区别,这是一种用法。例如青木淳[1]为确定建筑界限,引入“非建筑”。又如张在元[2]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主要是基于专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因而其中有变通和超越的意思。另一种用法表示批判。像康(L. I. Kahn)在谈到“没有自然采光的学校”[3]时就用了它(作为形容词)。而崔勇则通过归纳所谓的“非建筑现象”[4],提出对时下专业状况针对性的质疑。

可以看到两个不同的问题视角:对他物的和对建筑的。在否定的方向上,建筑的存在需要明确其可能性及界限。不管是对他物还是对自身,总是以一定的技术和观念为前提的。虽然在理论上没有严格的概念设定,但作为历史现象的“非建筑”,是超越时代和文化的本质问题,于建造方式、形式规则、空间类型等基本面,为建筑工作长期的需求提供参考。相关的研究,根据“非”在主题上不同的出发点,可以在建筑起源上,可以是阶段性的历史研究,可以针对艺术(绘画、雕塑)在建筑中的从属关系,可以关于现代性的各种维度,当然也可以聚焦于时代建筑。而在根本上,要求根据由技术和观念这两方面提供的线索,对“非”的问题视角作出历史的和辩证的规范。这是“非建筑”的重要之处。

所以,建筑中的非建筑问题是考察学科对象发展进程,检验专业持久要求的重要依据。这不是今天特有的,而是历史性的关系问题。在本源上,建筑是艺术和技术乃至科学最重要的发端领域,在奠基的意义上具有支撑、协调和引导的作用。这首先在技艺(techne)上——作为制作(poeisis)的核心知识——通过设计和建造,在技术的和观念的时代条件下——在具有人本意义的世界关系上——得到可以持续的发展。从本源思想的立足点出发,“非建筑”在建筑包容性的内外关系上提供了一个双重的否定性导向。从该领域最重要的理论观点,比方说在森佩尔(G. Semper)[5]的研究和写作计划中,能够观察到这类思想发挥的可能:经建筑的原始要素,借助建构和装饰的历史线索,着眼于艺术和技术的聚合分离,通过追问脱离本源的历史迹象来洞察“非建筑”的表征和趋势。所谓的“纯建筑”在这里所体现的片面看法,可以反过来激发在本质上的主导思路。因此,能否溯本求源,认清发展过程中与初衷背道而驰的倾向,才是考量建筑根本问题的关键所在。

当代建筑的非建筑倾向产生于一种“后”的时代驱动,体现出外部力量的主导性。由全面的思想渗透促成的,专业意识上支配性的混合趋势,是新时期否定性倾向的核心参照。据此,相关讨论的要领首先不是去罗列和陈述建筑思潮中的个别现象,而是在于通过考察其中的基本面和根本影响,揭示在同时作为背景和前景的技术优势下,观念运动中的关切、逻辑和危险。在此之前,有必要就时代本质对非建筑问题作出交代,因为这是理解当前理论困境的切入点。

三、时代思想环境

“后”的位置和趋势,是当代过渡性的阶段特征。今天在历史本质上还属于二十世纪的时代框架,在其进程延续上,表现为特定的调整运动。这是自二战结束以来,世界范围的基本状况。作为当代历史最流行的概念,“后现代”[6]提供了一项关于现代性(及其批判)的基本参照,但不是唯一的和终极的。从思想发展的角度,“后传统期”[7]的提法更适合描述历史进程的周期性。相对于一个“传统期”,“后”的时期在否定性维度上具有更丰富的需求及可能,在结构上表现为不稳定的、动态的准备状态。目前的开放局面正是建立在“后”的关系基础上,属于在奠基工作上未完成的过渡期。

今天“后”的时代关系表明全面的思想调整。尽管新世纪还没有形成自身的传统,在酝酿中已经充满各种交织和汇聚。通过总结“多元性”及其“界定因素”[8]297,包括分析相关的“不确定性”[8]114现象,能够找到主要的问题意识及其操作方式的基本面。这指向经过二十世纪下半叶,在现象学、精神分析、存在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从最具代表性的法国思想界来看——通过结构主义、新尼采主义、符号论、当代政治哲学等原则,在无法估计的历史张力中,于宏观和微观之间,激进和保守之间,冲突和调和之间,在后形而上学和后哲学的主基调上,经哈贝马斯(J. Habermas)称之为“时代精神的测量仪”的“后主义”[9](后马克思主义、后弗洛伊德主义、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后女性主义……),在阶段性成果的积极推动下——例如由福柯(M. Foucault)的“疯癫”、德里达(J. Derrida)的“延异”、德勒兹(G. Deleuze)的“欲望机器”、波德里亚(J. Baudrillard)的“象征交换”等等——出现的新常态。其中的技术思想不是孤立的,而是独立的,需要单独处理,同时又应当从支配性的驱动内核中展开,来解释当代在根本上的调整关系。

这一主导关系在建筑学上有着清晰的对应——以特有的“非建筑”方式。在“后”的大环境下,“一切皆是建筑”(霍莱因),这句在1968年之后极具代表性的口号,于文丘里(R. Venturi)的著作之中已有伏笔。《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10]虽然没有直接以“非建筑”为论题,但是在一个与后来被詹克斯(C. Jencks)看作为“现代主义的临界点”[11]相对应的重要时刻,提出了对建筑现象历史性的考量要求,并且预见到新时期“混杂的力量”[11]9。这体现在当代建筑,在“机器与隐喻的诗学”[12]的“遗产”[13]下,外在的多元化进程上:通过“危险的职业”(库哈斯),伴随着各式各样的“冒险”(李布斯金)和“焦虑”(莫奈欧),从囊括科学范式、意识形态、社会范畴、艺术理论、消费问题、媒体结构等全方位内容的时代框架,得到实现。由其中的一些关键词如“移动”(建筑电讯)、“燃烧”和“狗”(蓝天组)、“欲望”(海斯)、“无形”(柯林曼和奥斯瓦尔特)、“玩物”(张为平)、“品牌”(柯林曼)等等,能看到“非建筑”的作用无处不在。但若要对其进行归纳,就会遇到各种困难,因为在今天“建筑的兴奋时代”[14]177,还缺乏真正的精神内核。各种心思之间尚未形成有序的关联,只是在“自由”的精神驱动下产生松散的集合,甚至是无法理解的突发状况。这正是当前时代关系的一个缩影。另外,在多元化的同时,还有一个出自技术本质的趋同要求。由此产生从设计到建造,由现代技术决定的建筑发展的内在动力。两方面的——技术的和观念的——相互平行的趋势,一起构成今天历史性的开放特征的时代基础。在这基础上,有必要从一个缺乏安定条件的思想环境中,由暂时性的、片段性的建筑理念,发掘来自两条线索的根本影响。这样才有可能取得关于当前基本状况的一个概要。至于是否能够理解这里的关键问题并抓住重中之重,还有待于通过明确思想环境的参照和准绳、契机和危险,做好持久的准备。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的大形势不属于革命。在“后”的否定性上,即使有不少这样的称呼,也不具备在时代意义上的总体性和彻底性。现代建筑的历史不会重复,也没有所谓的“转向”,如果存在一个明确的方向要求。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观念运动,今天在全球范围内,基于跨界的思想平台,依托一项实验性的核心策略,产生来自各方面的交叉、渗透、碰撞、颠覆、更新……通过“随机性”的“洗牌”,为前景并不明朗的建筑未来布置新的开局。

“非建筑”在根本上属于时代问题,因而只有从这一倾向的否定性根源,也就是说历史性地——如德索拉-莫拉莱斯(I. de Solà-Morales Rubió)在“协调者”[15]148的意义上,海嫩(H. Heynen)从“文化场”[16]的角度,卡彭(D. S. Capon)通过“范畴”[13],黑尔(J. A. Hale)由“超建筑的意识”[17],加特曼(D. Gartman)[18]借助特定的理论视角,帕拉斯玛(J. Pallasmaa)[14]在新时期的建筑主题及任务上,罗杰威(P. V. Genovese)于“源泉的求索”[19]中——对时下各种不定向的和不定性的“实验”,在现代技术的本质上,从其中的兴趣焦点到视角边缘,通过寻求过渡时期专业困境的奠基意义,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统一的判断,才能把握这里的问题实质。

四、根本影响

得益于开放的全球思想环境,当代建筑有着广泛而深刻的“非建筑”影响,依托外部力量,通过自身的对应和应对,孕育出一种独特的混合思潮。在根本上,需要通过两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平行线索,进行梳理:其一是技术的发展;其二是观念的运动。

从技术线索不难发现当代建筑的空前优势。在设计工作上出现的各种可能,超出以往任何时候的想象。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师的角色转变。一方面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系统下,能见到从未有过的自由度,另一方面却面临在事务上“出局”的趋势。这说的是建筑师作者身份的“消失”。建筑不再是作品,也许将或者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转为产品或者其他的什么——如果在海德格尔(M. Heidegger)的意义上,成为落实“持存”[20](现成物)的一条基本轨道。“自动”、“无人操作”这类词虽都不够确切,但足以暗示相关情况的本质特征。通过这些信号可以推测,建筑生成的方式将在程序化的方向上不断调整,直到“设计”彻底脱离其最初的本质,也就是说在以后的技术框架下完全瓦解。至于会出现何种新的可能,在此无需赘述。但应指出,区别于实验性的观念运动,在技术层面上没有“主观性”的回旋余地。随着相关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不再“需要”人。建筑师的“退出”将拉开整个(设计)“自主化进程”的序幕。当然现在讨论幕后的事情为时过早。这个问题相当复杂,涉及未来建筑的有效性的综合基础。目前重要的是关注它的前提,因为处于核心地位的设计关系,首先不是在方法上,而是从本源,由开放性的危险,遭到划时代的否定——人的“位置”变化——这是由现代技术本质决定的,最为深刻的非建筑倾向。

依托技术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中各类具备创新性的想法都带有独特的观念价值。从“机器”的概念到“控制”的设想,从“超级结构”[21]到“移动城市”[22],从“数字建构”[23]到“液态建筑”[24],从“比特之城”[25]到“拓扑”和“涌现”,在一系列进程上,体现出贯穿于整个二十世纪的“进步”信念。这是来自于现代世界内部最核心的依据和保障。面对今天全球开放的,同时不确定的世界格局,通过“轻”、“弱”、“负”、“反”等方式表现出的在否定方向的基本态度,都属于突破传统建筑概念的重要尝试。

在这个意义上,张在元[2]通过专题研究特别强调“非建筑”的开拓作用,并且尝试论证有关理论的必要性。值得一提的是他基于对技术本质的把握,从今天的开放性特征探讨时代建筑的核心见解。可以看到,其中既有历史性的,也有超越的思考方式。不过在技术和观念的关系问题上,还是缺乏对两者在根本上的一致性的重要认知。

在观念线索上,关键要通过时代条件,从层出不穷的“非建筑”思潮中,辨明外部力量的本质渗透,厘清来自科学和社会、艺术和人文、政治和经济广阔领域的可能影响,尤其于“只有想不出没有做不到”的“神话”中,当一切传统关系遭受质疑时,特别在各种极端态度下,同时由不确定性的现象,审视当前的思想状况,从其历史性的定位,明确危机问题的导向。

作为这一时期典型的思想窗口,解构主义在“后”的平台上,激发出巨大的“非建筑”能量及争议。威格利(M. Wigley)和海斯(K. M. Hays)分别以“形而上学”[26]和“建筑的欲望”[27]作为导向,归纳其中颠覆性的根据和手法。而萨林加罗斯(N. A. Salingaros)则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围绕关键词“威胁”或者“侵略性”[28]101来概括有关策略的基本特征。

不管是诠释性的、分析性的还是质疑性的判断,通过相应的考察可以看到,在审视特定的建筑意识时,总是需要兼顾技术和观念,并且注意两方面的相互影响及其转换。

总之,对来自技术和观念的两条线索,既要分别对待,又要合二为一。简单地将前者作为前提或者工具,后者作为目的或者过程,进行讨论,即便认为两者可以互为因果,都无助于澄清当前主导问题统一的时代属性。所以要警惕由于“不思性”出现在两条线索之间的鸿沟,克服在相互平行的方向上产生的隔阂,把握两方面在根本上的同一性,在不安定的思想本质上——不是根据技术决定论,也不是凭借观念优先说——而是从历史维度把握非建筑倾向的危险性。但如果从今天的混合思潮角度无法明确真正属于当代建筑的关切和需求,那么“建造和思想”,从其内在的到外在的相互关联,是否已经陷入虚无主义的深渊,抑或正面临时代性的抉择?

五、困境和应对

通过“非建筑”的根本影响能够看到这样的挑战:一方面,怎么从技术的可行性来把握有效的专业操作,另一方面,如何在各种观念性的“实验”中,对该有效操作的真实价值进行评判。面对这双重检验,最大的问题是:在建筑根本上,还没有一个符合时代本质的有效参照。因此,需要在以下各方面开展具体工作:一是历史性地把握全球建筑在根源上一致的危机形势;二是从思想环境的开放性入手,发展相应的方法论;三是全面研究当前外部影响的基本状况;四是在技术和观念两条线索上,通过对“设计”、“场所”、“空间”、“类型”、“建构”等核心议题的重新定位,为系统性考察作铺垫;五是澄清“非建筑”的建筑实质,论证非建筑现象的界定依据;六是理解“非建筑”的否定价值,发掘其潜在的建设性参考;七是反思相关批评要害,从“貌似神圣的游戏”[29]254到“缺失的建筑语言”[29],从“建筑感的消失”[30]到“畸形建筑学”[31],从“创新狂”[32]到“建筑学邪教”[28]78,从“建筑怪物”[33]到“建筑的恐惑”[34],从“建筑奇观”[14]223到“反人性的建筑学”[28]32,从“野蛮建筑”[28]176到“地狱建筑学”[28]178,从“世纪之疾”[15]168到“建筑退化论”[35]……八是立足于本源思想,在新的开端上,依托求真务实的理论策略,拓展真正属于今天的专业视野。

六、结 语

非建筑倾向反映出当代建筑的本质特征。从全球范围的专业动态来看,在由外部影响决定的特殊环境中,既有开放性的发展条件,也有方向性的抉择困难。所以,只有立足于时代关系考量,辩证地把握“非建筑”力量的历史根源,才能形成合时的应对方式。这需要着眼于今天“后”的位置和趋势,参照“现代”的维度,从整个二十世纪的历史进程,根据新时期的主导形势,针对性地提出必要的理论任务:通过洞察“非建筑”具体思路的出处、定位和意向,明确总体上的危机状况;通过追问建筑质量持久的前提和保障,酝酿当前的主导问题。

[1] TN PROBE.释放建筑自由的方法——从现代主义到当代主义(第2册)[M].平辉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42.

[2] 张在元.非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2-15.

[3] TWOMBLY R. (ed.). Louis Kahn: Essential Texts[M].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2003: 236.

[4] 崔勇.建筑性破坏的历史印记——20世纪中国现代建筑非建筑现象剖析[M]//刘伯英.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与研究——2008中国工业建筑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53-156.

[5] 哥特弗里德·森佩尔.建筑四要素[M].罗得胤,赵雯雯,包志禹,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车槿山,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 NEUSER W. Wissen begreifen: Zur Selbstorganisation von Erfahrung, Handlung und Begriff[M].Wiesbaden: Springer Fachmedien, 2013: 18.

[8] 伊哈布·哈桑.后现代转向:后现代理论与文化论文集[M].刘象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9] 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4.

[10] 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M].周卜颐,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11] 查尔斯·詹克斯.现代主义的临界点:后现代主义向何处去?[M].丁宁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2] 亚历山大·佐尼斯.勒·柯布西耶:机器与隐喻的诗学[M].王又佳,金秋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3] 戴维·史密斯·卡彭.建筑理论:勒·柯布西耶的遗产:以范畴为线索的20世纪建筑理论[M].王贵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4] 尤哈尼·帕拉斯玛.碰撞与冲突:帕拉斯玛建筑随笔录[M].美霞·乔丹,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15] 伊格拉西·德索拉-莫拉莱斯.差异:当代建筑的地志[M].施植明,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16] 希尔德·海嫩.建筑与现代性:批判[M].卢永毅,周鸣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7] 乔纳森·A·黑尔.建筑理念——建筑理论导论[M].方滨,王涛,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18] 加特曼.从汽车到建筑:20世纪的福特主义与建筑美学[M].程玺,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19] 罗杰威.源泉的求索——建筑的内涵及解读[M].胡凤生,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0] 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3-37.

[21] FULLER R B. Critical Path[M].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1.

[22] SADLER S. Archigram: 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ure[M].Cambridge: MIT Press, 2005.

[23] 威廉·J·米奇尔.反建构:虚拟的诗性[M]//刘育东,林楚卿.新建构:迈向数字建筑的新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0-18.

[24] NOVAK M. Liquid Architectures in Cyberspace, in: Benedikt, M. (ed.). Cyberspace: First Steps[M].Cambridge: MIT Press, 1992.

[25] 威廉·J·米切尔.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M].范海燕,胡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6] WIGLEY M. The Translation of Architecture, the Production of Babel, in: Hays, K. M. (ed.). Architecture Theory since 1968[M].Cambridge: MIT Press, 2000: 658-675.

[27] K·迈克尔·海斯.建筑的欲望:新先锋派解读[M].谢靖,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8] 尼科斯·A·萨林加罗斯.反建筑与解构主义新论[M].李春青,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9] 科林·圣约翰·威尔逊.关于建筑的思考:探索建筑的哲学与实践[M].吴家琦,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30] 汉斯·科尔霍夫.构造的神话与建筑建构[J].时代建筑,2011(2):132-137.

[31] 王发堂,王志甫.畸形建筑学——对瑞姆·库哈斯建筑思想的负面解读[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0):27-33.

[32] 维托里奥·玛尼亚哥·拉普尼亚尼.宽容的秩序之城[M]//丁沃沃,胡恒.建筑文化研究:第1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27-155.

[33] FRASCARI M. Monsters of Architecture: Anthropomorphism in Architectural Theory[M].Plymouth: Rowman & Littlefield, 1991.

[34] VIDLER A. The Architectural Uncanny: Essays in the Modern Unhomely[M].Cambridge: MIT Press, 1992.

[35] 阮庆岳.建筑退化论:哲学·文学·社会[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刘 翠)

Non-architectural Tendency i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WANG Zhongxing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 Zhangzhou 363105, China)

In view of the leading force of external thought and today's environment of post era, 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non-architecture”, and with two clues of technique and idea,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concerned dilemma of professional theory by analyzing the fundamental influence of this negative tendency, tries to reveal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the uniformity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under global vision in regard to the direction of crisis problem, and seeks a theoretical base point which is established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times.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non-architectural tendency; essence of era; theoretical dilemma; original thought

2016-10-30

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A类项目(JA12389S)

汪中兴(1973-),男,江西婺源人,讲师,博士。

TU-0

A

1008-3634(2017)01-0102-5.5

猜你喜欢

出版社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我等待……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On the Problematic Sounds of English Interfered by Shaanxi Dialect from My Students and the Analysis of Reasons
听,建筑在诉说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石油工业出版社